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5家個體工商戶營業,濟陽垛石鎮上的小鋪開門了

2020-03-24     農村大眾

「給我來塊五花肉,今天想包點粽子吃。」3月22日一大早,濟南市濟陽區垛石鎮老唐廟村的李紅英來到鎮駐地垛石橋村的放心肉店,買了70多元錢的肉。疫情前,她一直在這裡買肉,前幾天聽說肉店恢復營業了,就帶著孩子來了。

「我們是15號開的業,像以往一樣,晚上到德州去進貨,白天開業賣肉,過程中除了增加一些登記、測體溫、消毒的環節,其餘跟以前都差不多。」放心肉店的老闆楊亮亮一邊切肉一邊說到。他昨天晚上去德州進貨回來後,只休息了3個小時,就來到門頭房幫著賣肉。「感覺忙碌的生活又回來了,以前天天忙覺得很累,因為疫情休息了一段時間,反而覺得不自在了,還是忙白忙黑地幹活心裡踏實。」 看著一個個排隊等著買肉的顧客,楊亮亮滿臉笑意。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垛石鎮群眾的生產、生活正在加速恢復常態。

「尚坊村李殿軍,蔬菜種苗5000棵;索廟村楊克亮,混合肥4袋;莫家村張端祿,水溶肥1箱.....」一大早,垛石鎮北方元生果蔬農資服務中心經理楊其龍正在和配送人員對帳單。

現在,服務中心的訂單一個接著一個。「大家都動起來了,你就看這幾天的訂單就知道了,比前些日子多了一倍不止。」楊其龍揚了揚手中的訂單說,疫情期間,服務中心實施無接觸配送,農戶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將所需農資種類、數量等要求告訴中心的工作人員,然後中心的配送車會送到農民指定的地點。

當天要送的第一單是莫家村張端祿訂的水溶肥。配送車到達莫家村村口時,張端祿早早就在那裡等著了,他今天要把水溶肥灑在自家的西紅柿大棚里。「今天的任務還挺多的,我們兩口子有分工,我負責撒化肥,她負責摘西紅柿,明天一早就有超市來採購。」張端祿一邊忙著一邊對記者講他當天的工作安排。

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垛石,春潮湧動。

在垛石鎮政府的辦公桌上,鋪著一張《疫情期間垛石鎮復工企業基本情況統計表》,企業名稱、負責人、聯繫方式、員工數量、防疫物資、運輸方式……全鎮43家企業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垛石鎮境域內有涉及能源的燃氣企業、有涉及蔬菜供應的農業企業,助力這些企業規範復工、人員有序返崗,是垛石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鎮黨委書記邵海燕表示。

為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垛石鎮抽調20餘名鎮直機關黨員幹部組成企業生產服務專班,根據企業性質細化為工業園區、農業示範園、油區三個工企網格,由分管領導任網格長,每個網格配備3-5名黨員為網格員,對鎮域企業進行全面摸底調查,了解企業疫情防控、用工、供應鏈、資金、生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及時建立問題台帳,並靠前幫助對接協調,做到精準服務。

「我們是農業生產企業,像海鮮菇這樣的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如何做到疫情期間的專業消毒消殺,還不是很了解,我就向鎮上提了出來,沒幾天,專家就做出了專業解答。」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克東說。

垛石鎮是長江以北最大的櫻桃番茄種植集散基地,目前全鎮番茄大棚規模達1.4萬個、4.5萬餘畝。此前,不少高速路口、村(居)都設置了卡口,在有效防止疫情輸入的同時,對物資運輸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隨著生產逐漸走上正規,垛石鎮主動與濟北瓜菜批發市場對接,分析客商運輸線路,清點可能遇到的卡口。在嚴格確保客商菜農體溫正常、車輛消毒消殺等防疫措施到位的情況下,辦理綠色通行證92個,保障了瓜菜運輸鏈的正常運轉。目前,市場每日交易量達10餘萬公斤,高於往年同期每日6.5萬公斤的最高交易量。

草長鶯飛,楊柳拂堤。越來越濃的春意在垛石鋪展開。截至目前,垛石鎮已有復工復產企業557家、個體工商戶477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9家,復工復產率達到85%以上。

變化悄然醞釀,不僅在綠意盎然的土地上,也在辛勤耕耘的農民心裡!

農村大眾報記者 郭傑 通訊員 劉亮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mBeEHEBrZ4kL1ViFy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