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新浪科技、環球時報等權威媒體相繼報道了「外賣包裝或致癌」一事,矛頭直指外賣包裝。
根據10月9日發表在《環境與健康展望》上的論文稱,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分析一萬多人的數據之後發現,外賣包裝可能是人體血液中 PFAS 的來源。與更多在家吃飯的人相比,吃更多外賣的人血液中 PFAS 濃度較高。
PFAS是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的縮寫,被稱為「永遠的化學物質」,是耐高溫且不易降解的化學物質,即便是最低劑量也會在人體內盤亘數月,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影響生育力、兒童發育和免疫系統。同時,由於其毒害免疫系統的特徵,機會性疾病(包括其他癌症)更可能發生。
PFAS由美國人Joseph H. Simons一手創造,它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意外:Simons在鈾同位素分離研究中將氟氣通過了一個碳弧,從而得到了幾乎無法破壞的碳-氟鍵(C-F 鍵),自此PFAS宣告誕生。巧合的是在多個食品包裝中都用到了PFAS材料(或者其衍生化學物),「外賣包裝或致癌」的結論由此而來。
在相關的研究中,食物接觸材料中的PFAS是可以從包裝中移出並進入到食品之中的。
研究表明,PFAS 從食品接觸紙的遷移隨溫度升高,接觸時間延長和乳化劑的存在而增加。遷移的程度是化合物特異性的,短鏈 PFAS 的遷移效率比長鏈類似物更高。
該項研究,分析了不同時間點(24 小時,7 天和 30 天以及 12 個月),隨訪者血清中 PFAS 濃度與快餐、飯店食物、在家食用的非餐廳食物和微波爆米花消費之間的關聯。
也就是說,在家用餐的次數越多,血液中的PFASs的濃度就越低,對身體健康越有利。
目前國內市場上常用的塑料便當盒、外賣盒和外賣包裝多數是PP(聚丙烯) 製造的,耐 130℃ 的高溫,熔點高達 167℃,是唯一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的材質,清潔後便可重複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 PP(聚丙烯) 製造,但盒蓋卻以 PS(聚苯乙烯)) 製造,PS 透明度好,卻不耐高溫,所以不能同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以後加熱餐盒前,別忘了先把蓋子取下來。
在無法避免訂外賣的時候,儘量選擇信譽好的口碑商家,在外賣包裝上會更安全一些。我就曾經遇到很多小的商家,直接採用PS(聚苯乙烯)材質做為外賣飯盒。
最後一句:熱粥湯類不要在塑料餐盒中存放太長時間,要儘快食用。
麗麗卡老師直播開始啦!!!
從今天開始,我會每日進行直播在線回答腫瘤患者的相關問題。
參與方法:公眾號關注「lilika6666」,點擊菜單欄「康復諮詢」並添加麗麗卡助手微信號,即可提問。
麗麗卡助手會將問題整理歸檔,然後由麗麗卡老師統一進行直播解答,具體直播時間將私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