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Charles Lieber昨日被美國司法部起訴。圖源:哈佛官網
撰文 | 程玉 邸利會
責編 | 陳曉雪
「我也看到這個消息了,感到很震驚!」 中國科學院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告訴《知識分子》,「我覺得首先這肯定是美國打壓中國的策略,而且是非常極端的手段,但是Lieber確實有不夠謹慎的地方,自己沒有提前跟美國當局彙報。Lieber是真的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培養了好多優秀的人才,也不知道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
本周二,因涉嫌向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作偽證,隱瞞獲取的來自中國政府的資金,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系主任Charles M. Lieber,遭到起訴。
據1月28日《紐約時報》報道,Charles Lieber被起訴的原因在於,當面對美國國防部質詢他在中國的研究項目時,Lieber做了虛假陳述;當美國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及資助機構NIH質詢他在武漢理工大學任「千人計劃」的情況時,Lieber也做了虛假陳述。《華爾街日報》、CBS Boston等數家媒體同時報道了這一消息。
伯利可能是迄今為止,因「千人計劃」被起訴的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
Lieber任職於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多年,2017年成為哈佛26名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之一,大教授是哈佛教職系列當中最具聲望的頭銜。哈佛校長Drew G. Faust盛讚他是「一位改變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的傑出科學家,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Lieber是納米電子材料領域的開創者之一,2000-2010年蟬聯Thomson Reuters全球百位頂尖化學家榜單第一。Lieber實驗室近期正在開發一種網格技術,通過注射器可以將其注入到大腦的特定部位,從而研究大腦的工作原理以及治療腦損傷和疾病,長期目標是通過腦機接口增強人類的智力表現。
和國際上其他著名納米科學家相比,Lieber在中國有很大的知名度,200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獎。Lieber的華人學生有很多,截至2016年,共有72位,有些都已經在美國學術界頗有聲望,比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楊培東、史丹福大學的戴宏傑、喬治亞理工的張忠菊教授、史丹福大學的崔屹,清華物理系范守善教授也在Lieber那裡做過訪問學者。
起訴書稱,武漢理工大學給Lieber的月薪是5萬美元、15.8萬美元每年的生活費,同時從大學和中國政府獲得174萬美元的實驗室建設費用。Lieber從2013年起兼任武漢理工大學「千人計劃」專家,建立了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現在數名任職於武漢理工大學的教授,之前曾在他在哈佛大學的實驗室讀博或做過博士後。武漢理工大學官網在2018年7月發布了與Lieber合作到期的聲明(附1)。
根據美國《高等教育法》《聯邦信息自由法》(FOIA)等法律,美國的大學或科研機構里的工作人員,必須依法向僱主披露自己的學術兼職情況。美國的納稅人也需要了解美國政府所資助的研究獲得的科研成果,雖然有時候這些研究成果會受到隱私權、智慧財產權和國家安全制度的保護 [1]。美國教授的角色和日常工作也有聯邦和所在州的法律法規來規範 [2]。
哈佛大學發言人對此事發表了聲明,「美國政府對Lieber教授的指控極為嚴重。哈佛大學正在與包括NIH在內的聯邦當局合作,開始對所指控的不當行為進行自我審查。Lieber教授現在起被無限期休假」。Lieber目前已被禁止進入校園,不能參加教學或研究活動。
同期被起訴的還有兩位華人研究者。一位是在哈佛大學附屬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從事癌症研究的鄭灶松,因竊取21瓶癌細胞樣本,在波士頓洛根機場被捕。另一位是曾在波士頓大學學習過的學生葉燕清,目前身在國內,並未被捕。她被指控向美國當局撒謊隱瞞了軍方(國防科技大學)中尉身份,犯有簽證欺詐、偽證罪、共謀罪。
美國當局曾對中國的在美國的人才招募計劃提出多次警告,認為諸如「千人計劃」等人才計劃製造了大量利益衝突,侵犯了中美各自的智慧財產權權益。
Lieber在哈佛的研究小組自2008年以來,已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美國國防部獲得了1500萬美元。目前有約20位實驗室成員,亞裔占絕大多數。尚不清楚這次利伯被起訴案件會對他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和人員帶來什麼影響。
參考文獻:
1. 賀詩禮,孫璨,俞祺。美國大學的信息公開要求及問題。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年第五期,p113-121
2. Stephen D. Sugarman. Conflicts ofInterest in the Roles of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 Theoretical Inquiries in Law(6:255), p255-276
附1:
關於本實驗室與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合作到期的聲明
發布時間:2018-07-0314:49
本實驗室與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於2009年5月18日開始合作,於2015年2月3日合作到期。
我們現已停止使用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的字樣,不再將其作為實驗室的標識、網站、宣傳圖冊等的一部分進行使用(該情況我們已通過郵件的形式知會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
特此聲明
武漢理工大學納米重點實驗室
2018年7月3日
附2:
近年因隱瞞利益關係被起訴或解僱的學者(不完全統計)
1. 2018年2月,美籍華人海洋專家,「長江學者」王春在美國被判刑。他被指控隱瞞在中國海洋大學的兼職和兼職收入。
2. 2018年8月21日,堪薩斯大學副教授、「長江學者」陶豐,在堪薩斯州家中被捕。他被指控隱瞞在福州大學的兼職和兼職收入。
3. 2019年5月16日,埃默里大學教授李曉江、李世華夫婦實驗室被關閉,當天李曉江被校方以郵件告知解僱。原因在於隱瞞在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和暨南大學的兼職和兼職收入。
4. 2019年12月,魏升教授,Alan List,Thomas Sellers,Daniel Sullivan,Pearlie Epling Burnette,Howard McLeod共計六人被佛羅里達Moffitt癌症中心解聘。原因在於隱瞞從2011年以來在天津醫科大學的兼職和兼職收入。
製版編輯 | 斯嘉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FyK8G8BjYh_GJGVuQ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