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 NBA 失去中國市場,相關從業者應該選擇什麼出路?

2019-10-09     蘿莉賽

作者:一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到一個「轉型成功」的原火箭博主(苦笑)

其實看到更改的簡介和那一段自白,要問心酸嗎?真做過球迷的都知道,也心酸。

「天下沒不散的筵席」,整個事件的突兀和造成的後果確實讓部分球迷呆若木雞。筵席終歸是越擺越小,越擺越淒涼。對球迷來說現在說什麼都不重要了,因為徒勞,而對球迷的影響其實還比較小容易找替代品。但對於之前的從業者,除了擺明愛國立場之外影響是實打實的,必須另尋出路。

很多博主是苦心孤詣多年被莫胖子及NBA後續操作毀於一旦。上面這個博主選擇的是逃離。很無奈的,像白雲大媽一樣選擇與其他「火」結緣。


航天愛好者們大概都在感謝莫雷作死

騎士、老鷹、灰熊等愛好者躍躍欲試


碰到莫雷這個事件,我發現關注的靜易墨老師都在嘗試轉型。公眾號第一次看到非籃球文章。靜易墨老師的籃球分析文章真的極好。

文筆好的答主,寫其他應該還是很厲害。畢竟儲備在那,但定位的讀者群一下就發生了巨大變更。現在很多籃球博主都在找出路。以前可以選擇給公眾號或騰訊NBA之類供稿。但NBA失去中國市場,這條路就切斷了。這種失去是雙向的。就像NBA哪裡只是美國人在賺中國人的錢,這是一條巨大產業鏈,中國人在其中賺中國人錢的可能還多一點。但涉及國家主權層面的論戰,就必須要有所代價的。只是誰是這個代價值得商榷,就像之前打擊樂天是否會導致部分人失業這些也都不是優先要考慮的事。

其實私心裡很多人還是希望事件走向不是萬劫不復。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韜光養晦。

但看最新的資訊,已經是這個走向了。既然做了選擇,大家就選擇支持上面的決定吧。

央視、騰訊相繼召回前去上海報道中國賽的團隊

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至於回答里提及的「轉播商、媒體工作者、廣告、公關、活動「了解的不多,就不說了。


另外再說一點,剛剛說這個失去是雙向的。

根據深圳台發布的數據,如果取消與中國市場的合作。NBA將失去全年總收入的10%。不是純利潤的10%,而是總收入的10%。這個損失對聯盟的衝擊是巨大的。我不知道除了美國本土,是否還有比中國更大的市場。

但這確實是肖華權衡利弊下的選擇。肖華的立場暴露的本質是:

NBA的定位,是一個屬於美國的商業聯盟,並不是一個開放的屬於世界的體育聯盟。NBA背後的大佬都是精算師,利弊其實他們都算得很清楚。並不是衝動而為。

我現在已經在想像如果走向無可挽回,NBA受此衝擊是否會因為營收造成其他局面了。

以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1umsW0BMH2_cNUgnS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