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遇到經濟危機,該如何拯救?

2020-03-21   暖心文筆


文:胡曉婧

婚姻如其他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有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

根據婚姻的基礎不同,其發展的曲線不盡相同,但常言"七年之癢"道出了婚姻美滿的下降趨勢,危機不可避免。

現今社會快速發展,更是頻繁地出現婚後即開始"癢一癢"了。

婚姻危機有太多種情況,畢竟婚姻不再是兩個人的事,而存在於一張社會人際關係網之中。

比如經濟危機,家庭是社會中最小型的經濟單位,自身或者社會因素都會引發經濟的運行狀況不良。

比如家庭內部分工危機,甩手爸爸、焦慮媽媽、不主動的孩子,幾年來仿佛成為教育乃至婚姻的熱門話題。

再比如信任危機,通訊工具與人的粘合度太高、外界誘惑因子趨多等等,婚姻中的信任變成了稀有物品。

"鴕鳥式"麻痹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向來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我們需要正視危機是什麼,明白危機哪裡來,然後知此知彼、解決危機。

法律也開始給予夫妻"冷靜期",可見婚姻的危機大可不必成為迅速引爆分離的導火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婚姻危機如何拯救呢?

01

經濟危機,"家有餘糧,心裡不慌"。

戀愛是甜蜜期,怎麼開心怎麼來,而婚姻則不同了,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到住所教育醫療,哪樣都跟經濟掛鉤。

說需要"步步為營"也不為過,不把家庭的算盤打好,經濟基礎塌陷之際,也是精神支柱搖晃不穩之時。

且不提各段婚姻各自的故事,今年這場疫情,引發了春天裡很多人職場的危機,引發了眾多婚姻的經濟危機。

為了人民的安全,壯士斷腕式的全國隔離,導致了各行各業的暫停,對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

對於個體家庭呢,首先固定資產價值下降,疫情降低了市場主體的風險偏好。

比如即使中介賣命復工、政策鬆動、開發商給予利好,也不能很快刺激房地產的恢復。

其次,安全邊際高的金融類產品回報率降低。

避險情緒會讓普通大眾將資金轉入更穩更可靠的產品如國債、儲蓄等。

再次,最普遍的現象,收入水平的銳減甚至失業風險。企業經營情況的不良周轉,必須採取降低成本的行動。卡在年底的時間點,加薪、年終獎反而成為"水中望月",更有的公司啟動了裁員。

朋友小芳仿佛忽略了這個春天的陽光明媚、花草芳香,因為疫情下的家庭辦公、兼顧兩個孩子讓她焦頭爛額。

緊接著,復工之後,公司開始傳出裁員的信號。連獎金也大幅度縮水,公司給的解釋是在家辦公期間,公司照常支付薪資給現金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小芳家去年剛置辦了第二套房,與公婆分開居住以改善婆媳矛盾。

可是今年就碰上了裁員風險,與老公雙雙收入縮水,反而給婚姻關係蒙上了一層危機之膜。

疫情提醒了眾多家庭,切莫只顧長期收益而忽略了現金流的儲備。

家有餘糧的時候,需要配置好分配,甚至克制消費以強制性儲備現金。

當風險突然降臨,主人心裡不慌,自然穩固婚姻關係,"大難"之際見真情,而不會各自飛。

02

婚姻角色分配危機,合作分工需要你我的用心搭檔。

中年婦女在一起不是吐槽家裡甩手掌柜的爸爸,一會"喪偶式育兒"一會"詐屍式育兒"紅遍全國;就是吐槽家裡不主動的娃,推一下動一下,一提學習"雞飛狗跳"不提學習"母慈子孝"。

新婚燕爾的青年人在一起就吐槽地誰拖、碗誰洗,離了父母家裡變豬窩,跟了父母不自由!一切仿佛危機四伏啊。

可見,教育的普及帶來了思想的開放,婚姻里的角色分配已經發生了巨變。

舊式的女性主力承擔相夫教子、家務孝順,男性主力承擔養家餬口、人際關係的相對分立狀況已經不復存在。

現代婚姻里的男女,所要承擔的角色已經交融,婚姻運轉的各項內容需要你我的共同承擔和配合。

關鍵一點,需要婚姻男女的用心,低質量的參與往往比不參與反而容易引起婚姻的"暴風驟雨"。

如何拯救因角色分配而引起的婚姻危機呢?

1,放棄自己的無所不能感,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由於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知識賦予了我們極大的能力感,也給予了較高的自尊心。

我們經常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能夠同時處理好家庭和工作,能夠處理多種社會關係。

當事情沒有按照所願去發展時,人往往又容易將衝突寄希望於別人身上去解決,渴望周遭的人滿足和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解決問題。

這兩者都是一種不合理的期待。

首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打破自身的無所不能感。不要自己承包一切,養就了婚姻里另一方的習慣之後,終有一日爆發而陷入抱怨的境地。不如先合理地協商分工,各自做擅長的領域,共盈家庭的運轉。

其次,當角色分配衝突發生時,不要過高期待對方完全地成全自己。

比如工作忙碌的爸爸,回到家裡很容易陷入遊戲、手機難以自拔,一問不是說在"學習強國"就是說處理郵件、領導任務。爸爸往往希望配偶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抱怨對方的不寬容。

很多女性在長時間的"喪偶式育兒"中選擇了離開。

其實,改變的應該是自己,誰說陪伴孩子不是一种放松呢?童言童語、純凈笑臉,難道不是成年人世界的一種最好的治癒嗎?

2 ,主動選擇,用持續學習來面對婚姻危機的害怕和擔心。

當做一種選擇的時候,人往往會有失去其他選擇的害怕和擔心。其實,這是純粹的擔心,而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與其"杞人憂天"我不如用持續學習來充實自己。

比如,自古賦予女性太多母親的重任,默認孩子的成長與成就和母親關聯性太大。

很多職場女性投入極大的精力在工作上,給家庭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卻還要承擔婚姻里丈夫的指責,焦慮孩子的教育情況,甚至帶來顧此失彼的內疚感。大可不必如此,科學育兒的書籍和專家的分享,讓你可以學習到如何真正讓孩子獨立起來,讓孩子自己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再比如,選擇了家庭主婦的婚姻。

社會輿論讓主婦擔心丈夫的嫌棄、社會的脫節、人際交往的孤立等等,進而不信任丈夫,埋怨婚姻的不安全感。事實呢,有一種叫做"學習型家庭主婦",有一種叫做"槓桿青年"……社會的進步,提供給你太多的學習內容,太多的兼職機會,何必陷入對危機的害怕和擔心呢?不如行動起來,科學地規劃家庭主婦的時間,合理地全職陪伴孩子,都有專業人士手把手教你啊。

不害怕、不躲避危機,去面對、去拯救危機,才是當代人婚姻的正解。

攜手並進在暴風驟雨中,婚姻才能雨後見彩虹,而彩虹的底處,不是傳說都有寶藏的嗎?讓我們一起做寶藏夫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