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貓過度舔毛讓人心憂,可能的原因很多,想緩解可以試試這幾點

2020-02-29     戒貓組長

貓咪日常都在舔毛,它們很愛乾淨,這是許多鏟屎官選擇養貓的一大原因。

用舌頭梳理自己的毛髮,是貓咪注重外表的行為表現,但有許多的鏟屎官發現——貓咪會舔禿自己!

人變禿了,可能是要變強了,這貓變禿了,卻並不好玩,尤其是貓把自己某個部位舔禿。

日常合理的舔毛有益身心,過度舔毛有害貓咪健康,生理心理的。

怎麼會這樣?該如何緩解?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討一下貓貓過度舔毛,這個讓許多鏟屎官頭疼不已的問題吧。


一、貓正常自潔vs過度舔毛

我們經常看到,貓咪很喜歡梳理自己的毛髮,要不就是睡前用舌頭上的小刷子清理自己的被毛,要不就是在飯後用小肉墊洗臉,要不就是在便後舔舔自己的菊花以及周邊的毛髮。

除了給自己進行清潔、整理工作時需要舔毛,貓咪還可能在身上沾上了一些氣味的時候,比如陌生人摸了自己,不喜歡這樣的貓咪有可能是要舔掉氣味,而面對歸家主人的撫摸,貓咪則會利用舔毛來熟悉或者乾脆記住那氣味。

當然,舔毛不僅可以讓貓咪保持乾淨衛生,還可以幫助它們釋放情緒,不管是與其他貓打架了,還是被鏟屎官凶了,或者是不小心撞到自己了,都可以舔舔自己,緩解壓力。

貓咪一年四季都身披毛髮,如何適應天氣呢?

答案是利用舔毛來調節體溫,夏天時舔到身上的唾液揮髮帶走熱量,而冬天舔舔自己則可以維持溫度,可謂冬暖夏涼,降溫保溫兩不誤。

貓咪正常自潔的作用頗多,能使得貓咪更加乾淨、整潔清爽,還能調節溫度,舒緩壓力。

自我清潔是貓咪的一種本能,本來是種正常的行為,但卻可能在一些情況下變質,當貓咪過度舔舐甚至啃咬自身某一部位的皮膚,致使這一塊皮膚上的貓毛禿掉,則是異常行為,一般被視為神經性皮炎的一種。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

有兩種特徵,第一是發生了病變如炎症、潰瘍等的急性皮炎類型,第二就是貓過度舔毛引發的脫毛,這種皮炎沒有發生皮膚病變,是本文重點所指。

過度舔毛(Over—Grooming)指的是貓咪在修飾自己的時候修飾過頭,出現局部毛髮脫落乃至流血等的症狀。

當一隻貓咪這樣過度頻繁地舔自己,是不難發現的,出現的症狀可能有如下固定的規律。

1.腹部上面的少毛、缺毛主要集中在中下腹部(包括腹股溝),這裡的毛非常稀少或者直接消失

2.背部上面的少毛、缺毛主要集中在中下背部,這裡的毛非常稀少或者直接消失

3.上述兩部位的貓毛有時候呈現左右對稱性消失

4.貓咪少毛、缺毛部位不會擴散,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有幾周或幾個月或以上

5.除缺毛、少毛部位,其他部位的貓毛基本沒有什麼異常

6.貓咪少毛、缺毛部位的皮膚偶爾出現過敏性的小紅斑(被舔出來的),或者類似被跳蚤咬過的一般不會出現什麼較為明顯的異常

8.一些品種貓如緬甸貓、暹羅貓、喜馬拉雅貓以及比西尼亞貓可能更會得這種病

9.總是在家裡被圈養的貓更容易得此病,得患此病的貓有一定可能會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過度梳理與精神性脫毛需要做個區分,精神性脫毛或精神性斑禿是貓咪心理壓力大時情緒狀態不佳,有可能焦躁、抑鬱,使得體內激素失調乃至內分泌紊亂,身上的毛髮突然局部脫落(而非長時間舔沒導致的)。

這樣的過度修飾是不可忽視的,那麼貓咪為何會這樣?

