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已到,雲南野生菌私享宴的應季當時,鮮美難擋

2020-06-17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原標題:雨季已到,雲南野生菌私享宴的應季當時,鮮美難擋

雨季已到,雲南野生菌私享宴的應季當時,鮮美難擋

BY小企9999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松茸,雞樅天下揚名。事實上,在祖國的大西南,高山深峽,盛產可供食用的菌子,特別是雨季,蘊育數月的菌子們蓬勃生長,帶動各族人民同享菌子盛宴。

除了馳名的松茸,還有青頭,牛肝,乾巴菌等許許多多好吃的菌子。有幸在西南吃過兩頓菌子宴。那眾多山珍匯聚一鍋,鮮美難擋的記憶每每想起,便口水漣漣。

都市之中,原本像在雲貴川那樣饕餮一頓菌子宴很不容易。好在托現代物流和冷鏈的福,千萬里外的人們也終於有機會一飽口福。瑞景商場堂宴隔壁那家就很不錯。而且,因有米其林餐廳經歷的廚師團隊加盟,菌子宴既保留了部分西南地區原生態的粗獷,也有精細化的製作。吃法更豐富,出品更美觀,可以吃得更潮更滿足。

閒話不多少,且看真章:

雲南野生菌山珍鍋:所有的菌菇宴的重頭戲都是群英薈萃的菌子湯,老母雞打底,加上雞樅、白牛肝、猴頭菇、青頭菌熬制,再搭配松茸、大紅菌、竹筍、天麻,在大石鍋中煮夠15分鐘,掀開極富雲南特色的草帽鍋蓋,飄著明亮雞油的湯帶著各種菌子緩緩翻滾。

迫不及待打一碗嘗嘗看,那種鮮味陣陣襲來難以言表,菌菇清甜鮮美,入口油的滑膩軟嫩,有的脆嫩爽口,味道迷人。

版納昆蟲三拼:蜂蛹、竹蟲和螞蚱三種炸酥的昆蟲形態各異,尤其是竹蟲和螞蚱,形狀栩栩如生,但是去過雲南並且壯起過膽子嘗過的傢伙一定都跟我一樣,可以抱著那碗吃個不停。要我描述其實跟用花生米下酒差不多,不過人家可是帶肉味的哦。

雲腿北風菌:雲南火腿也是《舌尖》等美食節目力捧過的美味,其味咸鮮悠長;北風菌恕我見識不足,以前沒吃過,感覺跟曬乾後泡透的茶樹菇有點像,吃起來脆中帶有韌性。

蔥油核桃:鮮核桃的爽脆清甜搭配蔥油後,清香宜人,油潤爽口。

油雞樅拌冷麵:油雞樅是許多雲南人家常年儲備的妙物,不管用來炒菜或者拌面拌飯都特別香,這份拌面別出心裁的使用冰鎮過的涼麵,入口冰爽,越嚼越香,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在這樣的悶熱暑夏吃,特別舒服。

銀芽虎掌菌:虎掌菌寬厚紮實,燉湯有特別的香氣。掐頭去尾的豆芽菜與切絲的虎掌菌黑白分明,混合炒制吃起來竟是完全不同的味覺觸覺體驗,請原諒我的詞窮,一定要吃過才知道。

青頭菌配日式和牛:釀入肉茸的青頭菌兼具山野之趣與俗世之美,有類似筍燒肉的逸趣,搭配脂肪豐富的牛肉,一定會讓肉食動物們吃完有意猶未盡的感嘆。擺盤相當現代美觀,如果出品溫度再高一點堪稱完美。

油淋乾巴:雲南空氣濕度小,牛肉風乾後可以保存特別久,就像火腿一樣,腌制過的牛乾巴有別具一格的醇香。油淋的做法恢復了肉纖維的部分口感,吃這個如果整片夾進嘴裡嚼我覺得有點暴殄的遺憾,最合適用手順著肉纖維撕著吃,一片可下一碗酒。

鍋貼乳餅配黑松露:黑松露是時下廚師們的新寵,珍貴且據說有豐富的營養。對於這道菜,我更願意用買櫝還珠的心態盛讚托底的乳餅,極具雲南風情,煎過的乳餅蛋白質豐富卻不甜膩,蘸石板盤邊的混合調味粉,簡直太棒啦!

諾鄧火腿炒乾巴菌:乾巴菌稀罕難得,如果逛過雲南雨季的菌子市場,你會發現這種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皺巴菌子才是當地人心目中的貴族。其味濃郁搭配火腿絲炒制,符合袁枚「味濃者配濃」的思想。

火腿干椒牛肝菌:牛肝菌體型肥厚,肉質滑嫩,在雲南是常見的家常小炒,搭配帶肥膘的火腿和紅椒增色增香。估計廚師考慮到大多數福建人的耐辣能力,下手悠著點,算是做到老少咸宜了。

香煎銀鱈魚配傣味汁:有過米其林餐廳經歷的廚師一定非常重視擺盤,食材的選擇和應用也帶有國際眼光。鱈魚鬆露醬的搭配西式餐廳常見,但搭配松仁辣椒和油酥薄荷葉的粉末吃可就不尋常了。

五穀豐登:我去過幾次雲南,深深體會過那片紅土地的神奇。雲南出產很多小品種食材,如金土豆,黑花生,糯玉米,品質之優令人驚嘆。這一份看似尋常的雜糧中那玉米的糯性就非常棒。

山珍湯騰衝餌絲:石鍋巨大,因此主菜菌菇雞湯分量超大,每個人喝好幾碗後再加雞湯再煮,出品依然優秀。酒過三巡菜過N味後服務員端出餌絲,淋上菌菇湯也是美味。特別是那餌絲,滑溜但比一般的粗米粉有著優秀得多的嚼頭,吃著吃著我突發奇想,把湯喝完,留下餌絲拌入蘸雞塊的蘸水,再加炸酥的蜂蛹竹蟲吃,妙不可言!

喜歡甜品的女士一定會對這碗金耳羹表示滿意。

這下好,我會推薦他去嘗嘗這家「慶•雲南野生菌私享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1qwwXIBiuFnsJQVEk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