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庭校合作 共育法治人才
——最高法六巡第五批法律實習生培養側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
編者按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法學教育、法學研究與法律實踐的交流,六巡專題研究、統籌謀劃庭校合作事宜,積極推進與西北五省區法學院校的工作對接,共同推進法治人才培養。第六巡迴法庭第一副庭長何莉先後到西安交通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走訪,深化庭校合作,夯實法治人才培養基礎。六巡還通過庭審進校園、座談研討、實習生培養、法律研修學者司法實踐、互邀授課、聯合黨課以及編寫案例教程等形式,拓寬了庭校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六巡與西北地區部分法律院校簽訂合作協議
選拔輸送實習生到六巡實習鍛鍊,共同培養法治人才一直是庭校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19年3月,40名來自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法律實習生來到位於西安市航天中路389號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司法實踐學習生活。經過六個月的鍛鍊,第五批法律實習生順利完成法律實踐鍛鍊。
六巡先後從法律院校接收六批實習生
總結回顧第五批實習生培養工作,對於繼續做好第六批法律實習生各項工作,深化第六巡迴法庭與法律類高等院校合作交流,共同推進法治人才培養具有積極意義。
從優選拔,集中培訓,儘快轉換角色
在法學院校選拔推薦的基礎上,六巡不斷完善實習生接收考核機制,引入面試環節,主審法官、綜合辦負責人直接面對面與實習生交流,全面掌握實習生綜合素質,在第六批實習生接收中還增加了筆試環節(一道案例分析題、一道公文寫作題),爭取將思想品行良好、法學功底深厚、實習意願強烈、人崗匹配度高的學生引入六巡培養,讓其在司法實務崗位中得到充分鍛鍊。
第六批實習生接收筆試現場
實習生們來到六巡實習的第一天,綜合辦即對他們進行了專題實習輔導。主審法官楊卓從個人成長的角度,指導同學們要在實習中培養良好意識,嚴守工作紀律、善於理論聯繫實際、端正實習態度、鍛鍊團隊協作能力,立志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綜合辦主任馬淵傑還結合六巡工作實際,手把手傳授工作經驗和技巧,幫助實習生儘快轉換角色,進入實習工作狀態。
實習生指導老師代表、六巡主審法官楊卓結合司法實踐和自身審判經歷,為實習生們做了精彩的培訓報告
綜合辦主任馬淵傑結合六巡工作實際,對實習生和部分同志進行培訓
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強化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
在注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六巡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德法兼修」要求落到了實處,注重強化實習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司法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把司法職業道德培養擺在了突出位置。實習生在實習期間,與六巡幹警一同參加黨建團建活動,參加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得到加強,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得到提升。
綜合團隊實習生參加綜合辦黨小組集中學習活動
綜合團隊杜鵬同學說:「實習工作使我切身體會到當代青年為何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如何去講政治,和六巡老師們一起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和主題教育,堅定了政治立場,提高了政治覺悟,思想上收穫巨大。」胡瑜團隊彭慧秀同學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認識到司法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司法為民與公正司法。」駱電團隊的楊丹鳳同學說:「政治學習使我學到了黨的優良傳統,提高了政治修養,堅定了理想信念,更進一步體會到了『六巡人』司法為民的初心與使命。」
多崗位實習鍛鍊,培養司法實務能力和綜合工作能力
在考察、筆試、面試的基礎上,結合個人意願,六巡將實習生分配到審判團隊、訴服團隊和綜合工作團隊進行實習培養。
在審判團隊,實習生在主審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指導下,協助參與案件辦理,鍛鍊司法實務工作能力。書記員崗位看似普通,卻能培養實習生嚴謹的工作作風。丁廣宇團隊白佼同學說:「在學生時代,犯錯是被允許的。但在六巡,一個微小的差錯便會對當事人和司法的權威產生不良影響。整卷、編碼、歸檔、退卷等每一個環節,看似枯燥,卻能培養法律人的基礎品格。」
李緯華團隊李曉同學說:「書記員崗位不僅能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還鍛鍊人際交往和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工作中只有靈活與原則兼備,才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而又不失法律本色。」
