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到2011年,美國與歐洲接種白喉、麻疹等疫苗的人數在持續下降,2011年以後,才由於制定強製法律開始緩慢回升,但仍於最高點時的接種率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反疫苗運動』有愈演愈烈的勢頭,疫苗無用論與疫苗有害論逐漸散布開來。」
在已開發國家的疫苗接種情況與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歐美國家的民眾對疫苗接種相當抗拒,比如麻疹疫苗,可能在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有90%以上的接種率,而在部分歐洲國家這個數字甚至到不了85%,因為一些民眾認為疫苗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他們聲稱:「脊灰疫苗會帶來愛滋病,麻疹疫苗導致自閉症,疫苗接種會改變人的基因,疫苗對嬰兒的免疫系統是有害的。」 「疫苗是無用的,不過是資本家的把戲!」
哪怕認為疫苗有用的人群,也在高呼:「我們需要疫苗接種的自由,強制接種是有違人權的」,不過,這些駭人聽聞的論調,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個口號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一場科學界的扯皮,時間回到1992年3月10日的早晨,美國《滾石》雜誌——一本著名的關於流行文化與搖滾音樂的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標題相當引人注目的文章《愛滋病的起源:是上帝之舉還是人類自作自受?回答這一問題的新想法》,署名為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記者——湯姆·柯蒂斯。
當年和這篇文章一起登上封面的還有電影《韋恩的世界》和埃爾頓·約翰
在一般情況下,娛樂報刊上面發表的駭人聽聞的文章,多半屬於博人眼球的謠言,不會造成什麼長遠的影響,過一段時間便會煙消雲散。不過這一篇文章,卻起到了別樣的作用……
自從20世紀80年代起,愛滋病病例開始出現,沒有人知道這種可怕的不治之症是怎麼傳播到人類的。不過,人類大概已經弄清楚了愛滋病的來源:非洲和非洲的猴子。
愛滋病病毒有兩種,一種是起源於非洲中部的HIV-1型——也是後來遍布全世界的那一種,還有是來自中非的HIV-2型,僅僅有少量的傳播。兩種HIV都與猴子身上攜帶的一種病毒:SIV,有極大的相似度。
SIV是猴類免疫缺陷病毒,是仿照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命名的一種由猴類攜帶的病毒,本身對猴類無害。由分子學比較研究可以基本確定:HIV-1來自由大猩猩攜帶的SIV病毒,而SIV-2則來自非洲的白眉猴,兩者都是SIV感染人類後進化的產物。雖然HIV的來源明確,不過關於它跨界傳播到人類的途徑,還是眾說紛紜。
柯蒂斯在滾石雜誌中發表的文章,便處在這樣的檔口。他大膽指控傳播途徑是20世紀60年代在非洲中部測試的基於猴腎細胞製備的脊灰(脊髓灰質炎,也就是俗稱的小兒麻痹症)疫苗。
這是相當嚴重的指控,當時就對世界衛生組織展開的脊灰疫苗接種運動產生了極大的阻力。因為如果柯蒂斯的假設成立的,那送到千千萬萬孩子口中本來可以救命的「糖丸」,就成為了病毒在人間收割生命的橋樑,成為了SIV進化為HIV-1型的渠道。
但是這個推論是存在相當大的缺陷的:因為脊灰疫苗是用來自亞洲猴的猴腎細胞製備的,而並非會感染SIV的大猩猩或者是白眉猴。科學家完全不認可柯蒂斯的推論,更不願意與他交流,柯蒂斯就此作罷。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他的文章引起了另一位作家,愛德華·霍普的興趣。霍普並不甘心,雖然仍然沒有任何科學家願意與他溝通,不過他堅定的認為那些科學家在隱瞞著什麼,並開始了他長達7年的,死纏爛打的調研,目的是希望有任何一位參與了早期脊灰疫苗研究的科學家承認使用了大猩猩腎細胞作為疫苗的基料。
1999年,霍普將收集到的脊灰疫苗研發初期的大量資料彙集成了鴻篇巨製《河流,一次回溯HIV病毒和愛滋病起源的旅程》。
這篇文章成功的引起了科學界的躁動,最終,在2000年9月12日,倫敦皇家學會終於將這件鬧劇畫上句號:科學家成功找到了在脊灰疫苗研發之前最早可追溯到疫苗接種運動之前的愛滋患者,是一名英國水兵。該患者於1959年確診,經過回溯顯示他的感染時間為1930年,而在中非展開的疫苗實驗接種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展開的,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不過有一件事情很引人深思:究竟是誰資助了愛德華·霍普在全世界展開長達7年的調查以及大量宣傳的?還有為什麼霍普如此執著?將脊髓灰質炎疫苗與愛滋病聯繫起來的假設是存在巨大缺陷的。這值得深思。
在20世紀90年代,兒童自閉症開始了「大流行」,媒體甚至開始採用了「肆虐」來描述自閉症這種非傳染性疾病。在1988年-1998年的十年間,自閉症病例暴增了將近300%,美國自閉症患病率甚至高達150分之一,人們都在尋找這種幾乎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的病因。
就在這時,1998年2月27日,一位倫敦胃腸病學家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聲稱自己找到了自閉症的病因:麻疹、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聯疫苗(MMR)!
