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侵襲4艘航母,美軍在太平洋無航母可用;軍事專家:美軍加強偵察力度,希望地盤不丟,威懾力猶在

2020-04-08     華商連線

美國的外交政策有個重要特點就是「手握大棒」,而航母無疑就是大棒的鮮明體現。這一點在美國的影視作品中也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的航母在哪裡?」每當世界各地發生了與美國利益衝突的事件,片中的美國總統總會這樣發問。如今,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11艘航母中,原派駐太平洋的5艘航母已有4艘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還有一艘處於大修中,這意味著美國在太平洋已無航母可用……

停靠在關島基地的美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該如何阻絕新冠病毒繼續登船,進而影響全球戰力布局,已成為五角大樓最頭痛的問題。美軍航母戰力在太平洋的暫時退場,將對亞太局勢有何影響?美軍會如何應對自己的戰力缺失?4月8日,華商報記者連線知名軍事專家、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

至少167名官兵確診

「羅斯福號」連累代理海軍部長辭職

「羅斯福號」航母是美軍近來第一艘發生海軍染疫的軍艦,也是第一艘感染人數破百的軍艦。3月24日,正在南海與菲律賓海一帶巡弋的「羅斯福號」首次傳出疫情,共有3名海軍官兵確診,隨後被送往關島隔離。儘管有「鑽石公主號」郵輪今年2月在日本橫濱港群聚感染的先例在前,但美軍對擁有近5000官兵的「羅斯福號」仍採取「原船隔離」作法。

艦長克羅澤今年1月在羅斯福號甲板接受媒體訪問

為遏制新冠病毒在「羅斯福號」上的傳播,以及究竟該如何安置艦上官兵,「羅斯福號」艦長布雷特·克羅澤向海軍高層發出求救信,呼籲儘快讓船員下船登岸隔離檢疫。這封求助信被美國媒體曝光後引發廣泛關注。美國海軍雖然最後同意讓船員登岸,但海軍高層認為克羅澤應對疫情不專業,有損美國海軍甚至美國政府的形象。隨後,美國代理海軍部長托馬斯·莫德利宣布解職克羅澤。此後,莫德利還親自前往停靠在關島的「西奧多·羅斯福」號上,向船員們「訓話」。據美國媒體披露,莫德利在講話中對克羅澤破口大罵,稱其「天真」、「愚蠢」、是個「叛徒」,消息傳出後引發爭議。

代理海軍部長莫德利宣布辭職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7日發布一則推特,再次將「羅斯福號」航母的染疫爭議推上新聞焦點。因為埃斯珀證實他已接受莫德利的辭呈,總統也已經批准。莫德利在辭職聲明中,對整個海軍道歉,也再次為批評克羅澤而道歉。

於是,此事不僅「折損」1個航母艦長、1個代理海軍部長,以及至少167名官兵確診外,「羅斯福號」航母目前也已暫時停泊關島基地。雖然這艘航母還保留最低執勤人力,但在大批官兵都登岸隔離之際,也等於宣告暫時處於「戰力之外」。

四艘航母出現疫情

包括美軍現役最資深的「尼米茲號」

除了「羅斯福號」之外,美軍現役其他10艘航母中還有3艘出現確診病例。包括在日本靠港的「里根號」、停靠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的「卡爾文森號」以及目前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基地停泊的「尼米茲號」。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壇網」7日報道,至少3名五角大樓官員對他們透露,1名「尼米茲號」航母上的船員經過篩檢後已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也是美軍第4艘航母海軍出現新冠肺炎病例。

「尼米茲號」航母

國防部官員表示,這名軍人已經被帶離航母,回到岸上進行隔離,至於其他與這名海軍有過接觸的官兵正在追蹤與監控。此外,「尼米茲號」還有另一名軍人同樣被確診,但他病發前後人不在船上。

眾所周知,美軍航母的主力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1975年就開始服役的「尼米茲號」正是美軍第二代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的首艦,也是美軍現役最資深的一艘航空母艦。如果按「羅斯福號」前艦長克羅澤所堅持的「讓大多數艦上官兵下船隔離」的作法,這也代表美軍共有4艘航母將在大批船員隔離期間失去戰力。

五艘中還有一艘大修

美國在太平洋已無航母可用

據媒體報道,目前美國海軍是由第7艦隊與第3艦隊部署在太平洋海域——第7艦隊防守西太平洋,第3艦隊負責東太平洋。

第3艦隊麾下共有四艘航空母艦,包括「卡爾文森號」、「斯坦尼斯號」、「羅斯福號」以及「尼米茲號」。除了「斯坦尼斯號」之外,其他三艘航母都有官兵確診。但「斯坦尼斯號」航母目前也正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重新大修,預計2020年秋天才能完工。

