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收聽音頻
作者 伊姐(周桂伊)杉姐
主播 江川
來源 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雖說劉愷威和楊冪的感情生活已經官宣結束,但對於5歲女兒小糯米的撫養與照顧,這對父母一直保持著體面和默契。
之前小糯米過生日,楊冪與劉愷威一起,為她舉辦了隆重的生日Party。
楊冪與小糯米的外公都特意飛到香港參加生日會,一家人齊齊整整過了一個熱鬧的生日。
就連應采兒和陳小春的兒子Jasper都到場慶祝。
小糯米雖然年紀小小,但遺傳了爺爺和父母的文藝細胞,經過後天的培養,畫畫、英語、唱歌、跳舞都難不倒她。
從小,劉愷威就把她送進香港有名的音樂學校學唱歌。
日前,該音樂學校在藝術中心舉辦十周年紀念音樂會。
小糯米不但有上台表演,還拉著爸爸一起上台獻唱,七十年代的英文經典金曲《You』ve got a friend》。
即使面對著台下過百位觀眾,小糯米依然淡定表演,有節奏地把整個英文歌唱完。
父女倆在合唱時時不時對望,唱完之後,二人還忍不住來個「愛的親親」。
表演結束時,還有人走到舞台邊給小糯米送花,把她逗得開懷大笑。
音樂會尾聲階段,一眾家長和小朋友上台大合唱。
劉愷威則低調地站在最後面的隊伍邊上,但不時笑眯眯地探頭從小朋友堆里找小糯米。
仔細想來,楊冪與劉愷威離婚也已過去大半年,但離婚傳聞,何止三四年以上?雙方應該很快過了掙扎期,找到了各自的平靜。
和雙宋離婚用熱搜battle不同的是,這對離婚真的是好聚好散和平分手。
不管外界傳聞有多離譜,這倆人都沒有吃相難看的撕破臉皮。
從頭到尾,除了發表離婚聲明以外,始終都沒有就離婚這件事再做任何過多的回應。
父母離婚,外界自然也會關注小糯米的狀態。
當初楊冪和劉愷威曾在離婚聲明中提過,以後會共同撫養女兒。
因為女兒從小在香港生長,楊冪也沒有強制把女兒接回北京。
而是讓她和原來一樣,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楊冪自己工作空檔,飛去香港探望孩子;劉愷威工作之餘,立馬回家陪小糯米。
娛樂八卦總在傳楊冪和劉愷威不顧孩子,拚命撈金。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稍微了解一點娛樂圈明星生存狀態的人都知道,當紅藝人的孩子養育,幾乎都只能通過購買服務完成,雙方在婚姻關係中或者離婚,影響並不大——
當紅明星的孩子,可以享受到父母的陪伴時間,始終是有限的。
反而是小糯米展現出來的,活潑開朗自信大方的狀態,更能說明,這是一個充滿愛和好奇、健康快樂的孩子。
小糯米的爺爺劉丹也曾說過,小糯米是學校的happy baby,很受老師和同學歡迎。
傳統文化語境里,離婚家庭的孩子是會被同情的,因為不再享受到父母的愛,性格缺失,以及經濟壓力下的窘迫都是性格缺失的元素。
但時代變了。
- 一來,現在離婚率在北上廣已經高達50%,也就說兩對夫妻里,機率上來說有一對就會離婚,未來的世界,白頭偕老才是低機率事件,離婚家庭的孩子將不再是某種異類。
- 二來,隨著女性收入的提升,離婚對孩子生活質量影響的程度在減弱,一個經濟上有優勢的女性離婚,自己帶著孩子,大眾是不會同情的,反而會祝福。
- 三來,大家逐漸接受一個觀點,充滿爭執和緊張的,只擁有一個完整外殼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其實比和平分手,共同負擔孩子的狀況更加大。
在這樣的語境里,我們看到很多「我們婚姻結束了,但我們是孩子的父母這件事沒有停止」的好案例。
綜藝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讓我們看到香港老牌影星秦沛的兒女,性格也是十分健康開朗陽光。
當女兒吐槽父親在自己約會時會打六通電話時,秦沛說正是知道女兒約會才減少了次數,通常都是打十次,他是不折不扣的女兒奴,而且一定要用行動讓女兒知道自己在關心她。
當哥哥和男友猜測姜麗文最喜歡的醬汁口味時,秦沛馬上就回答了:茄汁。
最神奇的是,一個搖鏡頭中,秦沛光是看了一眼褲子,就認出了那是姜麗文。
對比之下,另一個嘉賓張潮,以為準女婿很會賺錢,結果看到的真實情況卻是女兒和男友油費都成問題,公司也被迫停業。
范志毅的女兒很長一段時間了只在電視中見過父親,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會做飯。
馬上就可以發現,在與女兒的親密程度上,其他父親都輸給了秦沛。
說起女兒,秦沛總是一臉驕傲,他說女兒讓他驕傲,幾乎是全才,完全沒有一般中國父母恨孩子不夠完美的那股子勁兒。
對於女兒和男友相差五歲的姐弟戀,他說沒有關係。
當姜麗文欣然接受男友送的炸雞禮物時,很多爸爸是不理解的,他們認為禮物一定要有紀念意義,一頓炸雞怎麼可能作為禮物。
但秦沛說,沒關係啊,我女兒喜歡炸雞,喜歡才有意義。
但畫個重點,秦沛很早就離婚了,是自己一個人把女兒兒子帶大。
女兒33歲,和哥哥搭肩膀蹦蹦跳跳,快樂得像一個十七歲小女孩。
從不因為自己的年齡尷尬,反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自信,33歲在她的眼中是驕傲的33歲,她堅信女人的美麗和智慧會隨著年齡而增長。
你能說這樣的女孩,因為父母離異了,就同情她嗎?
