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經量偏少,這幾個方法要知道

2019-07-28   金華佗中醫

女性月經量偏少,幾乎是很普遍的問題,從十來歲到四十來歲,哪個階段都有出現,而且是年輕化,年紀輕輕,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月經量卻少得可憐,小編一直認為,在身體生理上,女性有個月經是有優勢的一件事。

身體氣血如何看月經來得好不好,來得不好可以隨時調理,體內淤積多還可以趁著每次月經好好排排。但這個優勢都怕丟失了,不懂事的小女生看月經量少或者不來認為是件好事,省得麻煩,年紀大點會好些,發現月經異常就想到調理。

在小編門診,據不完全統計,每天的門診量里有1/3以上的女性都是看月經的,而且主要是以月經量少為主。

以下整理了一些月經量少的原因,以及對於這些月經病的治療方法。

月經初潮時,月經來得不夠。很多女孩子月經初潮時月經沒有很好的規律,周期不准或者是月經量時多時少,一年半載能慢慢正常有規律的可以理解為正常。但對於經常是月經量少的要注意了。

《黃帝內經》對於女子月經初潮形容是: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這裡的月事便是所說的月經,到一定年齡,天葵至,月經便自然而來,天癸是什麼,是一種先天之精,能化生精血的功能,先天之精充足了,月經才會按時按量而下。所以月經初潮後的年輕女性一直月經量少,可能本身就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先天的不足與父母結合所給予的能量多少有關。

月經量少,生活環境關係大。小編認為,除了「天癸」,應該還有一些後天的因素影響著女子的月經,主要是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首先是老生常談的一件事便是冰與寒。

很多女性年輕時,自認為血氣方剛,冰凍的水果,冰凍的飲料,冷藏後的食物,常吃無礙。加之怕曬黑,不愛曬太陽,常在空調環境底下。子宮附件本在身體屬陰位,需暖,但現在很多女孩子相反,一直在施寒,這便是常說的宮寒,宮寒主要是因為一個是陰寒盛,一個是陽氣不足,陰寒盛日久便傷陽。一個冰凍的冷窖,如何春暖花開。

還有就是環境污染,過度使用劣質化妝品等,這些無形的傷害都可以理解是蒙蔽清陽的一種物質。

月經量少,節育環後,引產後,宮腔手術後、卵巢早衰等皆可導致。很多三十來歲到四十多歲的女性因為計劃生育問題,上了節育環或者是取了節育環後開始出現月經量減少,或者是引產後,刮宮,卵巢囊腫清除,子宮肌瘤等手術後,出現月經量減少。

還有就是女性由於長期壓力過大或者是消耗過多提前出現的卵巢早衰,這類的女性的月經量減少都考慮氣血不足,有淤積等原因。


治療月經量少,抓住兩大點:虛與淤和補與通

中藥辨證治療

月經量少,病因多且複雜,症狀多樣。病機整體來說總結為幾點,腎精不足,脾胃虛弱健運失司,肝鬱氣滯,血瘀血虛。

腎精不足,腎虛型的月經量減少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各大名家滋腎益腎方非常多,小編常用的是腎氣丸加減,先天不足可以加用水車湯(水蛭、紫河車組成),粗略統計,常用於腎精不足的月經量少的中藥有:菟絲子,杜仲,桑寄生,淫羊藿,枸杞子,牛膝,紫河車,何首烏、熟地、山茱萸等輩。

脾胃虛弱型,常用歸脾丸加減,用黃芪、黨參等補脾益氣,氣血充盈,並以當歸、龍眼肉養血,白朮、炙甘草補脾益氣等。

肝鬱氣滯型常用逍遙丸或者是黑逍遙,柴胡疏肝散等輩,常用木香、鬱金、香附、延胡索等,有淤合用桃紅四物、血府逐瘀湯、乳香、沒藥、路路通等輩。

但月經量少之疾常是多證混雜,所以常組合有益腎活血方,益腎疏肝方,益腎健脾活血方等。

筆者臨床發現,是淤多還是虛多,除了常規中醫四診,還可以配合婦科彩超觀察,有些女性要到了經期內膜一直都是小於8mm,甚至是更薄,這種考慮虛證為主,健脾益腎,補益氣血為主,對於那些經期內膜正常,或者是內膜偏厚,但月經量一直偏少,就考慮氣血郁滯,這種需要祛瘀理郁為主。


保暖法

對於女性而言,本屬陰,加之環境、飲食的影響,多發展為寒體,且易傷陽,所以諮詢80%以上女性都會用四肢冰涼,畏寒,少汗等特點。可見,女性要保暖,身體要暖,子宮附件部位要暖方有生機。

「凡病者,惟元氣之所當自治者也」。艾灸治病就是調動體內自身具有的抗病能力,或予鼓舞,或予培養,故灸療過程中,應以固護元氣為圭臬,存得元氣則存得生機,而月經量少就是無生機的表現,所以小編推薦以灸保暖法。

很多人會疑問,我本易上火怕熱,再灸會不會更燥熱。其實灸有分多種,陽虛程度輕的可以選擇較溫和的方法,如氣交灸,麥粒灸等。

日本作為一個較崇尚艾灸,提倡以灸養生的國家,便對艾灸早有較全面的研究,部分醫家提出艾火非燥,溫而能潤。

後藤說:「今之醫家,謂以灸乾耗血精者,何足以語治病養生之術哉!「認為艾灸溫燥傷陰血的說法是不對的,其實,艾火熱而非燥,溫而能潤,「孤行雖微,內治有力」,能夠解表通里,消積化滯,活血化瘀,攻去疝,並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化生氣血;火氣雖熱,施之於外,神應於內,有如「火焙粢糕,中心溫潤」,並無傷津耗液之弊,卻有補陰和陽之功,非但寒證可灸,「骨蒸勞瘵」,陰虛之人,以及「血精元氣虛乏,陰陽兩虛諸不足者」均可用之。甚至「浮數之脈」,陽熱實證,亦可酌情施為。可見,女性如果把能艾灸做到和敷面膜一樣的頻率,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艾灸,還可以泡腳,可以適當根據個人體質調整藥物,泡腳,腳底也蘊藏了很多穴位,溫水加上適當溫補中藥泡腳可以刺激腳底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當然除了外治法,平時日常進食,吃要吃暖。這裡的暖除了進食避免冰凍冷藏的食品,性質陰寒的食物。

艾灸,泡腳,少吃或者不吃寒涼之品便是女性在日常生活對於自己月經病進行調理的幾種「家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