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故事,6個啟示,值得一看

2019-12-28     小故事悟大智慧

故事一、口角永遠不能解決糾紛

在一輛疾馳的公共汽車上,一位乘客在最後一排座位上打瞌睡。

突然,一個急剎車,這位乘客一下子連滾帶爬地撲到司機旁邊。他站起來後瞪著司機,大家都以為一場激烈的口角不可避免。

不料,這位乘客摸了摸腦袋卻笑著對司機說:「師傅,您找我有事嗎?是不是怕我坐過站了?謝謝提醒......」

【啟示】生氣、爭吵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幽默一把反而一切煙消雲散。幽默不僅是生活的調味品,更是矛盾的稀釋劑。幽默所閃爍的美麗光芒,永遠是生活中上佳菜品。

故事二、耍小聰明,往往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一個從來不肯吃一點虧總愛耍小聰明的人去喝喜酒,席間突然停電。此君擔心別人多吃多占,生怕別人占便宜,就建議大家一起拍手唱歌。正在拍手時,電突然來了,大家一看,此君正在一手夾菜一手拍自己的臉。

【啟示】小聰明不是聰明,因為前面有個「小」字。生活中許多小聰明常常等同於自己打自己耳光,還以為別人不會知道。

故事三、勿以自我為中心

甲向乙訴苦:「上星期,一粒沙子鑽進了我妻子的眼睛,花50元請醫生才把它清理出來。」

乙不屑地說:「那算得了什麼,上星期,一件皮大衣入了我妻子的眼,因此我花費了3000元。」

【啟示】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境遇是最值得說的,你的聽眾會認為他的境遇更值得說,因為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動物。

故事四、別認為自己喜歡的,就是他人喜歡的

一隻小兔子去池塘釣魚,釣了許久都沒有釣到。第二天,小兔子又去釣魚,釣了一天還是一無所獲。

第三天,小兔子還是去池塘釣魚,一條魚蹦出水面對著小兔子大聲咆哮:「你要再用胡蘿蔔當餌老子就跟你拼了!」

【啟示】生活中,我們常常認為自己喜歡的也是別人喜歡的,慣性思維讓我們乾了不少蠢事,但我們並不從自身尋找原因。

故事五、別主觀看問題

有個人看電影,看一會兒,睡一會兒。

散場後別人問他:「這部電影怎麼樣?」

他說:「電影倒是不錯,就是情節不連貫。」

【啟示】當主觀世界出了問題時,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會出問題,但人們在下結論時,往往首先尋找客觀原因。

故事六、慣性思維往往造成盲點

某醫科大上解剖課時,解剖台上放著5個心臟,其中一個比別的至少大3倍。

同學們竊語:「這個人一定是得胸腹水死的。」「這個人一定是得心肌炎死的,心臟變得這麼厚,一定是發炎了。」「不對,肯定得的是心肌梗死。沒看見左右心室都肥厚嗎?」

這時,老師開口了:「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更清楚,今天特意準備了一個大牛心……」

【啟示】當我們用慣性思維去看問題時,結論常常是不正確的。慣性思維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思維的盲點也無處不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Bb1TW8BMH2_cNUgJb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