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後,我們還能走哪些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 鄭州動車段密集的鐵路上,整裝待發的列車,將經由不同路線,駛往不同的城市。攝影/焦瀟翔


-風物君語-

武漢之外,中國還有哪些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截至今日19時,全國累計已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9810例。由於疫情嚴重,對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2020年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


全國疫情地圖,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2月7日。數據來源/國家及各省市地區衛健委


雖然假期已延長至2月10日,可以在家辦公,但畢竟數億人次的返程大軍又開始了新的流動。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人口流入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地區;上海和江蘇所在的長三角;廣州、深圳及周圍的珠三角;成都和重慶所在的川渝地區


鑽石結構下的泛中部地區,武漢是其重要交通樞紐。 製圖/monk


這是許多人春運往返的目的地。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從中國各地奔向這四個區域,學習、工作、生活。


她們,恰好位於中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所交匯的幾何中心,便是被稱為「九省通衢」的武漢。但是,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武漢市已於2020年1月23日宣布「封城」,許多過路列車取消了在武漢經停,武漢鐵路局也宣布,多輛武漢始發和路過的列車都停止運營。


2020年1月28日,武漢「封城」的第6天,武漢長江大橋上行車寥寥。 圖/B站up主賈串串視頻


時至今日,湖北多市已經選擇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閉」,幾十處站點關閉,全省客運輪渡均已暫停。這一舉措,對交通出行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要橫跨大半個中國,途經湖北,在武漢中轉的人。


武漢「封城」後,空空蕩蕩的和平立交橋。 圖/B站up主賈串串視頻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但既然正中心已無法通行,那麼,我們可以試著把直線彎曲一些,繞開武漢,如何出行呢?試著畫了一下,恰好圍繞著中心武漢的一圈上,也有著5個交通樞紐:鄭州、西安、長沙、南昌、合肥

北上京津地區,有鄭州


如果要說中部的交通樞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或許不是武漢,而是鄭州。鄭州地處中原,貫穿南北、承東啟西,是溝通京、廣兩大地區與黃河流域的「大十字」交叉點。


經過鄭州解放路斜拉橋的京廣線高鐵列車。攝影/焦瀟湘


如今人口過千萬的河南省會鄭州,在60多年前,還是一個小縣城。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正如海港改變了沿海城市的命運一樣,鐵路也改寫了許多內陸城市的發展軌跡。在我國,火車拉來了許多城市,鄭州就是其中之一。


鄭州北站密集的鐵路網。此站被稱為全國設計布局最科學的編組站,有「編組站教科書」之稱,是亞洲最大的


據《清史稿·交通志》記載,1889年12月,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決定修建一條從盧溝橋至漢口的鐵路,在他看來,天下之中,腹地無過豫、鄂兩省。這條盧漢鐵路,不僅方便了對河南、湖北的控制,也便利了華中各省的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運到北京。當時的開封府是河南省的省會,但張之洞卻把目光從開封繞開,轉向了開封西側毫不起眼的、彼時被稱為鄭縣的鄭州。


張之洞乘坐盧漢鐵路首班車。圖/網絡


黃河到了開封段,水位升高,時常衝破大堤,幾乎每次決堤黃河改道,都會淹沒開封城。而鄭州地處中原腹地,處在中國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西南高,東北低。九曲黃河自鄭州北部穿過,河道平穩,全然不似開封段黃河那般複雜兇險。且鄭州附近的黃土比較堅硬,盧漢鐵路的跨黃河大橋,修在鄭州要安全許多。


鄭州黃河大橋上,京廣高鐵正飛速馳過。攝影/王璐


1906年,南北走向的盧漢鐵路(如今京廣鐵路北京至漢口段,前身正是盧漢鐵路)正式建成通車,與此同時,東西走向的汴洛鐵路(隴海鐵路的前身)也開始動工。這兩條鐵路的交匯點,正是鄭州。


鄭州城市中心密集的鐵路網,此處為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交匯處。攝影/焦瀟翔


盧漢鐵路之後的一百年,多條鐵路選擇了鄭州。米字形的鐵路網,讓鄭州四通八達。除了京廣線、隴海線外,鄭西高鐵、鄭徐高鐵、鄭合高鐵、鄭太高鐵、鄭濟高鐵等高速鐵路,在這裡交匯出全國唯一的「雙十字中心」(即「米」字形線路)。


