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攝影 丁豐林
閱讀提示 「我家樓前面原本是一片開闊地,在規劃圖上規劃的也是開放區域,現在被圍了起來,四周建起了一圈圍牆,離我們的樓只有2米遠。」連日來,鄭州市紅旗路32號院的多位居民向大河報記者反映,小區里有人把開放區域圈成了私家地,不但侵占了小區公共空間,還把消防通道給擠沒了。
投訴:公共區域被圈占,居民覺得「氣不順」
紅旗路32號院位於鄭州市紅旗路與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王大娘住在院裡的6號樓,最近十來天,王大娘每天都感到「氣不順」,用她自己話說,是「出口氣都覺得憋得慌。」
原來,在王大娘居住的6號樓前,原本是一片寬敞的空地,平時居民們可以停車,也可以溜達。在今年6月26號,院裡門衛突然通知,要求停在空地上的車挪走,說要修整道路了。等業主們把車挪走後,王大娘卻發現,這片空地被圍了起來,而且根本沒有修路,而是要建起圍牆,把這塊空地圈起來,而圍牆距離6號樓的距離只有2米遠。
「原來是很寬敞的一塊空地,20米寬,現在只剩下2米的小胡同了,我為啥說出口氣都憋得慌?就是說這了。」王大娘說。
7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32號院看到,在6號樓前,是河南省豫劇三團建設的朝陽溝劇院。在劇院和6號樓之間,是一片圍起來的工地,工地里一台挖掘機正在作業,工地北端已經壘起了半米來高的磚牆。
「本來是公共區域,可以停車也可以休閒,現在你把他圍起來,變成你自己家的地方了,你讓我們怎麼想?」業主陸女士說。
業主陳女士則擔心,圍牆建起來後,只留下2米的距離,救護車和消防車都過不去,消防安全也成了一個問題。
回應:劇團原址重建,建柵欄是出於安全考慮
工地內的工人證實,這段磚牆是他們壘的,將來要在磚牆上立起柵欄,將這塊地方圈住,和朝陽溝劇院合為一起。
在施工現場,河南省豫劇三團的負責人賈先生解釋說,正在施工的地塊是豫劇三團的土地,他們此次施工,是在原址基礎上進行的重建。朝陽溝劇院原來是三團的一個排練廳,磚牆的位置原來也是一段圍牆,他們前幾年在建設劇場時,將原有的圍牆拆掉了,做了重新規劃,現在要修的磚牆也是在原來圍牆的位置上。
而小區居民對此說法並不認同。居民鄧先生找到了小區的規劃圖,圖上顯示,在6號樓和劇院之間,是一片開放區域,規劃的分別有綠化地,健身廣場和停車位,而且還有車行線。
「既然已經重新做了規劃,那就應該按照規劃來建,規劃的是開放區域,你們憑啥給圈起來?」鄧先生說。
賈先生對此的解釋是,他們建起柵欄後,也是要建一個花壇,沒有改變綠化用地的規劃用途。只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建了一個防護作用的柵欄,一方面擔心小孩子翻牆不安全,另一方面也擔心外來人員隨意進出。而且,這個柵欄也是透綠的。
對這一解釋,居民們仍不認可。陸女士說,建起圍牆(柵欄),就是把小區的居民給隔離開了,把業主們的公共區域變成了私家地。
城管部門:核實圍牆建設手續,如無手續將責令拆除
在居民和建設方的爭議出現後,轄區辦事處也介入調解。7月22日上午,辦事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之前已經接到過居民的多次投訴,下一步他們將和省豫劇三團聯繫,要求對方先暫停施工,並將情況上報有關部門處理。
那麼,規劃圖上顯示的開放區域,能否建立柵欄圈起來呢?22日中午,轄區辦事處執法中隊的一位徐隊長表示,針對居民們反映的情況,他們要進一步落實劇院在現有建設手續之外,有沒有圍牆(柵欄)建設的補充手續。如果經落實,沒有圍牆(柵欄)的建設手續,執法部門將依法責令其拆除並恢復原貌。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