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石。在如今微單相機大行其道的時代,索尼作為最早的全畫幅微單廠家,也成為其最大受益者,賺的盆滿缽滿不說,其黑科技也是層出不窮。什麼「背照式傳感器」「堆棧式傳感器」等等的技術在相機上都有應用,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最近也是有很多同學都在問它們之間的區別,既然如此今天咱們就來一期《實話石說》,聊聊這些傳感器技術到底厲害在哪,區別有哪些,以及在相機上的應用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首先為了讓大家明白,咱們要先說說傳統傳感器,也就是前照式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CMOS是一個多層結構即傳統FSI結構。自上至下依次為微透鏡(Micro-lens)、彩色濾光鏡(Color Filter)、電路層(Wiring Layers)和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s)。這種結構的特點就是當光線射入像素,經過了片上透鏡和彩色濾光片後,先通過金屬排線層,最後光線才被光電二極體接收。
這就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金屬連接層會形成一個坑,從而限制了入光角度,它像一口井,而受光面在井底,因此這個結構被俗稱為了「像素井」。井越深,井底的光線就越少,因為斜射的光線難以照射到井底,因此位於井底的受光面受光效率是不高的。
那麼相對應的解決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改良微透鏡,讓光線均勻的折射到井底,但是這種折射的效果畢竟達不到完美。所以這個時候背照式傳感器就出現了,就是所謂的BSI結構。
其實結構簡單說起來很好理解。就是把前照式傳感器中的金屬排線層和光電二極體的位置調換了一下,自上至下依次為微透鏡(Micro-lens)、彩色濾光鏡(Color Filter)、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s)和電路層(Wiring Layers)。
這樣一來,井消失了,或者說最起碼井變淺了,光線幾乎沒有阻擋和干擾地就下到光電二極體,而且可以接受更大角度的入射光,受光效率獲得了質的飛躍,光線利用率極高。
這種設計理論上可以顯著的提高成像質量,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優點主要在兩個方面:
1.光電二極體可以接收到更多光線,能很大程度提高高感能力
2.有助於提高拍攝速度,實現超高速連拍、超高清短片拍攝等功能。
包括索尼的A7R3都是使用的背照式傳感器,說道此處我特別想用少林足球里周星馳唱《少林功夫好》的旋律來歌頌下「索尼大法好呀~~真是好嘢~~~」
當然最近因為索尼A92的熱度關係,之前的A9也被搬出來再次封神,大家最多提的就是A9是堆棧式傳感器,那麼相比於背照式傳感器堆棧式傳感器又是啥呢?
堆棧式傳感器最初是索尼在其移動終端使用的,說白了就是手機攝像頭。其實背照式和堆棧式傳感器都是由索尼推出的,背照式的品牌名稱叫「Exmor R 」,堆棧式的品牌名稱是「Exmor RS」,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堆棧式傳感器是背照式的一個升級版本。
在前面介紹背照式傳感器的時候就說到了感光單元的基板上不全是受光區,還有相當大的面積是電路板。那麼大家想想如果移除電路板,受光區就可以更大對不對?
於是新的設計就將電路板放到受光區下面,也就是將原來傳感器里的信號處理電路放到了原來的基板上,這樣在傳感器晶片上重疊形成背照式傳感器的像素部分,因為其堆疊的結構,這種設計,被稱為堆疊式傳感器也叫堆棧式傳感器。
從結構上說,堆棧式算是屬於背照式的一種,而這種結構的設計有很多好處,例如:
1.它增加了,每個單元的受光面積,受光面積大,受光多,光信號也強,理論對畫質有很高的提升。
2.這種設計也可以應用在提高像素方面,因為即使小感光單元,受光面積依然可以保持不變,這就意味著在畫質不下降的基礎上,同樣大的畫幅上,可以得到更高的像素密度和總像素數量。
3.因為結構的改變,可以在原先傳感器R(紅),G(綠),B(藍)三原色像素點的基礎上,再加入W(白)像素點來提升傳感器的畫質、感光能力、弱光拍攝性能等。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嘆一句「臥槽、無情」,索尼擁有這樣的傳感器技術,那其他家相機不能買了呀。
其實不然,這種傳感器的升級效果其實與像素密度有很大的關係,像素密度越高,結構改進的效果就越突出,反之亦然。為什麼呢?我舉個例子,像手機傳感器感光單元非常小,它的像素井,井口狹窄,它的基板上的受光區占比小,因此通過這些結構改造,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同樣情況放在相機上,特別是全畫幅相機上,有比較大的傳感器,如果再是個像素不高的相機,那麼感光單元面積就會比較大,像素井問題、受光區占比的問題都變得不那麼突出了,因此並無法獲得像小型傳感器那麼顯著的效果,同樣的情況下,提高製造工藝等其他方法,帶來的效果可能會更明顯。
這也是某個有自主傳感器的相機廠家一直的策略。「任你有不斷出新的千般技術,我自有效果差不多的低像素」。
不管怎麼樣,目前我們能看到技術的進步,這也是我們對未來相機發展的期望,我們還能做的什麼呢?多搬磚、多攢錢吧,以後哪家好就買買買。
好了本期的《實話石說》就到這裡了,大家不僅了解了傳感器技術的區別,也了解了在相機應用上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家還有什麼器材問題可以留言哦,我會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寫文章與大家分享,咱們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a3Eb24BMH2_cNUgxe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