倘若北上京津地區,鄭州是個不錯的選擇。


鄭州高鐵交通樞紐圖。 製圖/Lyt


最直接的方式,是沿京廣線一路北上,經河北省會石家莊,即可到達北京西站。從北京到天津,可從北京南站上車,沿京津城際鐵路(2月1日至8日,C2559、C2562、C2555、C2556、C2565、C2302、C2589次列車停運),即可直達天津,或由北京南,乘坐京滬線列車,經廊坊,便能到達天津西與天津南站。

「復興號」開進上海虹橋——京滬高鐵全程1300餘公里,「復興號」運行時間僅4個多小時,拉近了北京、上海


稍微繞一些,也可以從鄭州東站上車,坐鄭徐高鐵,到徐州東站後,換乘京滬高鐵,到達曲阜、濟南、德州、天津等地。


當然,也可以在鄭州選擇京港澳高速的公路通行方式,經新鄉、鶴壁、邯鄲、邢台、石家莊、保定,便能直達北京。


鄭州長途汽車中心站,是河南省內重要的樞紐站。 攝影/焦瀟翔


西進成渝地區,有西安


從地圖上看,西安占據了關中平原的核心位置。北、西、南三面環山,往東則以黃河為天險;東有潼關、函谷關,北有蕭關、金鎖關,西有散關,南有武關。


西安站,是西安鐵路樞紐三大站之一。 攝影/李文博


群山、大河、狹關、隘道使得這片土地易守難攻,且平原上有沃野千里能夠自給自足。秦始皇在這裡一統六國,唐朝又在此開疆拓土,成就了輝煌的盛世。此後,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轉移,使西安成為了許多人印象中遙遠的古都。


西安高鐵交通樞紐圖。 製圖/Lyt


現在的西安,已經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結合部的重要門戶。乘坐西成高鐵,便可直達成都,到成都東站後,沿寧蓉鐵路向東,或乘坐成渝高鐵,即可到達重慶。也可到四川廣元換乘蘭渝高鐵,前往重慶西站。


南充北段的蘭渝高鐵。 圖/圖蟲·創意


西安的公路交通樞紐,也是不容忽視的——9條國家高速在此交匯形成貫通陝西、輻射周邊省市的「米」字形幹線公路系統,使西安成為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


陝西咸陽三原縣段包茂高速。 攝影/李文博


從西安到成都,可走包茂高速,經安康、達州、鄰水後,到達重慶,再由滬蓉高速到達成都。還可走210國道,到達重慶,再由重慶進入四川。


曾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今天從西安出發前往川渝地區,已有太多太多方便的道路可以選擇。


南下珠三角地區,有長沙


宋代以前,中央政權居關中,遙控著全國。東、西、南三面環山,北方則是廣袤的洞庭湖。湖南省就像一個朝北的大口袋,兜住了來自北方的一切。若要通行於嶺南,長沙是必經之路。


長沙火車站,2015年改造後,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設7台16線。 攝影/姚王度


現在的長沙是中南地區高鐵樞紐之一,京廣高速鐵路貫穿南北,滬昆高速鐵路連接東西。


長沙高鐵交通樞紐圖。 製圖/Lyt


若要南下珠三角地區,沿京廣線一路南下,即可達到廣州,若乘坐的是京廣高鐵,可以直達廣州南站,再經由廣深港高鐵,向南進入深圳和香港。


長沙火車站月台。 攝影/姚王度


從長沙南出發,還可乘坐衡柳高鐵(湘桂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直達廣西,到達桂林北站後,經柳南城際鐵路,到南寧東站後,換乘南廣高鐵到廣州南站,再往南,還可以沿廣珠線直抵珠海。


