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究竟有何不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隨著細胞治療時代的到來,細胞治療將成為「醫學第三大支柱」,「幹細胞」與「免疫細胞」則成為了細胞治療中的兩大熱點。近期有很多儲戶會問到:「我們已經儲存了幹細胞,那還需要再儲存免疫細胞嗎?」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的區別。


【1】功能不同

我們知道,細胞是構成人體的最小單位,我們的身體中有著200多種不同的細胞,它們相互影響且配合著,各執其職,形成了一個細胞王國。

任何一個國家的存在既需要建設者來建造與維護,也需要防衛軍的防護來抵禦外敵。我們身體的細胞王國也是如此。

在細胞王國中,幹細胞就是建設與修復者,免疫細胞則是國防部隊中的防衛軍。

當我們的人體還在成長時,幹細胞承擔著細胞王國的基礎建設,它們奔赴建設第一線,通過源源不斷的分裂和分化出新的細胞,增加我們身體細胞的種類和數量,最終打造出一個健康的人體;


當我們成年後身體不再成長,幹細胞又開始扮演細胞王國的修復師,及時替換和更新衰老或受損的細胞。

當有外敵入侵時,如細菌和病毒,免疫細胞就是細胞王國中國防部隊的保衛軍,快速做出反應,將其消滅。

如果細胞王國中出現叛變分子,如正常細胞突變為癌細胞,免疫細胞就會啟動安保系統,將其識別並清除。


但當外敵入侵過多,或內部叛軍太多,免疫細胞沒辦法全部清除時,我們的身體就會生病

不幸的是,當我們不斷變老(25歲以後),體內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的數量及活力均會不斷減弱。

幸運的是,有了基於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再生醫學技術,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2】分類不同

按照分化潛能分類,幹細胞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專能幹細胞。

目前利用免疫細胞較多應用到臨床的有NK細胞CIK和最近特別火的CAR-T。

【3】提取方式不同

幹細胞可以從多種人體組織中提取。

最初是從骨髓中提取的,最早發現並臨床應用成功的是骨髓源的造血幹細胞。之後,偉大的科學家發現了間充質幹細胞,也是目前臨床研究中應用廣泛的,其來源可以從臍帶、胎盤、脂肪、牙髓等多種人體組織中提取到,其中,科學家發現我們通常被丟棄的臍帶與胎盤中所提取出的間充質幹細胞是最豐富、最優質的天然來源。
免疫細胞的來源主要是血液,包括成人的外周血和新生兒的臍帶血。血液中含有大量功能成熟的免疫細胞,在我們的身體內不停循環,時刻保護我們的健康。

【4】治療的疾病不同


幹細胞是細胞王國的建設者和修復師,當我們身體的細胞有損傷,需要被替換或修復時,就需要幹細胞發揮治療作用。如皮膚的燒傷、燙傷,再或是肝硬化、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帕金森等疾病,本質上都是組織器官的細胞受到了損傷,這時就可以回輸幹細胞進行治療。

免疫細胞作為防衛軍,主要發揮兩方面的治療作用:

(1)清除衰老細胞,預防疾病,以防止衰老細胞集聚對人體造成傷害,以NK細胞為主,當然定期輸注免疫細胞,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抵抗力,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2)癌症治療,輸入體內可以殺死患者體內失控的癌細胞,如CIK細胞和CAR-T細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1xx524BMH2_cNUgXd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