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破產」將試行!有錢人不想破產,先把這件事做好

2019-07-18     財小真

近年來,中國保持年均約10%的經濟增長速度,催生了數次財富增長浪潮。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相對年輕,專業的資產配置服務仍是稀缺資源,而中國大眾富裕人群已經迅速崛起,巨大、多元、迫切的財富管理需求突然爆發。

但是,由於其自身專業性不足以及紀律性欠缺導致不理性消費侵蝕可投資金融資源,擇時投資行為造成追漲殺跌。

針對此類諸多問題,更迫切需要一個提升投資「性價比」的方法,那就是科學、專業的資產配置策略指引。近日,宜人財富發布了《大眾富裕人群配置策略指引》,提供專業、有效的方向性指引,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國內外經濟形勢及各類資產的預期走勢。

以下為報告亮點:主要從大眾富裕人群資產配置策略指引、宏觀經濟分析、現金與類固定收益、資本市場、保險、如何選擇對的平台這六大板塊進行陳述。

一、大眾富裕人群資產配置策略指引

1、 資產配置策略指引

1)整體看,短期的現金、類固定收益資產分別占比5%、25%, 中長期配置的資本市場組合、保險分別占比45%、25%

短期資產占比30%。其中,現金占比5%,類固定收益占 25%。短期資產波動小、收益穩、 安全性高,起到平抑投資波動、滿足短期生活消費、應急支出等需求。

中長期配置資本市場組合占比45%。拉長看,資本市場組合類別波動雖大,但收益遠超固收、現金類資產,可幫投資者實現資產增值。

永續的保險與傳承解決方案保險占比25%。保險的本質是保護下行風險,同時能解決傳承等問題。以標普研究為例,一般建議將四分之一的資產配置到保險類,作為「保命 的錢」。

2)針對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對應三個細分方案

2、資產配置策略的實現路徑

1)定投

定投有助於將波動率轉化為穩健收益,而且定投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堅持七年獲得正收益的機率近100%。

2)組合投資

通常看,基金組合策略分兩大類:目標日期組合和目標風險組合。目標日期組合的資產配置策略隨著目標日期臨近而調整,但目標風險基金採用長期相對固定的策略進行資產配置。

兩者均通過明確的投資策略,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組合,實現長期穩健增值。

3)用定投方式進行組合投資,增配權益資產

中長期看,權益類資產收益率遠好於固收。在長期配置組合里,股票類權益資產是創造收益的最好工具,而克服股票投資「追漲殺跌」難題的方法,就是定投組合基金的方式長期持有權益類資產。

二、宏觀經濟分析

1、中國經濟展望: 政策放鬆需落地實體經濟,預期基建投資溫和回升

1)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方面有多種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間,包括定向降准和 TMLF 在內的貨幣政策定向放鬆、人民幣對美元適度貶值、降准和降息。

2)財政預算和專項債額度提升、擴大赤字規模

今年財政政策寬鬆力度空前。1-5月一般公共預算赤字和政府性基金赤字 6217 億元,赤字量較去年同期擴大1.5 萬億元

2、展望下半年,我們強調 6大主要宏觀背景和投資主題,核心投資策略圍繞這些主題展開

1)經濟下行壓力下,全球貨幣政策趨向寬鬆。

2)新興市場相對已開發國家較好的基本面將吸引資金流入

3)國家間增長明顯分化。

4)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全球供應鏈影響。

5)中國科創板開板將為私募股權基金髮展再添新助力。

6)政策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大,推升市場波動率

三、現金與類固定收益

1、行業分析:中長期收益率趨下降,投資回歸冷靜

1)銀行理財憑藉利率較高、存取方便、投資門檻較低、安全穩定等優點受到投資者歡迎。

2)隨著市場的理性出清,以及監管的積極治理整頓,網貸行業正在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網貸類資產是配置的重要部分,伴隨行業持續洗牌,優秀頭部更突出。

3) 資管新規「打破剛兌」,類固收投資宜擦亮眼睛,投資者要改變原來「閉著眼投,只看收益率」的類固收投資邏輯,在購買產品時要樹立「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2、 投資建議:按需合理配置短期資產,選擇頭部產品、 避免僅看收益