二、貓貓為什麼會過度修飾/舔毛呢?

貓貓會過度修飾自己,基本上都是由壓力或者潛在的醫療問題引起的,也就是說,醫學上的疾病以及行為上的問題,是這種行為的兩大可能原因。

身為鏟屎官,首先需要排除的是醫學上的原因。

潛在的疾病困擾

從醫學角度上來說,你的貓可能正在對付跳蚤或者皮膚寄生蟲、細菌感染真菌病(如癬)、過敏或食物過敏。

這些困擾可能沒那麼明顯,但會使得我們的毛孩子感到皮膚微微瘙癢,從而只能利用頻繁地舔毛來緩解。

行為問題

貓咪過度舔毛的行為原因沒辦法十分明確,有可能是一種應激源激發,也有可能由多種應激源共同作用。

家貓過度舔毛讓人心憂,可能的原因很多,想緩解可以試試這幾點

一般來說,以下這幾點是比較可能對貓咪造成無形壓力的。

※家庭中新增或者減少了人類成員或貓、狗等等

※家裡來了陌生人,帶來陌生的聲響等等

※(多貓家庭的)貓咪不被飼主或其他動物朋友喜歡,或者受到飼主忽視

※(多貓家庭的)貓與別的動物朋友爭寵失敗

※作息時間的大幅度改變或病痛不適

※鄰居的貓或室外野貓遊蕩

※家中貓之間關係改變或不習慣新貓

※貓之間的攻擊行為(尤其可能在其上廁所時騷擾它)

※強迫其外出或搬家、寄養導致的環境改變

※有時與外科手術過程中的剃毛有關

※傷口閉合時發癢開始養成的舔毛的壞習慣

這樣的問題在輕度的時候是不會給貓帶來什麼大礙的,但很有些貓會嚴重到把自己大面積舔禿,這是需要鏟屎官的高度關注的。

不論是醫學上的還是行為上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能儘快發現、儘快處理,否則過度舔毛一邊嚴重影響貓咪美觀,還可能成為一種習慣,較難停止,更何況過度舔毛導致的開放性潰瘍會造成感染,給貓咪帶去更大的麻煩。

三、怎麼做能夠緩減貓咪的過多舔毛行為?

最先考慮的是疾病問題,如果帶貓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醫學上的貓咪皮膚問題,則可與醫生共同協商,嘗試不同的食物、藥物和治療,治療期間儘量堅持讓貓咪佩戴伊莉莎白項圈,注意護理。

本文更為關注的是貓咪的行為問題,所以針對上面所說的行為上的應激源,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主要的都是針對緩解貓咪心理壓力展開的。

盡己所能減少應激源減輕壓力

減少搬家或者寄養等重大的環境改變等選擇,儘量和朋友在外面見面。

少帶陌生人、陌生貓進家門,不要讓家裡的寵物過多流動。

沒事不要帶貓出門,一般建議不要強行社交,即不要強行帶貓出去見朋友,就讓貓呆在家裡就很好。

不可頻繁帶貓出入客流量大的醫院,不得不去的時候選擇就近的醫院,記得事前事後需做好安撫工作。

必要外出時千萬不要使用過於透光的貓包,在使用航空箱時可以用毯子或者大毛巾蓋住箱子。

家裡窗戶應避免讓外面的流浪貓狗靠近,或者讓鄰居貓狗靠近。

多貓家庭應當解決的資源爭端

在多貓家庭中,作為鏟屎官要接受貓咪之間的差異性,最好要平分自己的疼愛,而不能偏心哪一隻貓,這才能從根源避免貓咪之間的爭寵爭風吃醋。

但畢竟貓比較多隻,總避免不了它們為一些自己在乎的地盤、食物、水源、如廁場所出現爭端。

身為獨居動物的貓咪們,其基因中野性尚存,所以有搶奪資源這一印記,在多貓家庭中將資源安排得充足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可控制的有食物、水源以及如廁場所。