我只感覺,擁有愛的人笑起來,可以把世界點亮。
我認真思考過,到底什麼才是孩子在離異家庭,幸福或者不幸的關鍵。
是父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嗎,是父母所擁有的資源嗎,這些都是輔助的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選擇分離的原因和狀態,以及對保護孩子這件事上認知的理解。
娛樂圈有楊冪劉愷威,王菲李亞鵬,也有太多,在離婚過程中,鬧得不可開交,各種互罵互黑、不服扯皮、上演多出狗血大戲的父母——
他們是一時快意恩仇了,但從不去想,網絡是有永恆記憶的,當孩子長大,該如何面對這種原始情感的撕裂。
他們的孩子,則各有各的不幸。
王寶強和馬蓉這齣「好戲」,想必觀眾早已厭倦。
這倆人在以後的歲月里,肯定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節奏。
當初法院判決,從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兒子給王寶強,女兒給馬蓉。
馬蓉也為了爭奪兒子的撫養權,還再一次上演了一出「擺拍門」。
其實這倆的糾紛大多數為了利益,絲毫沒有為孩子多加一分的考慮。
孩子呼喊的無力,和不得不面臨至親的分離,完全抵擋不了親生父母的互相怨恨詆毀。
說到底,還是愛自己,比愛孩子多太多太多。
董潔和潘粵明離婚時的撕扯,也絲毫不亞於王寶強和馬蓉那硝煙四起的戰場。
後來,董潔帶著兒子頂頂參加真人秀復出,雖然頂頂看上去五官精緻眉清目秀。
但幾集節目看下來,董潔一邊在放大加深頂頂來自單親家庭的痛苦,一邊又說自己和兒子在一起像戀愛中的女人。
這樣的矛盾和糾結,會被觀眾質疑,會對頂頂產生怎樣的長遠影響。
頂頂小小年紀就要成為媽媽的「小男友」,一切行事都要按照媽媽的意思來,某個意義,他是媽媽的「私有物」,不可以背叛媽媽。
對爸爸再想念,也只能享受爸爸一年一次,在微博的生日快樂,不敢越雷池半步。
比起父母離婚這個客觀事實,扭曲的父母關係,才是孩子終身無法承受之重。
不是離婚就一定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真正給孩子影響的是父母為人處世的心態和言行。
美國有個劇叫做《摩登家庭》,每一對的組合都堪稱奇葩,不夠完美。
但因為擁有耐心、彼此的尊重、以及好好愛對方的堅定,六季下來,豆瓣平均分9點5分,讓觀眾感動的,是這個形式不夠完美的家庭,所擁有的,是常人很難得到的溫馨甜蜜。
有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令我自至今難忘,我們成年人可以選擇很多種可能的家庭,但孩子只有唯一的父母。
成年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應該想好,有離婚的可能。
人為什麼會離婚?因為結婚。所以,這個單,是擁有獨立行事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買,也應該買的單。
在大家已經越來越不再為離婚而驚訝感慨和意外的時代,堅定達成共識和承諾,堅持去執行:愛情結束了,父母身份永不下崗,不影響孩子的成長,是雙方可以給的最完美的方式。
正確處理好親子關係,依然保有健康的聯結,雙方克制、理智,這樣的離婚就不是巨大傷害,只是一次及時的止損。
青音約,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互動留言
# 你小時候有沒有擔心父母會離婚呢?#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