在訴服團隊,實習生在訴訟服務窗口直接面對當事人,接受群眾工作和司法工作的雙重鍛鍊。訴服窗口的刑事接訪不同於一般的登記與立案,而是實實在在的接談——直面刑事申訴案件的當事人。曾朝暉團隊卜晨曦同學說:「以前覺得做群眾工作離自己很遠,通過接談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以人民為中心』,活生生的案例遠比課本更能啟發人,教育人。」不僅如此,立案窗口的工作還培養實習生理論聯繫實際,鍛鍊他們的法律職業思維。
訴服團隊石陽同學說:「立案窗口使我接觸到大量真實案例,幫助我不斷鍛鍊和培養自己的法律職業思維,通過案例生動還原裁判思路、法律解釋方法、邏輯推理過程、裁判文書製作經驗,使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法律職業技能。」
在綜合工作團隊,實習生全方位接受黨務政務能力培養,提升司法實務和綜合工作能力。綜合團隊張進、趙之見、林宏偉、杜鵬四位同學不僅承擔了大量綜合工作,做內勤、整會務、編微信、搞接待,還參與審判管理等工作,幾個月下來都有了不小的進步。在承擔綜合工作之餘,他們還分別參與到審判實踐鍛鍊中,獲得了業務、綜合「跨學科」鍛鍊。他們一致表示:「綜合團隊的鍛鍊極大地培養了我們的綜合分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寫作能力、法律綜合素養得到了很大提升。」
實習生通過立案窗口鍛鍊、書記員以及綜合團隊等多崗位實習鍛鍊後,最終會參與案件辦理,但主審法官會在每一個環節進行督導,隨時糾偏。
實習生趙之見正在書記員崗位查驗當事人身份
陳紀忠團隊黃壬姿同學在參與獨立辦案後說:「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實務操作與學習理論知識的差異,同時更加敬佩在法律實務一線奮鬥的工作人員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王濤團隊王沛同學在得知自己可以協助撰寫承辦人意見時,內心充滿了畏懼和惶恐。「別怕,好材料都是改出來的,你有了想法就先大膽寫出來,有我和王審給你把關。」法官助理陳明給王沛打氣。過程中,王濤和陳明都給予王沛最及時細緻的指導意見,從論述角度到邏輯結構,從遣詞造句到標點符號,一點一點剖析講解,讓王沛從中不斷得到成長和提高。陳明還把自己以前製作的閱卷筆錄手稿拿給王沛學習,手把手交給王沛「壓箱底」的功夫。
對於六巡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楊弘磊團隊左志丹同學深有感受:「六巡老師們崇高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讓我深深折服。他們常常為了讓一個觀點更透徹反覆修改審理報告和裁判文書,多次召開合議庭會議。我常想是什麼原因讓老師們對法律職業如此熱忱呢?一次合議就要結束了,劉小飛老師望著大家說:『我們再組織一次詢問吧,這是當事人最後一道救濟途徑了,我們一定要慎重!』」
「六巡老師們孜孜以求的求知慾更讓我欽佩。」華偉團隊崔佳同學說,「在遇到疑難案件時,他們大量翻閱法條、仔細研讀相關資料文獻,加深對新問題的洞察力和把控力。指導老師經常給我們發送最新的法律解讀及典型案件剖析,時刻提醒我們作為法律人應保持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潮流。」
第五批實習生趙之見、艾博、吳騰、彭慧秀在總結大會上發言
總結提高再出發
經過六個月的多崗位實習鍛鍊,40位實習生同學順利完成了在六巡的實習生活,即將以嶄新的面貌返回各自學校。
談及總的實習感受,劉小飛團隊的楊喬雨同學說:「通過實習熟悉了法院的審判工作流程,初窺了我國司法工作的現狀,對案件審理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對法官職業的崇高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三個經驗豐富、風格各異的法官在討論有爭議的案件時,分別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在觀點的碰撞中,彼此說服、彼此融合,最後得出審慎的結論,他們的人格魅力和司法素養將始終指引我今後的人生道路。」
劉平團隊申小豪同學說:「曾經大揮斥方遒的純理論性案例分析,從進入六巡的第一天起就成了真刀真槍小心翼翼的法治實戰。六個月來我比以前更確切和深刻地理解了法律是怎樣調整社會關係,好的判決是怎樣將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能夠有幸成為六巡實習生的一員,驕傲亦忐忑。」
王東敏團隊徐靜同學說:「每一份判決、裁定都是法官心血的凝結,背後還有法理與情理的融合。法律看似無情,卻在各位法官的傳遞下充滿溫情。在與老師們的交流中,我學到的不僅僅是法律知識,更多的是他們對公平正義的捍衛、對法律工作嚴謹負責的態度,這些品質將時刻影響、激勵著我,讓我終身受益。」
庭校領導和師生與第五批實習生合影留念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兩年多來,六巡已接收法律實習生五批,順利完成140余名法治人才的司法實踐培養。每六個月,都會有一批優秀的法科學子到六巡接受實習實訓。他們給六巡注入青春和活力,奉獻智慧、力量和汗水,六巡為他們提供參與司法實踐的平台,讓他們在追求法治夢想的路上獲得更多知識與技能,堅定法治信仰,守護法治底線,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法治人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
作者:朱建偉 攝影:王佳星 | 編輯:陳麗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xgYcG0BJleJMoPM__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