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兒給父母「養老」?背後的真相現實又無奈

2019-05-30     奶嘴媽媽育嬰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了閨蜜小蘭。只見閨蜜大包小包地買,恨不得把整個超市都搬走。於是我便上前和她聊了幾句。"蘭兒,你這是在瘋狂購物啊,發大財了呀、"我好奇地問道。"不是呀,我要回娘家,我媽媽腿腳不方便,爸爸又上了年紀了,所以想著給他們多準備點東西。對了,我還要去銀行取點錢給我爸媽花。"閨蜜滿臉笑容地道。"那你哥哥呢?你還是真是孝順的好姑娘。"我感慨地說道。"我哥那是他的事情,我只要做好我的義務就好啦。先不說了,我要出發啦!"閨蜜邊走邊丟下這句話。

和她聊完天,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自古以來,養兒防老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共識,而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兒給父母養老?

一、女兒給父母養老的緣由。

1、 女兒貼心。

女兒從小就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就算再女漢子也有這貼心的一面。就算是結婚了,也不會忘記父母的恩情,就算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想儘自己所能給讓父母生活得更好一些。女兒天生的貼心和細心,會把父母的喜好都記起來,比如媽媽喜歡吃魚,爸爸喜歡喝酒等,在看到爸媽喜歡的東西,會情不自禁地買給他們。

比如轉季了,女兒會惦記爸媽有沒有添置新的轉季衣服,怕他們因為節省而不捨得買,所以女兒會在轉季的時候,細心為父母選購合適的衣服送過去。

2、 女兒為人母,更懂父母不易。

女兒結了婚並為人母,經歷過懷孩子的辛苦和孩子的痛苦,還有帶孩子養孩子的艱辛,更懂得父母當初懷她、生她、養育她的不易。由於感同身受,所以更能了解。所以女兒會更心疼父母,會更懂得知恩而報。

二、為什么兒子不給父母養老?

1、兒子從小在寵愛中成長,不懂父母不易。

雖然國家提倡男女平等已經多年,但是"重男輕女"的觀念卻沒有絲毫減弱。大多數父母都認為養兒能防老,所以從小對兒子各種關懷寵愛,幾乎要什麼給什麼。而由於兒子從小被寵愛習慣,覺得父母給的都是理所應當,所以從來只會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更不懂得父母的不易。

2、有了媳婦的顧忌。

俗話說:有了媳婦忘了娘。兒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如果媳婦通情達理且孝順,那還好說,那麼自然而然媳婦也會照顧好公婆,而如果媳婦不通情達理,天天和公婆鬧矛盾,甚至不讓老公贍養自己的父母也是常有的事情。而贍養父母的擔子,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女兒的身上。

綜上所述,女兒給父母養老的原因,很現實,也無奈。但無論生男生女,關鍵在於教育,如果這個家庭有兒有女,父母心裡應該要有個公平秤,不偏坦兒子的同時也不偏坦女兒,兒女都一樣疼愛。同時要教育好孩子要懂得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讓孩子懂得知恩而報,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孩子長大也會更加孝順父母,更加感恩父母。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AcC6WwBJleJMoPM1O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