南廣、貴廣、京廣高鐵三線並行在廣州的東平水道大橋上。 攝影/管俊鴻


廣東肇慶西江特大橋,是324國道和南廣高鐵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攝影/王璐


不過,與鄭州、武漢這種重量級交通樞紐城市相比,長沙鐵路線密度還是較小。但除了鐵路,長沙不容忽視的,是完成了76.6%客運量的公路系統


長沙段319國道。 攝影/標點


通過京港澳高速公路南下,過株洲、湘潭、衡陽、郴州後,便進入廣東省境內,再沿著韶關、英德、廣州一路南下,可達深圳、香港、澳門。107國道也與這條高速全線並行。


京港澳高速長沙段。 攝影/姚王度


106國道則從長沙出發,過株洲、郴州後,便能進入廣東省境內,過韶關、清遠,到達廣州市區。

東出長三角地區,有南昌、合肥


從上往下看,江西就像個半癟的口袋,四周都是山。


東邊的懷玉山和武夷山脈把江西與浙江、福建分開,南邊有大庾嶺、九連山脈擋在廣東和江西之間。南昌,夾在兩大地理文化區之間,東連吳越,西通荊楚。


江西九江長江大橋,是京九線、合九線和G105國道跨越長江的重要橋樑。 攝影/王璐


在中國經濟中心南移的過程中,整個長江中下游都跟著在中國東部的版圖上崛起。江西是串在這條長江線上一條溝通東西、南北的通道。東西走向的淥水與瀏陽河、湘江相連,最西可走到雲貴。南北走向的贛江往南直達廣州,最北連通長江。


江西南昌紅谷灘區夜景,其轄區內有105國道、320國道過境。 攝影/楊宇川


南昌,恰好就在其間,京九鐵路、滬昆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昌福鐵路等在此交匯。江西全省有6條國道,經過南昌的就有3條,它們與眾多的出城快速通道交織在一起,使得南昌的交通四通八達。比如沿著316國道一路北上,就能前往浙江與上海。到達周邊的省會城市只有5個小時車程,形成了一個以南昌為中心的「5小時經濟帶」。


南昌及合肥高鐵交通樞紐圖。 製圖/Lyt


從南昌出發,去往長三角地區,可選滬昆線,途經杭州,直達上海,由上海到蘇州、南京等城市,則可選京滬線,沿路北上;還可以在上饒換乘合福高鐵,到黃山北後,換乘杭黃高鐵,到達杭州後,沿寧杭線到南京,再沿滬昆線滬寧線,南下上海。

合福高鐵、滬昆高鐵經過江西上饒。 攝影/王璐


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也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比較健全,鐵路幹線的密集程度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因此東出長三角地區,可供選擇的樞紐,除了南邊的南昌,還有北邊的合肥


合肥,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也是東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圖/圖蟲·創意


安徽設省的歷史也就不到400年,安徽中的「安」,水運發達的安慶曾一直是首府。江南鐵路和淮南鐵路所經過的蕪湖,也是省會的有力競爭者。


直到1945年,位於安慶、蕪湖、蚌埠三個安徽重鎮之間的合肥,才被確立為省會城市。


合肥五里墩立交橋。 圖/圖蟲·創意


和西安、南京這樣的古都比起來,合肥的省會歷史實在不算悠久,周圍又有著強大的江浙滬的包圍。傳統鐵路時代,合肥地處京廣、京九、隴海幾大交通幹線之外,位置更顯尷尬。


但高鐵時代的合肥已不容小覷,合福高鐵、合杭高鐵、合鄭高鐵、合蚌連高鐵的建造,不僅提高了合肥與一線城市的通達性,更是將合肥與安徽省內其他城市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合福高鐵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婺源魚潭村的黃渡大橋。 攝影/劉慎庫


從合肥出發,由合寧線向東,可到南京南站,再走京滬鐵路去上海,也可走經蘇州的滬寧線;走寧杭線,則可直達杭州。在合肥南站,乘坐合福高鐵到達黃山北站後,換走杭黃線,到杭州東後,可沿杭深線南下浙江溫州,或沿滬昆線北達上海。


千島湖站,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杭黃高速鐵路沿線具有始發功能的重要車站。 攝影/劉慎庫

當然,具體的目的地和路線,大家可能千差萬別,更重要的是,注意鐵路局的最新通告,哪些車次暫停了運營,又增開了哪些車次可以乘坐。


廣州南動車所。廣州南站是廣州鐵路站點重要樞紐之一。 攝影/夏宇


在武漢不幸遭受疫情「封城」影響的今天,我們提供的也只是一些換乘的小小思路。希望成功與病毒抗爭過後,鄭州、西安、長沙、南昌、合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當然,還有武漢,這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樞紐城市,能夠再度交匯,組成通向全國各地,四通八達的龐大交通網絡。

- END -

文丨蘇小七、十四

圖編丨陶子

地圖編緝丨Lyt、monk

封圖攝影 | 陳國亨

特別鳴謝鬼箭羽先生對本文的支持


參考資料

龍雲安 王雪梅 馮果 《川渝自貿區與成渝經濟區協同發展研究》

錢明珠 《鄭州樞紐帶動力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LGgInAB3uTiws8KFm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