1)銀行存款方面,應避免只看收益。

2)網貸方面,仍應進行適量配置。隨著行業持續洗牌,投資者應保持冷靜,在投資網貸產品時理性配置,選擇合法合規的頭部機構進行投資。

3)類固收產品方面,投資者應審慎選擇,避免盲目信任增信。

四、資本市場

1.市場分析:

2019 年股債波動中反彈,公私募基金取得較理想收益,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寬鬆,提振了資產價格。經歷 2019 年初估值修復帶來的大幅上漲及其因短期中美貿易戰促發的調整之後,風險已有所釋放。隨著經濟數據及上市公司盈利擴張,不確定性逐漸降低。放在大周期下,政策、資金、估值多方面因素仍較積極,投資應保持積極理性的態度,是布局長線投資的理想節點。

2、投資建議:

國內權益資本市場處於估值底部存在長周期機會機會,值得重點配置。

鑒於資本市場更市場化,政策紅利釋放中;資本市場制度優化,吸引外資持續流入加上資本市場處於估值底部 所以在具體資產配置中建議從重固收逐步轉變為增配權益類資產。

在長期配置組合里,股票類權益資產是創造收益的最好工具,而克服股票投資「追漲殺跌」難題的方法,就是定投組合基金的方式長期持有權益類資產

五、保險

1、保險作用:減低收入減少、支出增大風險

1) 通過轉移風險為家庭財務築起防禦。 家庭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收入減少的風險,二是支出增大的風險。

2) 有儲蓄性質的年金保險可強制儲蓄,為今後的子女教育、養老等人生重大支出預留現金流。

2、發展現狀:廣泛認知越來越高、深度密度有待提升

1)國內保險行業發展現狀

近 20 年,國內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長較快。消費者對於保險的認知越來越先進,對於保險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研究顯示,大眾富裕人群當中保險普及率超過了40%,「花保險 公司的錢,看自己的病」已經成為普遍共識,醫療險和重疾險也開始連續幾年熱銷。

2) 消費者將更傾向通過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購買保險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規,針對保險服務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專業中介渠道將逐步取代保險公司營業員和兼業,成為保險銷售最主要渠道。

3) 科技賦能於保險服務將是大勢所趨

市面上已推出具有高性價比的「智能保險」和「全球保單管家」產品。前者提升了保險方案設計過程中的科學性,後者則彌補了繁雜保單動態管理方面的不足。

3、展望未來:不變應變,穩健當先

宜人財富對保險配置的建議為,對風險應有敬畏之心,重塑保險觀念、慎選保險渠道是當務之急。

保障型保險應該成為每個大眾富裕人群家庭的必需品

儲蓄型保險為人生的長遠規劃提供現金流支持,在子女教育、養老和財富傳承方面將發揮巨 大作用。


六、如何選擇對的平台

1、如何選擇機構

1) 首先需要看一家機構的投資能力如何

一家想為客戶負責任的財富管理機構,必須對於各類資產的風險和收益特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做到這一點,財富管理機構必須建立紮實的投資能力,僅僅做產品代銷是不可行的。

2) 大眾富裕人士需理解,金融機構在投資能力上「術業有專攻」

中國金融體系間接融資為主,銀行功不可沒。在剛兌時代,信託產品是「保本保息高收益」的代表型固收產品。而基金公司涉及的底層資產比較廣泛,可以是債權類資產,也可以是股權的公開市場品種,例如股票、債券等。

3)選對各個賽道上投資能力突出的頭部機構

在「剛兌」氛圍下,投資人對於機構能力的差異化感受不大,往往依賴簡單維度進行判 斷和選擇: 例如資產規模的大小,例如金融牌照,例如股東背景。

2、如何識別「頭部」專業機構

1)在合規經營的前提下,辨識一家專業機構能力的關鍵首先是看其方法論。投資是價值甄別、判斷行為,而投資理念是這種行為的指導。

2) 頭部機構會常年具有一致性地踐行正確的投資理念

3、頭部機構往往會有引領行業的行為

前瞻性帶來的是先發優勢。在投資領域,時間又是能力建設的不可或缺的維度。頭部機構往往會做出塑造行業的事:創新產品,建立標準,承擔行業責任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uPrCWwBmyVoG_1ZOj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