並且,他的數據第二天就被刊登在素來以審稿嚴格著稱的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媒體沸騰了,紛紛以《我們找到了抑制自閉症的方法》或《自閉症元兇顯現——原來是疫苗》等類型的重磅標題報道,公眾深信不疑,將矛頭指向了藥企與政府。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名利雙收。
但這樣石破天驚的結論的根據是什麼?刊登於《柳葉刀》的文章這樣解釋的:裡面講述了英國皇家自由醫院( Royal Free Hospital of London)兒童腸胃科收治 的12名患兒的情況。這些孩子因為消化功能紊亂前來就診,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所有人都有舉止問題,其中9名患有自閉症。9人之中,有8人的症狀都是在接種 MMR疫苗後出現的。
韋克菲爾德在這些患兒的消化道都發現了由於疫苗注射而產生的無害病毒,於是他進行了猜測:麻疹疫苗中含有的病毒在腸道內繁殖並引發炎症,病毒蛋白質穿過受損腸壁, 通過血液循環後到達腦部, 繼而導致自閉症症狀。
不過,要證明疫苗與自閉症之間存在必然聯繫,就要識別出引發自閉症的病毒蛋白質、確認自閉症發生的相關分子學機制。他僅僅只是做出了猜測,相當大膽的猜測,根本不想他對記者所說「找到了自閉症的原因」。而隨後進行的大量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韋克菲爾德的結論是有問題的:完全無法證明麻疹疫苗會導致自閉症,甚至連證明麻疹疫苗與腸道炎症之間的關係都不行。
韋克菲爾德
不過此時,向科學家與專業人士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已經不再是韋克菲爾德的首要任務——因為大眾已經深信不疑,他也已經成為了大紅人。他在四處宣傳麻疹疫苗的危險性,四處煽動群眾,許多政客開始巴結他,以利用熱點話題求得選票。
雖然他的觀點無法自證,但也極難證偽,這導致他的所謂「研究」為全世界的疫苗接種帶來了長遠的不可恢復的影響。2003-2004年,以英國為例,原本92%的疫苗接種率驟降至80%,在部分區域甚至跌破了60%!!!數百名兒童罹患麻疹,而他們本來是可以健康生活的!!!
最終,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在英國被吊銷了醫療執照,但他不在乎,繼續在全世界招搖撞騙,為自己謀求利益,絲毫不管因為他罹患麻疹的兒童。韋克菲爾德不過是一個無恥的投機商和騙子,他的最主要論據「大部分自閉症兒童總是在接種麻疹疫苗後發病的」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麻疹疫苗的接種時間與自閉症的顯現時間相同!
到這裡,一切都明了了,不要讓孩子因為你的無知,遭受無妄之災。不過到最後,科學家們和藥企們也需要反思:為什麼他們的話還不如投機倒把的小人有用?不要一味的責怪民眾,他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
讓-弗朗索瓦·薩呂佐, 疫苗的史詩:從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殤.
愛滋病是不是醫源性疾病?, 病毒學, 2000年第4期.
英國皇家學會2000年9月11日會議報告, 英國, 英國皇家學會, 2000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