醫護人員採集羅斯福號航母船員的檢體

而隸屬第7艦隊的「里根號」同樣因為3月底有兩名官兵確診,目前停靠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進行「原船隔離」中。這意味著,美軍在太平洋的5艘航空母艦中,已有4艘出現新冠疫情,另外一艘則處於大修中,美國在太平洋已無航母可用。

美國現役11艘航母

僅有3艘航母可正常出勤

美軍現在共有11艘航空母艦服役,那麼,就算有4艘染疫,另外7艘航母是否可以執勤巡弋呢?

根據美軍公開資料,2019年6月,美國與伊朗關係緊張,美軍「林肯號」航母曾進駐波斯灣,今年1月才返回美國聖地亞哥軍港,結束長達295天的海外部署,打破冷戰後美軍最長巡弋紀錄。據悉,「林肯號」之所以遲遲無法返航,就是因為「杜魯門號」航母維修延期,無法如期值勤。目前,「林肯號」航母在完成維修與保養作業後,暫時沒有任務在身。

但除了「林肯號」航母外,其他六艘航母恐怕暫時都無法到亞太區域填補戰力真空——「杜魯門號」航母目前正在中東執勤,由於伊朗等地情勢動盪,美軍還特別加派「艾森豪號」以雙航母的態勢巡弋波斯灣一帶,這兩艘航母在阿拉伯海暫時都走不開。

而剩下的四艘航母則幾乎都在大修期間,各自在母港的干船塢里做著保養:曾在日本長期派駐的「華盛頓號」,2017年起回到母港進行核燃料棒的替換作業,預計2021年才能完工;「布希號」也準備進行為期28個月的大修;「斯坦尼斯號」大修預計2020年秋天才能完工;至於美軍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福特號」雖然已在2017年開始服役,但該艦仍在進行測試調整,預計2022年才能正式執行任務。

總而言之,目前美軍大部分航母都在進行大修保養,如果4艘染疫航母都採取「羅斯福號」的模式進行船員上岸隔離,美軍目前僅剩「林肯號」、「杜魯門號」、「艾森豪威爾號」3艘航母可以正常出勤,且它們得負擔中東與亞太兩個戰略熱點。

美軍加強偵察力度

希望「地盤不丟,威懾力猶在」

美軍太平洋戰力恐陷入真空期,這對亞太局勢將有何影響?

4月8日,知名軍事專家、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在接受華商報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疫情確實對亞太格局帶來較大影響,尤其是美軍的軍事能力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四艘航母都出現了確診病例,導致這些主力戰艦在亞太地區沒有辦法再發揮重大作用。這也表明美軍的全球部署戰略遭受重創,這對於美軍在亞太的軍事能力也影響極大。

美軍會如何應對現在的局面?宋忠平告訴華商報記者,美軍一方面會暫停軍事調動,暫停相關的軍事活動。另一方面就是對確診病例實施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確保把軍隊病毒疫情控制住。但現在美軍中確實已存在疫情再擴散的危險,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已要求美軍不得對外公布確診病例數目,就是怕影響到美軍的軍事存在,包括地區的震懾力和影響力。

宋忠平還表示,美軍還會用強力告訴其他對手國家「不要輕舉妄動」,表明疫情嚴重之時的美軍不是「病老虎」,不要認為美軍已經缺乏了全球軍事干預能力。換句話講,美軍要在疫情期間做到「地盤不丟,威懾力猶在」。於是,美軍近期加強了偵察機偵察力度,尤其是在朝鮮半島、南海、黑海、克里米亞、波斯灣等地,就是希望了解這些區域是否存在軍事異動,尤其是在美軍軍事能力受損的狀態下,其他國家的軍隊會不會利用美軍真空狀態來實施軍事行動。比如,伊朗是否會趁機襲擊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力量,俄羅斯是否會趁機填補美軍軍事真空等。

宋忠平告訴華商報記者,美軍之所以受到比較大影響,主要就是因為美軍是全球部署,無論是本土疫情還是海外疫情,都會對美軍在全球的部署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加之美軍紀律性組織性相對來說較差,所以導致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認為,這次疫情對於美軍而言是個比較大的教訓,相信美軍以後也會在這些方面有所加強,避免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華商報記者 郭霽 編輯 李振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029-88880000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tAOW3EBiuFnsJQV1p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