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共話AIT治療 | APAAACI2019

2019-09-09     醫脈通呼吸科

醫脈通導讀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APAAACI2019學術年會於9月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內外從事該領域的諸多專家、學者和同道共聚一堂,就變態反應領域的診斷和防治最新進展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會議期間,醫脈通就過敏性疾病的變應原免疫治療(AIT)的相關內容採訪了各位專家,下面呈現精彩內容。

AIT是變態反應學特有的治療方法,到目前為止是唯一一個針對病因的特異性的治療方法,AIT能夠控制症狀,減少對症藥物的使用,減少不良反應,而且能抑制變態反應疾病的自然進程,停藥之後有長期療效,早期應用可預防出現新的致敏疾病。

過敏性疾病的精準治療——AIT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王良錄教授指出,目前免疫治療的安全性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無論是注射給藥還是舌下含服的方式都可能引起患者過敏,我們期望在提高劑量和療效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隨著生物學技術的提高,一些免疫佐劑的應用,合併使用奧馬珠單抗,以及一些新的治療方式的使用為AIT的更廣泛應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目前,這些探索尚處於臨床實驗階段,不過帶給了我們希望的曙光。

北京協和醫院支玉香教授提到:相對於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對過敏性鼻炎或者過敏性哮喘患者給予對症的治療,變態反應科針對過敏原進行AIT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樣是過敏,過敏原很可能不同,甄別過敏原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這便是現在大家公認的精準治療。

目前,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而且上升的幅度很大,值得關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陳壯桂教授提到,以前國內外指南均認為藥物治療失敗後應選擇AIT治療,隨著認識的深入,2015年後,越來越多的專家強調對過敏性疾病應早期脫敏治療,進行早期干預,阻止疾病自然進程,以減少對症藥物使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那麼,我國地域遼闊,引起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有所不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賴荷教授指出:目前主要還是室內的過敏原比較多,塵蟎是室內主要的過敏原。因蟎蟲更喜歡濕熱環境,蟎蟲分布受溫度和濕度影響,華南塵蟎會更明顯,東北地區稍微少一些。北京地區因為冬天使用加濕器蟎蟲較多,而廣東一年四季都很多。過敏原檢測結果是指導AIT的應用依據。每個過敏原閾值不同,過敏原達三級以上的檢測結果90%為雙蟎陽性(屋塵蟎與粉塵蟎),而這個級別以上往往才有臨床表現。

SCIT更具優勢

AIT分為皮下注射免疫療法(SCIT)與舌下含服免疫療法(SLIT),分別為皮下注射給藥和舌下含服給藥方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郭胤仕教授提到:無論兒童或成人,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主要是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除常規的對症藥物治療外,都適合選擇特異性免疫治療。舌下脫敏相對方便,可實現患者在家自用,但總體療效不及皮下注射。對於條件許可的人,應優先選擇皮下注射,可在醫務人員監管下,實現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評估和指導。同時,由於患者缺乏相應的知識,舌下脫敏治療的患者依從性不好,大多數在家不能堅持治療。

近年來,隨著過敏性疾病患者越來越多,變應原免疫治療亟待提高,規範化治療可以更好地讓患者獲益,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免疫治療中心有助於實現AIT的規範化,北部戰區總醫院魏慶宇教授是煙台門診SCIT中心主任,他們通過建立免疫治療中心實現了對過敏性疾病規範的治療與管理,減少免疫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或不良事件的發生。與不規範的治療藥物相比,標準化疫苗通過計算出體內注射的有效蛋白量,使免疫治療更加精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王學艷教授給大家講述了一個患者的故事:一位過敏性鼻炎患者,一直被誤診為感冒,長期使用激素、抗生素治療不見好轉,最後發展成哮喘、肺氣腫、肺心病,以至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看病耗盡家庭儲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負擔。到京治療後,過敏原檢查結果為污塵蟎和粉塵蟎過敏,對證治療後,進行脫敏治療。治療6個月後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的症狀明顯減輕。治療1年內,經過規範的變應原免疫治療,恢復了工作生活能力。隨後,患者堅持使用阿羅格雙蟎脫敏製劑3年,症狀得到有效控制,能從事一般體力勞動,維持正常人生活。因此,診斷過敏性疾病時詢問病史很重要,對於吸入性過敏患者,可採用特異性免疫治療方法。明確過敏性疾病病因後,應儘早治療,避免發展成嚴重不可逆疾病。

瀋陽軍區總醫院林小平教授指出:治療過敏性疾病有四個策略,既預防過敏原,針對症狀治療,教育患者與重要的變應原免疫治療,後者主要為SCIT。目前臨床醫務人員對免疫治療的機制、療效和安全性掌握不足制約AIT在臨床的應用。世界衛生組織要求,過敏性抗體等級在二級以上才可實施免疫治療。相關醫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不良反應指征,免疫治療開始後需觀察半小時,以保證免疫治療的安全有效。此外,醫務工作者需加強患者教育,使之認識到免疫治療可減輕臨床症狀,減少藥物用量,提高生活質量,防止新發過敏疾病等優勢。進而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

多學科診療模式(MDT)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邱前輝教授指出:AIT是過敏性疾病中很獨特的治療方式,實施AIT治療涉及多個學科疾病。MDT可融合不同學科知識有利於患者的診治,應用於AIT治療,可方便患者就診,節省時間,有效減少治療費用。通過MDT,可以向更多醫務人員普及AIT治療流程,提高AIT治療水平,及對不良反應的處理能力。

隨後,解放軍總醫院王洪田教授對AIT的未來進行了展望,他提到過敏性疾病屬於現代流行病,將來能不能靠打一支藥預防過敏,就像接種結核菌素進行預防結核病一樣。比如針對蟎蟲過敏的患者,通過活疫苗或組分疫苗來預防過敏,可能是非常好的發展方向。而且使用標準化變應原疫苗是變應原免疫治療脫敏的關鍵,若使用非標準化的疫苗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嚴重不良反應。雖然現在國家標準化進程比較緩慢,但無論皮下注射或者舌下含服,標準化疫苗均能促進過敏性疾病治療的進步和發展。

最後,默克公司Allergopharma營運長(COO)Uloff Muenster指出:默克公司在七十年代初研發出第一款治療過敏性鼻炎與過敏性哮喘的皮下免疫蟎蟲產品。八十年代研發出可定量檢測變應原的新方法,使醫生診療更加精準。隨著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等挑戰,使過敏很難自然消失,在很多工業國家,過敏性疾病迅速增加,我們必須採取措施,特別是針對孩子,讓他們早期接受免疫治療,可幫助他們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5OYFm0BJleJMoPM3v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