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橫山鎮大學生村官創業的致富經

2019-11-28     中國網城鄉中國

「咕咕」的鴿子聲便傳入耳際。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鴿籠內,5000多對白羽種鴿成對而棲。遂寧市安居區橫山鎮大學生村官宋文治每天早上都要來到自己的養鴿場,看看鴿場鴿子生長情況與長勢。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

  大學生當村官 艱辛創業養鴿子

  「宋鴿子」真名宋文治,「宋鴿子」是當地鄉親們取的,1980年出生在橫山鎮朝天村,共產黨員,兩歲時因父母工作原因進城生活,每逢寒暑假時常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宋文治說「農村對我印象就是快樂的童年和長輩的寵愛」。

  2007年9月,懷著對家鄉美好的回憶,宋文治被選聘到橫山鎮朝天村擔任主任助理。然而剛到村上,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巨大差距就給了他狠狠一擊。看到農村經濟落後,農民增收困難,宋文治毅然選擇先行創業探路,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但是怎麼創、怎麼富成了擺在眼前的首要問題。

  創業?做什麼?怎麼做?……雖然有「心」,但這些難題又實實在在地成為創業路上的一道道坎。而改變所在村貧窮現狀的理想又給了他信心。於是,從想創業到試點創業,宋文治花了近2年學管理、找項目、對接市場。

  創業初期,為了儘快啟動實施創業項目,為彌補創業知識的不足宋文治利用遠程教育站點、農家書屋、鄉土人才超市等學習資源,刻苦鑽研養殖技術,虛心學習管理知識,克服了缺乏用水用電、缺乏養殖場地、缺乏實踐經驗等多重困難,先行養殖200對種鴿試點。由於前期養殖規模較小,每天僅產30多個鴿蛋,銷售商不願上門收購,宋文治就堅持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騎著電動車趕到市城區送蛋上門銷售。通過長達一年時間的摸索實踐,他認為養殖美國王鴿是大有前途的。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並向親戚朋友借款3萬元,還說服父母將家裡的房屋產權抵押到農村信用社貸款40萬元,聯合當地幾戶農戶創辦了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成飼養廠房面積1800平方米並註冊了「宋鴿蛋」響亮商標,並將養殖規模擴大到3500對。實現了銷售商預定的良好態勢。

  禽流感 一年虧損10多萬 成功的背後辛酸淚

  2013年宋文治剛好把養殖規模擴大準備盈利時,2013年-2014年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相繼出現禽流感疫情,人們談禽色變,鴿蛋和鴿子都賣不出去,全國養鴿業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很多大型養殖場無法支撐巨大的開銷且看不見希望而相繼倒閉。宋文治卻選擇了在這個時段里頂著之前貸款壓力又開始到處籌錢彌補虧損並果斷決定發展規模,同行知道了都說他是瘋子。這一年多里宋文治虧損了10多萬元,經濟上、精神上經歷了人生以來最大的艱難時期。2014年5月禽流感疫情得到控制後,宋文治成了少數堅持到最後的贏家,事實證明了他的明智,承軒鴿業訂單不斷,而且價格一路飆升。

  創品牌 成立協會共同致富

  個人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大家都走上小康之路才算成功。為了讓群眾放心養殖美國王鴿,宋文治請來群眾代表參觀自己的養殖基地,並自費組織群眾到船山區龍鳳鎮、大英縣火井鎮、成都市大邑縣等地考察學習,讓群眾切身感受到養殖美國王鴿帶來的實惠。同時利用積累的養殖經驗,專門組織舉辦養鴿技術培訓班,購買養殖技術書籍免費提供給農戶學習使用,定期深入農戶開展養殖技術指導,積極鼓勵高速公路沿線征地拆遷農民轉產轉業。宋文治深知必須要推進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養殖業才能取得更大發展、產生更大效益。他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在2014年又聯合了幾戶養殖戶將原來分散養殖的農戶凝聚在一起,創建了承軒鴿業專業合作社,形成養殖產業龍頭,做大做強養殖產業。2015年通過專合組織引進業主和發動群眾投資,共同建設了顆粒飼料加工車間、人工孵化車間、人工灌喂乳鴿車間、冷凍室等硬體設施,打造集良種繁育、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模式,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延伸養殖產業鏈條,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

  宋文治不僅收穫了名與利,更成為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帶頭人:藉助承軒鴿業合作社這一平台,帶動全鎮55戶農戶養鴿,總收益達120萬元。

  目前,承軒鴿業專業合作社養殖美國王鴿、泰深自辨雌雄鴿兩大品系和5000對核心種群,並常年出售鴿蛋、乳鴿、種鴿。「宋鴿蛋」已經是安居橫山的一個品牌產品,目前除了遂寧的大英、龍鳳、蓬溪、射洪還有成都郫縣、重慶潼南等多地養殖戶到合作社參觀學習,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成為了業內小有名氣的養鴿「小」老闆,也是當地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帶頭人之一。

  如今,承軒鴿業正在宋文治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養殖農戶也在他的帶動下,把養殖事業辦得紅紅火火。通過自身努力奮鬥,創業之路越走越寬,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之路也越走越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RTKsW4BMH2_cNUg9W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