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說中,除了笑傲江湖和俠客行以外,朝廷勢力一直是書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清朝是金書與武林對抗最多的個朝代,鬥爭貫穿碧血、鹿鼎、書劍、雙狐以及短篇的鴛鴦刀也是在反清的背景之下。在本號以前的文章中,曾盤點過金書中大清用以抗衡主角團的大內高手,而除了大內高手以外,數量更多的大內侍衛,更是清王朝負責皇宮安全,狙殺江湖人士的重要武裝力量,所謂猛虎難敵狼群,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金書中大清大內侍衛的實力。
大內侍衛
vs沐王府
沐王府和大內侍衛一共有兩次交鋒。
第一次是沐王府為了引發清廷和吳三桂的矛盾,假扮吳三桂的部下入宮行刺,書中是這麼說:
沐王府來得人可還當真不少,沐家小公爺帶頭,率領了王府的大批好手。沐王府的人武功甚高。
然而武功甚是高強的大批好手在皇宮打打殺殺,戰績是讓大內侍衛「兩人殉職,七八人重傷,十四五人輕傷」,沐王府一方反倒幾乎全軍覆沒,僅瑞棟一人就殺了三名沐王府刺客。
瑞棟
這瑞棟外號『鐵掌無敵』,今晚打死了我沐王府的三個兄弟。
第二次交鋒則純屬誤會,韋小寶讓多隆打鄭克塽,告訴他鄭克塽是個小白臉,身邊帶個漂亮妹子,剛好沐劍聲帶著沐劍萍,於是兩撥人就稀里糊塗打起來:
緩緩走近,不禁吃了一驚,只見眾侍衛(一共十幾個人)圍住了七八人狠斗。對方背靠城牆,負隅而戰,卻是沐劍聲、吳立身一干人。沐劍聲身旁有個年輕姑娘,手握雙刀,已打得頭髮散亂,城頭上卻有人攜手觀戰,正是阿珂和鄭克塽。
這七八個沐王府好手其中包括沐王府的第二戰力吳立身在內打不過十幾個侍衛,諷刺的是多隆這個御前侍衛總管都沒有出手。可以說,沐王府的人均戰力大機率不到兩個侍衛。
多隆
vs歸辛樹一家
歸辛樹可以稱得上是鹿鼎記中的五大高手(另外四個是洪安通、九難、袁承志、何惕手)之一,歸辛樹一家三口聯手更是天下無敵。在碧血劍中,歸家夫婦和兩個徒弟聯手曾劫貢品、襲官銀,在鹿鼎記中,歸二娘和歸鍾一出手,瞬間打倒了十幾名天地會洪順堂好手,而這麼一個無敵的組合,對手大內高手也討不了好。歸辛樹一家揣著行刺成功就自盡已謝被他們誤殺的吳六奇打算而入宮,所謂一人拚命,萬夫莫敵,然而一戰下來,歸辛樹一家只打死了三十多人,傷了四十多人便悉數被擒,雖說是康熙早有準備,但也足見大內侍衛的實力了。
歸辛樹
康熙知道單是養心殿周遭,便至少有【四五百名】侍衛把守,決計無虞,不再理會刺客。侍衛領班道:「回皇上:反賊兇悍【之極】,侍衛【殉職】的三十多人,傷了【四十來人】。」康熙「嘿」的一聲,擺了擺手,心中暗贊「了不起!」
vs蕭半和父親叔伯
說完了康熙年間的大內侍衛,就到了雍正年間,鴛鴦刀發生的時代沒有明說,但可以推測是在發生在雍正朝,舊版鴛鴦刀曾提及當今皇帝還是阿哥時是康熙末年,後來雖刪除了這段但是保留了一個人物便是川陝總督劉於義,此人任總督是在雍正年間。
按照鴛鴦刀的信息,大內侍衛卓天雄是當世前二的高手,唯有精通「混元氣」的蕭半和方能與之匹敵,而蕭半和自認窮極一生,也未必能到他父親和這七位伯叔一樣的功夫,而他的父親、叔伯不是在入宮行刺格鬥中為清宮的侍衛殺死,便是給捕到了凌遲處死,像蕭半和這樣的高手,大內侍衛不知殺了多少。
VS文泰來夫婦
之後便是乾隆年間,乾隆年間大內高手如雲,前後出現了白振,張召重,德布,海蘭弼,賽總管五個一流高手。和紅花會的鬥爭尤為激烈。
書劍恩仇錄中紅花會與清廷的首戰是文泰來夫婦VS八個二等侍衛,文泰來在紅花會中算是武功前五的高手,與駱冰聯手當有前三的實力,但卻不敵八個二等侍衛,酒泉一戰,文泰來身負重傷。
文泰來
無視大內侍衛
大清大內侍衛雖然厲害,卻也不能橫行天下,五部小說中一共有兩個人可以無視大內侍衛,一個是長平公主九難,在五台山行刺康熙時,一袖風震飛了多隆、康親王在內的七八人,之後在眾多少林高手等圍攻之下,尚能擒住韋小寶全身而退,
那人左手衣袖疾揮,一股強勁之極的厲風鼓盪而出,多隆等七八人站立不穩,同時向後摔出。
另一個則是苗人鳳,在滿洲第一勇士賽總管布下天羅地網的情況下,之身闖天牢,殺了十一名一等侍衛,打傷賽總管後全身而退。
苗人鳳一柄長劍殺了十一名大內侍衛,連賽總管臂上也中了劍傷。賽總管布置雖極周密,終因對方武功太高,竟然擒拿不著。這件事是他生平的奇恥大辱,在旁人之前自然絕口不提。
苗人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