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差才去學的文科吧」文科生也太太太太太太太心酸了吧

2019-07-11     心田花開學校

如果你問我哪個群體遭受的誤解最多。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文科生。「你們文科生,是不是只會死記硬背?」

「你們學文科,是不是因為理科太差?」「文科這麼容易,你們自學也可以打高分吧。」......

What???我們文科生,熟知人類文明的演進史,能徒手畫地圖,考試要用好幾根筆芯。居然被你們視為容易?

文科生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好嘛!

沒想到,都9102年了,大家對文科生的誤解還那麼深。

01

文科生的腦子裡裝了多少知識,你根本不懂。隨便拿一本文科生的教科書,都像彈幕一樣。到處是筆記,紅的一片,藍的一片。

不要問文科生哪裡是重點,整本書都是重點好嘛。上至大字部分、小字部分,下至課後習題、單元總結。除了頁碼,他們都記得清清楚楚。從書本里拎出一句話,初級選手知道出自哪一課。高級選手已經知道在書的左邊還是右邊了。

網友@七在野,曾經做過這樣一道題:

「宋興,統一天下,民用寧,政用父,文教用興,盡於是而益以知天命」,請問是哪一個人的觀點?A. 朱熹 B. 王守仁 C. 黃宗羲 D. 王夫之


老師說這就是書本里的原話,他快把書翻爛了都沒找到。結果,這句話是來自歷史書上的一張圖片!

千算萬算,沒想到把圖片忽略了。真是一萬隻草泥馬在心裡呼嘯而過!!!記熟書上所有的內容已經很難了,但更難的是不記混。所以,對於文科生來說,「關鍵詞」決定成敗。比如「影響」、「決定」、「基礎」、「根本」這幾個詞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某個選項是「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起決定作用」,那麼就可以排除了。因為「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的是影響作用」。

少了幾個字,詞語的意思也會立馬變味。

「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兩碼事。「文化」和「優秀的文化」是兩碼事。「哲學」和「真正的哲學」更是兩碼事。

基於這個原因,好多文科生一早就知道《人民的名義》里祁同偉是反派。為什麼?

因為政府是「依法行政」,黨才是「依法執政」。他這個廳長有貓膩啊。你看看,文科的知識點,是不是比豆腐渣還碎?把教科書反覆記三四遍吧,差不多就成精了。看著幾張思維導圖,就能說出全書的具體內容。給出一個經緯度範圍,就能徒手畫地圖。

從中國封建制到英國議會制,從新航路開闢到經濟全球化,從黃赤交角到寒流暖流……這些知識,文科生不僅要了如指掌,還要隨叫隨到。早在高中,他們就看過凌晨一點、兩點、三點的城市了。但即使做到這樣,文科生也只能拿到一半分。因為另一半還要看積累。

02

擴充知識庫,可以說是文科生一輩子的事業。除了教科書,文科生看的最多的應該是報紙了。因為世界一出事,文科生就多了一個新考點。就拿2016年來說,大考點多得都數不清: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巴西奧運、南海問題……隨便一個點,都能出十幾道題。是不是想仰天長嘯,大呼坑爹?

所以,文科生經常是左手《人民日報》,右手《南方周末》。一邊了解熱點,一邊學習時政性語言。歷史也要拓展閱讀。別以為看本《明朝那些事兒》就懂歷史了。入門級別都得是那兩本厚厚的《全球通史》。將近50萬字啊,密密麻麻的50萬字啊!再深一點的就是用文言文寫的天書了。知識積累到這種地步,文科生才敢說自己有點史感。

地理就更不用說了。一個經緯度出來,文科生就得知道在哪。看教科書的,只能定位到哪個地區。而知識豐富的,已經能把該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講出來了。文科生到考試的時候,恨不得把全部家底都吐出來。密密麻麻地寫呀,一直寫到手痛。有句話說得好:「一入文科深似海,從此筆芯整盒買」。

然而,積累了這麼多,文科生想要拿滿分?不存在的!理科有標準答案,但文科沒有。更可怕的是,文科生有時候連答案解析都看不懂。某些歷史選擇題的答案解析是這樣的:

A. 與事實不符B. 不符合題意C. 材料中沒有體現 故選D


What???這也能叫答案解析。

老師們經常用「死去活來」形容學文科的過程:先把教科書上的知識死死記住,再不斷擴充。等到量變積累到質變的時候,就會「活來」。

03

文科生腦子裡要裝這麼多知識,已經很慘了。但是,在文科生里有個更慘的小群體,叫「文科男生」。首先,文科班裡的每一個男生都是極其珍貴的勞動資源。抬水是他們,倒垃圾是他們,搬書也是他們。學校發新書,理科班搬一次就夠了。但文科男因為人數少,要來來回回搬3次。

平時還勉強夠用,一到運動會,真是把文科男累成狗。跑完3000米,就立刻去跳遠。投完鉛球,就立刻去跳高。誰有空誰上,沒有一個文科男能安靜地坐在觀眾席。其次,文科男還會受到各學科老師的額外恩寵。

歷史老師:今天我們找位男同學概述一下五代十國。地理老師:今天我們找位男同學說下大氣的熱力作用。英語老師:今天我們找位男同學上黑板聽寫單詞。


文科男,招誰惹誰了?現在流的熱淚,都是當初選文科腦子進的水。有人說,文科男雖然累,但是文科班女生多,他們脫單最容易呀。誤會了,文科女喜歡的都是理工男。文科男就是一個中間「傳紙條」的。送情書、送奶茶、送禮物都找他們幫忙。而他們往往變成了女生身邊的男閨蜜。經常被文科女喊著「好姐妹,有空一起吃飯啊」。不要驚訝,這是文科男應得的榮譽。

04

雖然文科生很慘很辛苦,但多年的積累讓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文科生在一起,你會覺得非常有趣。如果有人邀請你晚上去吹海風。文科生會告訴你這是謊言的開始。為什麼?因為晚上城市降溫快,空氣下沉,形成高壓。而海的比熱容大,降溫慢,形成低壓。高壓流向低壓,夜晚吹的是陸風。

如果文科生想指責你,他們不會直說。他們只會說「你是七十年代的美國經濟」。為什麼?因為七十年代的美國經濟,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簡稱「滯脹」。

如果你和文科生一起聽《孤單北半球》,那真是要恭喜你了。為什麼?因為你會被文科生的才華深深震撼。

有幾句歌詞是這樣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文科生會告訴你,默認男生在中國,倆人的時差至少8小時。「別怕我們在地球的兩端。」文科生會告訴你,他們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太平洋的潮水跟著地球來迴旋轉。」文科生會告訴你,南半球被太平洋包圍的只有南美洲。如果是西海岸,女主應該在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四國之一。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別總以為文科生是書呆子,其實,他們的腦洞大得很。真是應了那句話「Smart is the new sexy」!

05

就算文科生再有趣,大部分人覺得他們沒用啊。高考選不到好專業,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工作了對GDP的貢獻也不大。連爸媽都會對孩子說「你敢學文科,我就打斷你的腿」。

事實上,這種「無用論」就是對文科生最大的誤解。莊子曾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文科生拿到一張地圖,他們要做到精確選址。工廠放在哪?公路鋪幾條?綠化覆蓋率要多少?這些瑣碎的問題,都會影響城市規劃是否合理。文科生研讀史實,他們要以史為鑑。土地怎麼分?經濟走哪條路?看透了經驗教訓,才能讓社會少走彎路。

所以,文科生不只有用,還是大用。用到極致,可能無法超越。你看,曹雪芹大師去世幾百年,還沒有人能把《紅樓夢》續好。

寫在最後:

中山大學某歷史教授曾這樣比喻「人文學科」:一個家裡最有用的地方是廁所,其次是廚房。家裡最沒用的東西,數來數去可以說是牆上掛著的那幅齊白石畫的蝦。但是家裡有客人來了,你會帶他去參觀廚房和廁所嗎?我想,大家坐在客廳評頭論足討論得最起勁的,恐怕還是齊白石畫的蝦。這就是人文學科。文科有用也有意義,但它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文科如填海,滄海變桑田之前,冷暖自知。

沖啊,文科生絕不認輸!!!

文章由心田君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dNeMWwB8g2yegNDd6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