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宏大的古城——固陽大烏蘭古城

2019-07-12   包頭網

 2015年 3 月 22 日,我走進了位於固陽縣轄域內的一座近乎兩千年的神秘古城,西斗鋪大烏蘭古城。初訪古城,我沉浸在激動和歷史的猜想中。撫摩著神秘的城牆砌石,凝望著蜿蜒迴環的神秘城牆,我似乎有了一種預感,為了強化這種預感,我多次走進古城,我試圖解讀這座神秘古城。

這是一座沒有記憶的古城。不知其年代,不知其用途,不知其主人,不知其曾經發生的事情;沒有記載,沒有故事,甚至也沒有口頭的傳承。在凜冽寒風的古城中,我的目光,伴隨迷惑和疑問尋覓可能解釋的信息。

這是一座建築隱秘的古城。古城隱秘在一個幽深的山坳里,從東南西北任何一個方向觀察都是起伏的山巒,很難發現這裡曾經的輝煌,只有進入山口舉目四望,或者登臨山頂極目遠觀,才能感覺到這裡的隱秘和曾經的喧囂。

這是一座建城面積巨大的古城。古城東西約 3 公里,北城牆約有4 公里;古城南北寬處約 1.5 公里,面積約 5 平方公里。就建築面積而言在包頭轄域內是最大的,甚至在內蒙古地區也是少有的。我二訪古城,沿城牆行走 4 小時,只行走了北城牆的二分之一。這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城。古城依山勢而建,如一片橢圓形樹葉,北高南低,城牆延四周山體險峻蜿蜒環合,中間平坦並有起伏,兩條水溝源古城西北、東北流經城中,從南城門流出,水流沖刷形成古城唯一進出口通道。城牆修建就地取材,石片石塊砌成,牆基寬 1~2 米,殘高米。站在山頂和城中都可遙望城牆的規模。



大烏蘭古城南牆

這是一座建築結構森嚴的古城。四周山體險峻環合,城牆威嚴橫臥,延城牆外側在各個方向建 8 座 望台,雖已坍塌,但可以看出使用多年的痕跡。古城正南是唯一進出口,並在東西兩側山頭各建 3 個共6 座崗樓,給人戒備森嚴的感覺。

這是一座留有神秘建築遺蹟的古城。在城北山下有數座半圓形、圓形和方形石牆遺蹟,其中半圓形石牆遺蹟橫切面向南。西邊山坳兩座牆垣遺蹟極為清晰,直徑十數米,似古代游牧民族居住遺址。還有似古墓型石堆遺蹟數座,似古井遺蹟數座。在雨水沖刷而成的溝道里,有古代人曾經的生存遺物,我找到了一些古代的動物骨。在城牆的外圍還有一些圓形的石牆遺蹟。

這是一座通達四方的古城。古城突兀在固陽廣袤的田野,曾在浩瀚的古代蒙古高原漠南草原上。城南距秦長城 3 公里,且水系發達;城東南坦途約數十公里便進入昆都侖古道,穿越陰山可進入古代秦漢五原郡治所在地即現包頭市區;城西南數十公里可達陰山另一通往古代五原的古道哈德門溝古道;城西北東北均可暢達古代漠北草原。

這是一座跨朝代修建過的古城。延著城牆行走,感覺城牆砌石有明顯的不同時代修建的痕跡,更為遠古的城牆長滿雜草和石苔。近百年修建的石牆,工藝明顯粗糙。

這座神秘的古城,留下了太多的猜想空間。站在古城至高點,我猜想歷史:這座沒有記憶的古城,只因為「沒有」,沒有秦磚漢瓦,沒有陶器瓷片,沒有銅錢古幣,其實告訴我們一個「有」的信息,這裡絕非中原文化的延伸,而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遺存。最早的建造時間經考古專家分析應該在秦漢時期。



大烏蘭古城城牆

如此巨大古城的建築規模和建築工程,如此戒備森嚴和隱秘的古城建築結構,絕非民間力量可以完成,非國家的力量不可以完成。如果是秦漢時期某匈奴帝國的都城也未嘗沒有可能。

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中建造古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思維和考量。這裡曾經的故事絕非小人物的故事。

這也許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一個神秘的發現,是對中國歷史的一段未知的補充,如果考證古城驗證了猜想,固陽這片廣袤的土地,也許將會是新的輝煌。

來源:老方帶你游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