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九龍匯」,你了解多少?

2019-12-10     文山日報

西華公園大型石雕「九龍匯」

龍是中華民族圖騰,它象徵著中國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在華夏幾千年浩瀚歷史進程中,人們崇拜龍,總以為這個力大無窮的神物,主宰著人間萬類生靈賴以生存的水,所以天下東南西北「四海」都歸「龍王」管轄,中國許多大江大湖都用「龍」命名。

文山不但享有哺育各族百姓的母親河——盤龍江,而且文山壩子東西兩邊山脈下,還有許多水流充沛的「龍潭」,灌溉著上下河沖幾萬畝良田。

從東面山麓數起:有小以古、石灰窯、羅漢山麓兩處、蜂王洞、小龍潭、大龍潭、花果山洞、大石洞九處溪泉。從西邊山脈數起:有龍潭寨、茶安、朝陽洞(仙人洞)、石海螺、三元洞腳一溫一涼兩處、紅石岩大小兩處、喜得沖「虎溝」等九處溪泉。

這些清甜的溪泉滋潤著文山壩子,使村村寨寨的農民群眾得到恩澤,並引以為榮。每條溪泉都有數不清的傳奇故事掛在老人嘴邊。最神奇的文山第一泉——「龍潭寨」的龍潭,一股比牛身子還粗的泉水從山洞中噴涌而出,讓人驚艷、令人讚嘆。千百年來,這股泉水是上天賜予的金湯玉液,清朝年間龍潭寨就因此建有龍王廟。每到節日,上河沖的各族群眾,紛紛到廟中燒香祭祀,向「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西嶺第二泉在茶安,據說此泉水含有特殊礦物質,用它沏的茶,味道特別醇厚清香。當年文山城講究的人家,不惜十里路遠,專門請人挑或用馬馱泉水到家裡沏茶待客。此地是文山城通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國各地的必經之路。古時,為送別離鄉遊子,茶安村頭官道旁建有十里長亭,親朋好友在亭中,一定用茶安泉水沏的茶,依依不捨地向遊子奉上三杯,寓意喝了家鄉水,走遍天涯海角也不忘自己是文山人。此間茅草搭建的亭子,被稱為「茶庵」,這就是茶安地名的由來。

城西五六公里,有風景名勝「三元洞」,洞下山麓有一溫一涼兩股溪泉,流量可觀,灌溉著西山一帶幾千畝肥美稻田。當年溪流蜿蜒下行、潺潺歡歌;溪畔青草萋萋,鵝黃鴨綠;淤泥中慈菇、荸薺露出尖尖嫩角,煞是嬌艷可愛;溪中蚌殼、田螺、田雞、小蝦隨手可撈;花魚、娃娃魚、青蛙及許多不知名的蟲類,在清澈的水中游來游去,好似懸在半空。

記得幾十年前我還在上小學時,學校組織到西華公園郊遊、野炊,被關在「牢籠」里讀書的我們,像小鳥一經放飛到大自然,活蹦亂跳、心喜若狂,不禁脫鞋卷褲,跳到溪水裡撈魚、捉田雞、採擷慈菇、荸薺,充分享受著金色的時光。溪水在舊時的「大同公園」下坡處注入盤龍河,因溪流與河坎有較大落差,形成瀑布,瀑布的聲音如歌如訴,晝夜不止,別有氣勢,形成了文山一景——「響水橋」。

當年溫暖如春、滑潤如脂的三元洞溪泉,成了文山人泡澡療疾的天賜甘液。1942年,為抵抗日寇侵略,駐防文山的民國第九集團軍司令關麟征,命令下屬部隊,利用溫泉修築了規模可觀的浴池,讓官兵和周圍村民到此享受沐浴,此浴池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仍是許多人光顧的地方。

西嶺第九條溪泉是喜得沖村的「虎溝」。上世紀七八十年以前,喜得沖村後遍山遍嶺全是繁茂的森林。由於有豐厚的植被,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整遍山巒像天然的隱形水庫。無數涓涓細流與「虎溝」泉眼彙集成一條清澈的溪水,從山沖奔流而下,又悠然自得地流過村旁,流過田原,匯入盤龍江。

整座山沖又是天然大氧吧,空氣中隨時充滿清新的水霧,一經溫暖的陽光照射,就凝固成乳白色的嵐煙,從森林中陣陣騰起,瀰漫在山岫翠嶺,飄浮在山衝上下。顯得幽深莫測、朦朧別致,這美輪美奐的風景被文人墨客們雅稱為「虎溝煙雨」,成為文山古八景之一。

東面山脈第二泉在石灰窯村後半山腰上,一條清新純凈的泉水從山腰裡滾滾流出,急切地從嶙峋亂石上傾瀉而下,散落成串串「珍珠」, 展開成層層水簾,水流衝擊岩石的隆隆聲響,震撼著路人的心田。

東山腳下第六、七泉,是文山人最親近的小龍潭、大龍潭,離城區才三四公里,正好在大路邊。當年是西疇、馬關、麻栗坡各縣乃至越南與文山物資交流的必經之路。那時,經過長途跋涉的馬幫,來到大龍潭邊,疲憊、乾渴的馬匹急不可待地掙脫主人的韁繩,到清悠悠的潭邊狂飲一番。

一到趕街天,南面村村寨寨的各族群眾,浩浩蕩蕩地進城,販賣各種土特產品,又從城裡買回生活用品。許多挑夫,總在大小龍潭邊歇腳,捧上甘甜的泉水解渴,然後在旁邊用泉水洗洗腳,才拿出走幾十里都捨不得穿的鞋子套在腳上,氣宇軒昂地進城。

一群群壯族、苗族姑娘,來到龍潭邊飲水,捧起清水洗滌青春靚麗的臉蛋,然後拿出小圓鏡照來照去,梳妝打扮一番,才神采奕奕地進城,準備挑選稱心情郎。

文山先人們認為,東西兩山各九條溪泉乃天降神龍,來拯救窮苦百姓。因這些溪泉最終均會流入盤龍河,古時就被詩人學士取名為「九龍匯」,多少年來,這個美譽得到文山各族百姓的認可。

1983年,得於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文山州縣政府對西華公園進行大規模的修葺重建,使數百年的風景名勝煥然一新。在三元洞山麓,古稱「石牛廄」的橫臥巨石上,經美術家李瑞普繪畫設計、石雕師黃朝順精雕細鑿,完成了大型石雕「九龍匯」。圖中似覺雷嗚電閃,大小九條龍穿雲破霧,凌空矯蜿翻騰,皆栩栩如生。石雕下修月牙型水池,池中水草搖曳,游魚懸空。石雕成了西華公園鎮園之寶,凡到西華公園遊玩的人,無不到此欣賞一番,拍照留念。從此「九龍匯」更加深入人心,在新時代下展示「九龍獻瑞」的深刻意涵。

文山城【馮雲峰 攝】

(謝隆文)

責編:劉梅 排版:曾煒 審核:資雲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mkg8m4BMH2_cNUgWwOi.html









4月份停電公告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