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人早茶吃乾絲

2019-06-18     泰州小叟

泰州人有吃早茶的習俗。早點,一般稱早茶,進入茶館,不需排隊,隨便選位坐下,自有跑堂的招呼安排,不用開口,服務員便送來泡好的蓋杯茶。

泰州人有吃早茶,並非以飲茶為主,而是要吃點心麵條之類,尤其要吃煮乾絲或燙乾絲。

燙乾絲是泰州最具特色的美食,是泰州小吃的代表。外地遊客來泰州,首選燙乾絲。

據史料記載,泰州乾絲的製作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早在清乾隆年間,泰州乾絲在茶樓酒肆就有供應。清人袁枚在1792年出版的《隨園食單》中有這樣的記載:「將豆腐乾切絲極細,以蝦籽、蝦油(醬油)拌之」。「風味驚高座,清香入朵頤」,這是上世紀60年代江蘇南京著名文人、美食家謝伯敏對泰州五味乾絲的生動評價。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佛教泰斗趙朴初先生對泰州乾絲都盛讚有加。煮乾絲在乾隆時期名「九絲湯」,即乾絲加火腿絲、筍絲、口蘑絲、木耳絲,銀魚絲、紫菜絲、蛋皮絲、雞絲,高檔的還要加海參絲或燕窩絲。

燙乾絲的關鍵是「燙」。「燙」是頗有講究的,乾絲先在鍋中煮沸,旁邊放一口缸,缸中貯熱鹼水,水與鹼的比例要看季節而定。將乾絲從鍋中撈起,傾入鹼水缸中,浸泡時間要掌握好,浸久了變成漿水,浸不透則乾絲不軟。然後用芽姜切成細絲,覆於盤頂,乾絲潔白,薑絲金黃,另加一小撮蝦米,澆上黃豆醬油和純香小磨麻油,一經拌和,黃白相間,一碟食畢,齒頰留香。泰州乾絲上所用的麻油為特有的小磨麻油,由本地芝麻磨成,這一點也是別的地方學不到泰州乾絲精髓的原因。泰州燙乾絲又叫泰州五味乾絲。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早期泰州五味乾絲的配料主要有五種,餚肉、香菜、榨菜、香菇和薑絲,二是說明乾絲口味獨特,後來五味乾絲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菽乳淮南是故鄉,乾嘉傳世九絲湯,清清淡淡天資美,絲絲縷縷韻味長」。這是一位賓客對泰州乾絲的讚美。

由於「煮乾絲」、「燙乾絲」既富有營養,又味美、清淡,所以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

泰州燙乾絲以泰州乾絲為主料,以餚肉絲、鮮薑絲、水發海蝦米、花生米等為輔料,既是一種大眾風味小吃,也是泰州美食文化的翹楚,更是泰州早茶文化中一塊響噹噹的品牌和名片。上世紀80年代即作為泰州名菜入選《中國烹飪大典》和《江蘇名菜大典》,2009年列入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近年來,在泰州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和餐飲企業的不懈努力下,泰州乾絲已經成功走出泰州,跨出省界,在國內餐飲業贏得盛譽。

「泰州乾絲的製作歷史悠久,各酒店茶樓沿襲多年,或由師傅傳授,或由同行幫帶,迄今尚未制定統一的製作規範。每天泰州要消耗乾絲超過兩三噸。

泰州煮乾絲

泰州煮乾絲

泰州燙乾絲

泰州燙乾絲

泰州燙乾絲

小叟申明:內容和配圖源自網絡,經編排整理。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VGkfGwBvvf6VcSZrw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