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溫暖一座城】靖邊有這樣一個人,做好事做上了癮……

2019-11-11   靖邊新聞


每天打開手機朋友圈,總會看到這樣的暖心的信息:「已順利歸還失主,為好心師傅點個贊」。

發信息的叫袁慶,他是靖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一中隊的一名普通協警,也是靖邊「的哥的姐愛心社」發起人。在靖邊,提起「的哥的姐愛心社」人們總會翹起大拇指,因為有3萬多群眾就是「的哥的姐愛心社」的直接受益者。

「匯聚愛心正能量」

在當協警之前,袁慶其實是一名計程車司機。

那是2014年,筆者剛好乘坐他的計程車,看到操作台放兩部嶄新的蘋果手機,出於好奇,筆者問:「師傅怎麼會同時買兩部蘋果手機?」他說:「都是乘客丟下的,正要歸還失主」。

那一刻,筆者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刮目相看,便特意加了他的微信,因為那時市民有一個共識:只要在計程車上丟了東西基本就等於石沉大海了,何況是兩部價值數千元的蘋果手機。

袁慶說自己在當計程車司機時就有一個樸素的心愿: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改變計程車行業的風氣,以前計程車司機撿到東西要不據為已有,要不隨意扔棄,大家既沒有歸還的意識,也沒有歸還的平台。於是他就成立了「的哥的姐愛心社」失物認領平台,方便計程車和乘客之間的對接聯繫。

在他的帶動下,靖邊縣300名計程車師傅全部加入愛心服務社,他們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城市愛心正能量。

「做好事讓我上了癮」

人常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堅持一直做好事太難。

袁慶在這條路上,其實也遇到過很多困難,首先遭到了家裡人反對。他的父母和妻子埋怨袁慶不好好專心跑車賺錢,幾乎把時間浪費在幫別人找東西上,每天就睡兩三個小時覺,養家餬口不說,萬一身體垮了怎麼辦?

袁慶說,那幾年他常常跑車跑到凌晨兩天多,回來後再在平台上發布各種失物丟失認領信息,最多時一天發過20多條信息,白天跑車時還要抽空幫失主找東西。他說,其實最累的不是身體,而是無處訴說的委屈和誤會。有的計程車謾罵他是為了賺取感謝費,有的失主冤枉他自己拿了那些沒有找回的東西,有時千辛萬苦幫人家歸還了東西還沒有半句感謝的話……

說起這段經歷時,袁慶眼裡全是淚花。

儘管如此,90後的小伙子袁慶依然豁達地說:「做好事讓我上了癮,每次看見別人丟了東西焦急的樣子,還是控制不住想幫人家找回來。」

同事們都說他這種「上了癮」的情結其實來源於他內心根植的善良。

「愛心的蛋糕」越做越大

因為他的善舉和堅持。2017年,靖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一中隊將袁慶吸納為一名臨時協警,讓他藉助交通管理平台,服務更多的群眾。在大隊指揮中心、城區各派出所和計程車駕駛員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這塊「愛心的蛋糕」越做越大,他和他的「的哥的姐愛心社」已成為人民交警為民服務的響亮品牌。

幾年來,他通過愛心服務社,藉助交通管理平台,為靖邊廣大市民找回30餘萬元現金、五千多部手機、價值6億多的各種票據、15台筆記本電腦、1部高檔相機、大小皮箱、鑰匙、各種證件達幾萬件,幫助了十幾個家庭勸回慪氣逃走的少年和尋回走失老人…….

他和他的「的哥的姐愛心社」已成為這座城市最美麗的風景。

用愛點亮失主回家的路

去年的臘月二十幾,交通管理平台接到西郊派出所的電話:一個來靖邊出差的外地人報案稱丟了錢包,裡面裝有各種銀行卡身份證,20多萬的票據,2部蘋果X手機,價值2萬多的手錶,還有2000多現金。如果找不到錢包,失主連一張回家的火車票都沒法買。

接到任務的袁慶一刻也不敢耽擱,他知道失主焦急回家的心情。但人海茫茫,僅靠有限的信息,真是大海撈針,無從下手。袁慶連續一周不停的走訪排查,挨個排查飯店、商城、以及公共自行車站點的視頻監控。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一家火鍋店找到了錢包,原來失主酒醉解手,自己將錢包丟到了飯店附近,被好心的服務員撿到保管。

失主姓崔,在筆者電話採訪時,他依然心懷感激地說:「靖邊人實在太好了,他們用愛心點亮我回家的路,我要專程再來靖邊給好心交警送上一面錦旗,這是我一輩子遇到最感動的事情,靖邊交警是我朋友圈裡永遠都要珍藏的朋友!靖邊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一座城市!」

袁慶和他的「的哥的姐愛心社」的故事還有很多……

袁慶曾經幫助一位正在當地施工的失主完好無損地找回了6億多的鐵路工程票據。6億多的票據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袁慶說這只是一個小小善舉,我們每個人都代表著靖邊形象,交警和計程車更是城市的窗口,我們要給靖邊人增彩。

今年7月份,一位男士在計程車后座拉下十萬元,因為找不到有效線索,失主都已心灰意冷,但是他依舊堅持,通過地毯式的排查最終幫失主找回10萬元巨款;他徵得中隊同意,曾深夜動員60多輛計程車幫一對年輕的夫婦找回了走失的孩子;他發動60輛計程車無償為綏德災區幫忙轉運物資,救助災民……

溫暖一座城市的火把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詮釋了新時代交警的精神風采。在靖邊縣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一中隊的會議室牆上掛有200多面錦旗,那是來自群眾真誠的感激和敬意。面對這些褒獎,袁慶說:「一面錦旗是一份肯定也是一份責任,我們做的就是服務行業,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基本義務和責任。」

憑著這份情結,他在協警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交通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有人曾問他「在交警大隊一直是協警,有前途麼?」

他回答:「我熱愛這份工作,熱愛這份職業,能為群眾換回損失,能為他們奉獻自己的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有人說他就像一盞溫暖的火把,點亮了一座城,更溫暖了一座城。

作者:樊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