作者:御承雅賞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嘉德2019年拍賣
馬雲以29325000元
拍下潘天壽精品力作《午睡》
加上各種費用
成交價遠超3000萬
據朋友圈爆料
馬雲打算將作品名字改為
《天貓》
潘天壽 (1897-1971) 午睡
設色紙本 立軸 92×77cm
題識:午睡。頤者壽指墨。
鈐印:阿壽、潘天壽印、強其骨
鑑藏印:盧光照藏
盧光照(1914-2001)題籤條:睡貓。潘天壽畫。盧光照藏,一九七八年裝裱於北京。
6月7日端午節
馬雲現身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與韓天衡暢談藝術
此前
他曾花費160萬
請韓天衡老師刻印
一時間刷爆朋友圈
隨著經濟的發展
和書畫品收藏的火熱
越來越多的土豪加入其中
馬雲
便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位
可見其對書畫是真愛
顯然
對書畫藝術品的收藏
已經成為
土豪們的一種時尚
那麼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
書畫藝術品收藏有利於投資保值
當一些企業家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必然會考慮投資和資金保值的問題。根據近二十年中國內地投資市場的比較,收藏投資文物藝術品珍稀真品的回報率要遠高於股票、房產以及貴金屬等。
劉益謙是上海新理益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是一位書畫收藏愛好者。拍賣場上的一件件藝術品,不斷被劉益謙和夫人王薇一起收入囊中:
劉益謙
2003年,92.4萬在拍場上爭到張洪祥的《艱苦歲月》和吳冠中的《愛晚亭》,93.5萬元以及戴澤的《和平簽約》,55萬元;
2004年,170萬元買到金山石的油畫作品《八女投江》,吳冠中油畫作品《北京雪》,363萬元;
2007年買到文徵明《行草書詩》手卷,1111萬元,清代董浩 《萬有同春圖冊》冊頁(十開),770萬元;
王羲之草書《平安帖》,劉益謙收藏
2008年,694萬元買入吳寬的手卷《行書雜詩》,1574萬元買到石濤的《花卉冊》冊頁(十開);
2009年,劉益謙在拍賣場上以6171萬元拍得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卷,1.69億拍下了吳彬《十八應真圖卷》;
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卷
2010年,劉益謙以3.08億元的天價又拿下了王羲之的《平安帖》,4043.2萬元拍下陳逸飛作品《踱步》,9520萬元拍得齊白石作品《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冊頁,1.14億元買下陳栝的《情韻梅花》,宋唐炯的《至胡宗愈伸蔚帖頁》,9128萬元,南宋范成大《超然帖頁》,5656萬元。
近兩年,劉益謙夫婦繼續在國內外的拍賣場上大量買入高價位藝術精品,2.8億港元的成化鬥彩雞缸杯,3.1億港元買到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10.84億元的莫迪利亞尼的《側臥的裸女》,2.7億港元的張大千《桃源圖》,以及剛剛在北京匡時1.7億元拍到的蔣廷錫百開冊頁《百種牡丹譜》。
如今,劉益謙夫婦已經在上海和重慶建起了三家龍美術館,放置和展出他們的上千件珍貴收藏品。
二、
藝術品收藏有助於提升企業文化
企業家將自己收藏的藝術品裝點著辦公室,建立企業的美術館,供往來的客戶、嘉賓參觀欣賞,有助於提高企業和個人的美譽度,增加企業經營的文化內涵。也許,多少億的資金並不容易讓客戶感受到企業家的實力,但有一件國寶的收藏就能讓客戶眼見為實,有助於獲得客戶的信任,有助於企業在文化產業上的發展。
孫廣信
新疆廣彙集團是一家經營房地產、能源等領域的大型企業,董事長孫廣信也是收藏大家。他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收藏書畫,但早期是小打小鬧。後來,書畫鑑賞家包銘山成為了孫廣信的藝術品收藏顧問,孫廣信因此大量在拍賣場上買入藝術品。
十幾年來,孫廣信收藏了超過500幅近現代名家的精品書畫,投入了至少40億元,主要收藏中國近現代十位頂尖藝術家的書畫作品: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傅抱石、張大千、石魯、林風眠、李可染等。他為此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私人藝術館——新疆廣匯雪蓮堂近現代藝術館。
三、
從藏品可見企業家的個人修養與情操
當企業家們成功地經營企業,占有許多財富的情況下,企業家的個人品味與修養必然會成為企業家受人尊敬的個人符號。
商業房地產大亨王健林從上世紀80年代,就喜歡收藏。他曾開玩笑說,當初放棄部隊和政府的鐵飯碗,下海做生意,就是因為有錢才能搞收藏,買字畫。
王健林
1992年,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想以800萬的價格出售傅先生的作品《龍盤虎踞》。在當時800萬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王健林怕失去這次機會就不會再有,雖然800萬對他而言有壓力,他提出分四期兩年付款,每次200萬,終於得到了這件傅抱石的精品之作。
傅抱石《虎踞龍盤》
1993年,王健林以14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李苦禪的《五隻鷹》,這幅畫曾經是北京榮寶齋的中堂畫,在榮寶齋掛了幾十年。
李苦禪《五隻鷹》
王健林最喜歡吳冠中的作品,他最早就收藏有吳冠中的《香山春雪》、《竹舍》和《潑墨灕江》。後來,王健林花費巨資,上下搜羅,幾乎買下了流落在國外所有的吳冠中作品。2003年,他已經擁有吳冠中70多幅藏品。
王健林還特別喜歡收藏石齊的作品。
石齊《羅漢宮》
2006年3月,王健林將一次展覽中的70幅楊延文水墨畫全部收購,耗費資金不低於5000萬元。
萬達的藝術收藏顧問團隊有十來個人,這其中還不包括歐洲專家,負責人是在收藏圈素以「大嘴」著稱的郭慶祥先生。每當王健林和其團隊在研究拿下一幅收藏品時,這個團隊和專家顧問團就會開會討論。最後的決定由王健林親自審定。
經過近二十年來的搜集,王健林現在所擁有的書畫收藏已達上千幅,而且每年都還在增長。這些畫作價值已達數十億元,藏品都存放在某銀行幾百平方米的保險庫里。
四、
書畫收藏必然成為企業家後半生的精神依託
企業家在人生的巔峰時間多忙於經營管理,但其人生的後半段,也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體驗文化和藝術。
內地著名影視公司華誼兄弟的董事長王中軍,也是一名收藏家。因為他自幼就酷愛繪畫,在20歲左右的時候曾去業餘的美術院校學習。雖然最終沒有走上藝術這條道路,但他對藝術的喜愛卻從未停止,也因此對中國油畫的收藏情有獨鍾。
王中軍
20多年間,王中軍的藏品包羅萬象,數量已經多達幾百件。
近兩年,王中軍也在海外拍賣場上也買起了西方油畫。3.77億元的梵谷作品《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1.85億元收藏的畢卡索油畫《盤髮髻女子坐像》,常玉的《群馬》等。
畢卡索《盤髮髻女子坐像》
梵谷《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
2017年,王中軍的私人美術館將會在北京落成,為了給美術館增添一件代表中國傳統的鎮館之寶,今年,他投入2.07億元買到了北宋曾鞏的存世孤品《局事帖》
企業收藏書畫本身也是一種投資、集資、融資、增值的手段,書畫藝術品是「軟黃金」,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已被國內眾多的企業家所認同和接受。
中國有句古話:「宅有書畫家不窮」,對企業而言更是如此,所擁有的藏品堪稱「軟黃金」,不但保值功能強、抗風險力強,而且升值功能也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