1.食物和水源

那麼為了讓貓咪可以自由選擇進食地點,可以多設置幾個放水盆和飯盆的地方,如果有出現小團體便可讓它們自由選擇進食地點,這樣將家中貓咪之間的進食領域劃分開,很大程度上可減輕它們的禁食壓力,防止它們為食物出現爭奪,導致吃飯過快等等。

鏟屎的可以問自己一句,家裡有其他的貓(或其他動物)在煩擾他嗎?

如果在貓咪試圖吃東西或者使用貓砂盆的時候發生了對抗,這種情況尤其令人擔憂。

試著為這隻貓創造一個「安全區」 ,或者如果它吃東西時緊張地四處張望,就把它和其他貓分開喂。

2.領地和空間

多設置高地或者小空間以供每隻貓咪躲藏或休憩。

貓咪本能喜歡爬樹躲避捕獵者,所以幾乎每一隻都喜歡在高處俯視整個日常生活空間,制高點能給予貓咪莫大的安全感。

那麼我們就要多設置貓爬架、貓吊床(注意安全)或者高點的貓屋、室內家具等等,或者乾脆選擇住在儘量可供爬上爬下的小複式,這樣都是能夠提供高地給貓咪的。

另一方面,多備些貓窩、貓抓板、小紙箱,也可供貓咪受到攻擊時躲藏,或感到更安全地休息。

3.景色

可以在玻璃窗邊設置一個喂鳥器,吸引鳥類吃東西,與貓咪們玩耍,還可以讓貓咪有一種「朕的天下」的感覺。

當然紗窗是必不可少的,嚴防貓咪墜樓或者外出走失。

選擇的住處或者裝修時可以儘量挑些有飄窗的或者落地窗之類的地點。

充足的陪伴、玩具和遊戲

我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貓咪充足的陪伴、玩具和遊戲,十分有助於貓咪消耗過剩精力,還能提高它們的幸福感,減少它們因為壓力過大而過度舔毛。

家裡多準備玩具,如逗貓棒、雷射筆或者小毛球等等,能夠有利於貓咪玩耍、釋放壓力,躲避紙箱以及呆在貓爬架等高點也能利於它們觀察環境,減少貓的心理壓力。

提供定期的,有計劃的遊戲時間、 玩耍對貓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壓力釋放器,應該成為它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可以最少兩節或兩節以上,每節十五分鐘。

此外,為了幫助一隻壓力很大的貓咪,我們需要提供一個穩定的和可預測的環境和時間表,因為貓咪是習慣性動物,不喜歡改變。

貓抓板


貓抓板與貓爬架的混合體,看著還挺有氣勢

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藥物

如果找不到原因,可以與醫生探討,試著給貓吃一些安神類藥物,比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等,具體請前往當地寵物醫院就診。

一般來說吃完這類藥物後能阻止,至少是緩解舔毛症。如果能同時消除精神不安的因素,一般吃藥1~2周就能恢復。

但是就算恢復,精神不安依然可能復發。

極端情況下需要進行終身治療,但一般來說都不會太嚴重。

像我家小瘦,就有過度舔毛的問題,症狀還好,就是毛禿了,自己舔破皮也會消停消停。

經過我們的努力,它很健康、幸福。

相信許多有類似問題的貓咪都能如此症狀輕微,開心幸福。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啦~~~

我是家有十隻貓的鬧鬧,本文為戒貓組長原創作品,已經邀請維權騎士維權,如想轉載請聯繫本人。

大家有什麼疑惑,或者需要討論的可以在評論區指出哦。

歡迎大家點贊和關注,更多養寵乾貨等著你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fYvmXAB3uTiws8KtI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