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深圳,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高樓大廈,燈火輝煌的街頭,密密麻麻的車輛和來去匆匆的行人。其實在深圳這座繁華的都市裡面,還有一些「大隱於市」的地方。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深圳10大客家古村落,看看你去過幾個?
1、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總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圍屋(不包括月池、禾坪)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全國現存最大的客家圍屋之一,被譽為「客家建築的活化石」、「客家建築藝術的結晶」。它集中了廣東各地客家圍屋的精華,是深港地區城堡式圍樓的典型代表。
鶴湖新居圍牆高大堅固,月池整潔明凈,古樹蒼勁雍容,人們置身其中,驀然間仿佛穿越時空,重回歷史,浸潤在寧靜而神秘的意境中。
位置:深圳市龍崗區龍園路
2、西麗麻磡村
麻磡古村是深圳10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東北端,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腳下,東至王京坑村,西到白芒村,南達米長坑、西麗水庫,北接石岩街道,村子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
據當地居民回憶,麻磡村的房子建於明末清初,距離現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民居的建築風格大部分都是客家式的,但是其中也夾雜了部分廣府式的建築。在這些古民居的山牆、屋檐和門楣上,還保留著許多精美的檐板畫、壁畫、門楣彩繪和灰塑。
位置:南山區(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腳下)
3、西麗長源村
長源社區,屬於南山區桃源街道辦最偏遠的村莊,位於西麗北面的長嶺皮水庫腳下,是深圳特區中的抗日東江縱隊活動老區,也是一個具有客家文化傳統的農村城市化鄉村。
長源村炮樓(以前為抵抗外來的入侵,故在村的兩角各建一個炮樓)
農村城市化是歷史的必然,長源村處於深大、南科大以及北大、清華、哈工大、南開、香港科技大和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部的包圍之中,不久的將來長源村將不復存在。
位置:西麗北面的長嶺皮水庫腳下
4、西麗田寮村
西麗田寮村屬於南山區桃源街道辦,深圳大學城園區附近。
「田寮村」是一個純正的家族延續產生的村莊,沒有旁姓。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多,到了現今的村長鄭應光這裡,已經延續了第七代。在鄭氏先人最初紮根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三排整齊的房屋,這些房屋就是「田寮村」的祖屋。
位置: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西南部
5、新喬世居
新喬世居,始建於乾隆十八年(1753),由坑梓黃氏三世祖創建。
整體結構坐北朝南,為三堂、四橫、一圍龍、四角樓、一望樓建築,占地面積8265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用三合土夯築而成,間用石料,且從前往後依次升高。圍前有禾坪、左右轉斗門、照壁和一個半圓形的月池。
前開三門,門匾石刻「新喬世居」,乾隆十八年仲冬月吉旦昂燕創立。
聽說當時還有一個小故事:在當年,太平天國起義已經打到了新喬世居附近,起義軍打嗨了,要燒房子,結果其中一個將領姓黃是「坑梓黃」遷徙到廣西武鳴縣的後代,他發現這是自家的房子,於是下令,不准燒!!新喬世居這才幸免於難。
位置: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新喬村新喬圍村民組
6、茂盛世居
茂盛世居位於橫崗街道四聯社區茂盛路,是典型的客家圍屋,是客家人特有的、融多功能於一體的建築。
茂盛建於清道光年間,迄今有200多年歷史,是目前深圳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客家民居古建築,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圍屋中的住房基本上保持原貌,圍前的月池和圍後的風水林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在1962年—1980年期間,至少50名茂盛人迫於生活,越境逃往香港。
如今,昔日的逃港原住民選擇了葉落歸根,20餘人陸陸續續回到茂盛村居住,折射出深港兩地30年的變遷。
位置:深圳市龍崗區茂盛路169對面
7、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俗稱大萬圍,行政區劃名稱為大萬村,「世居」是世代有人居住之意。
大萬世居,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今已歷220年歷史。這裡占地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共有房屋400餘間。
正面有大門樓,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石匾,外圍有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大門前有禾坪,和半月池,夯土牆,木樑架,灰瓦頂,為典型的清代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是全國最大的方型客家圍屋之一。
行走在大萬世居,古牆斑駁,獨具特色的民居林立。一來到這裡,仿佛穿越回數百年前,古建築訴說著永不衰敗的人文故事。
位置:深圳市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客家村
8、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是深圳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古風文化濃厚,吸引了許多深圳市區,以及周邊城市的遊客過來遊玩。
大鵬所城糅合了客家廣府兩種建築風格,廣府人與客家人在其中和睦相處,從明代開始,這裡就是有名的戰爭要塞,深圳鵬城的外號由此而來。
很多人知道大鵬所城,去不知道它的全名是「大鵬守御千戶所城」。最有特色的是「大鵬普通話」,它不同於白話,也不同於客家話,而是一種軍語。
地點:龍崗區鵬飛路
9、田龍世居
龍田世居位於坑梓街道田心村,是坪山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屋之一。其建築造型別具特色,圍前有類似護城河的池塘,半圓形的河岸與外牆形成「龜背狀」圖案,為各地土樓所少見。
龍田世居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梅縣遷來的黃氏族人所建,其規模和氣勢宏大,內部結構嚴謹。2002年8月,這裡被核定為廣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圍屋四周壁立、高不可攀。世居內,瓦檐、梁棟、屏門、窗匾、廊牆上,做工講究精美的木雕或石刻依然清晰可辨,務求奢華的牌坊令人不由遐想當初大戶人家的氣派。
地點:坪山新區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區
10、高嶺古村
該村據傳有近400年歷史,古村落原居民來福建,經了解是逃避戰亂才遷居此地,現已成為廢棄村落。
古村落的房屋明顯帶有西式風格,清一色的灰瓦、白牆,青磚,在綠樹的掩映下顯得格外清麗,房屋間隙零星開有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有的檐下還有灰雕、彩畫裝飾,主要有牡丹、蘭花、麒麟獸、喜鵲等,表示富貴吉祥。因為久無人居,樹木、雜草肆意生長,不見石路,反而使得每套房屋之間形成天然屏障,獨立開來,更加顯得老屋錯落有致。
地址:深圳龍崗區南澳七娘山北麓的半山上
偶爾去這些充滿舊時代氣息的大屋裡看看感受一下文化的變遷,想像一下曾經的細水長流,凝結的時間,流動的語言,黑暗的屋裡,有隱約的光,透過你的雙眼,看不清時間,百年後的瞬間,一眼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