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山摩崖石刻,位於山東威海市文登區西25公里聖經山巔。聖經山歷來被道家視為大化仙境。金元時期,王重陽收邱處機等"北七真人"為徒在此傳布道,創立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陽也因此得成正果,成了全真派開山鼻祖。道教全真派在此發祥後,迅速傳播,成為元、明兩朝的正統教派,倍受推崇,盛極一時。聖經山遺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眾仙墳、朝陽洞、老君廟、龍王廟、山神廟、東華宮、東華洞、玉皇閣、天門、臥仙石等眾多道教遺蹟。2006年6月以「聖經山摩崖」名升格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聖經山山樑上有兩塊巨石屹立,東面一塊高5米,長15.6米,因狀如新月,俗稱月芽石。其陰面隨石之凹凸起伏陰刻《太上老子道德經》上下兩卷,全文每字大小為6厘米左右,楷書。部分刻字因雨蝕風化,已漫漶不清,大部分尚可辨讀。另一石在月芽石西3米處,高3米,長4.5米,中上部刻「聖經山」三字,下面刻著一片文字,約700餘,已完全不能辨識。
月芽石東南200米處有座小石廟「混元殿」,長6米,高2米,「文革」時炸毀,已修復,內有元碑、老子像;石廟兩側有耳廟,東南和西北方約50米的巨石上分別刻「洞天」、「福地」,每字大小約70厘米。「洞天」刻字稍南的石壁上,開有石洞,《文登縣誌》載:「元大德壬寅(1302),李道元開石洞,曰朝陽洞」即此洞。「福地」刻石之西有一排石墓,五座,石上刻書「眾仙墳」、「不知省覺」等。
聖經山東南2公里處有小山,名紫金峰,峰前兩巨岩,一巨岩上用石疊壘玉台,台上築玉皇閣,現閣已倒塌,僅存四角雕龍;另一巨岩東側刻「天門」二字,每字1米左右,蒼勁有力,南側有人工開鑿的洞窟,洞口上 書「東華洞」,也是李道元所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wHFs3AB3uTiws8KfY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