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動系統的目的是使運動中的車輛減速或停止,或防止停放著的車輛發生移動。如果制動系統工作不良,會導致車輛不能減速或停止的危險情況。
所以我們今天的主角兒「制動液」,在制動系統中扮演了一個「灰常」重要的角色!
車輛制動系統車輛安全系統,制動液性能的好壞對車輛行駛安全至關重要,所以制動液需要有如下特性。
汽車在行駛中的制動比較頻繁,制動鼓(盤)的溫度不斷升高,如使用沸點較低的制動液,常會在管路中沸騰,產生氣阻導致制動失靈。因此制動液的蒸發性要低,且不易在高溫下汽化。
制動液需在各種條件下都能及時傳遞壓力,並同時使傳動機構中的運動部件得到一定的潤滑。所以,制動液需要保證高溫時有一定粘度而不至於過稀,還要在低溫下有的一定的流動性而不至於粘度過高。
制動液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與空氣接觸,空氣內含水分,而制動液又極易吸水,所以隨著車輛使用時間的延長,制動液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存在水分。制動液需要在有少量水分的情況下,依然能形和制動液均勻混合,不產生分離和沉澱現象。
制動液長期與金屬相接觸,不能因氧化而產生膠狀物和腐蝕性物質,或因腐蝕而變色,甚至形成坑點。所以制動液的化學性能也很重要。
制動液對橡膠件不應有溶脹作用,否則會使其失去應有的密封作用。
制動液一般是根據沸點的大小來分類的,那是因為制動液的沸點越高,代表性能也好。如DOT3/DOT4/DOT5。(DOT是美國聯邦政府運輸部的簡稱,是一種車輛安全標準。)
註:更換時根據維修手冊或制動油壺蓋上的提示選用合適的制動液。不同標號的制動液不能混用,混合使用不僅不能達到制動液本身工作效率,嚴重時會造成制動液提早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