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本和獨立院校的四點區別:原來不僅僅畢業證「不同」

2019-07-30     尕波

最近幾年的教育改革方向中,有一個對社會的影響比較大,那就是二本三本合併,一本二本合併。慢慢的, 很多省市已經沒有了本科三本。我們先來看一下所謂的一本,二本,三本,這些表示的含義。其實都是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有關係,錄取批次依次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校招生錄取批次合併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

首先,我們要認可這種改革。它具有很多的意義。1. 有利於促進普通高等學校公平發展。逐漸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消除因批次劃分可能帶來的政策歧視,促進普通高等學校平等競爭。2. 有利於減輕高中升學排名的壓力。逐漸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將無法按錄取到各批次人數多少對高中進行互相比較,減輕高中升學排名壓力,有利於促進高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實施素質教育。3. 有利於學生按照興趣選擇普通高等學校和專業。4. 有利於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由於錄取批次的原因,很多用人單位也以此為門檻,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設置不公平框框。逐步取消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批次,有利於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

那什麼是獨立院校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因而獨立學院學費是公立大學的三到四倍。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公益性事業,依法享有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定的各項獎勵與扶持政策。

具體講,教育部「8號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獨立學院」的概念,並在其第一條就開宗明義指出:「本文所稱獨立學院,是專指由普通本科高等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辦機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級學院、分校或其它類似的二級辦學機構不屬於此範疇」。「獨立學院」有這樣的特徵:一是實行新的機制辦學。二是實行新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通過了解了一本二本和獨立院校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區別還是存在的。第一點區別:學費。基本上,一本二本大學的學費都比較低,一般家庭都能夠輕鬆承受,大多數專業不會超過6000元,而獨立院校的學費可能在平均2萬左右。所以如果家庭情況不是很好的學生,肯定是不會考慮獨立院校的,上個大學可能把家底都掏空了,而公立院校會有一些不錯的資助項目。從這個角度分析,能夠選擇去獨立院校上學的,也基本上家庭條件比較富裕,能夠輕鬆支付學生的學費等費用。

第二點區別:學校的本質上面是不一樣的。獨立院校非常清楚,雖然說的是公辦民助大學,但是實際上性質就是民辦大學。而一本二本大學大多數都是公辦的大學。第三點區別:學校的名稱也是不一樣的,一般的一本二本的大學的名稱通常是,某某某大學,某某某學院,比如,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等。而獨立學院的學校名稱一般是,某某某大學某某某學院,比如之前網絡上很火的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濟大學、嘉興市教育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宏達控股集團合作舉辦,是一所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作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舉辦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

第四點區別: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頒發的單位是不一樣的。這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了,也是它們之間的最大最重要的區別。其實,在以前,2002年之前,這兩者之間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是一樣的,只是獨立院校的學費貴,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相當於是多花一點錢上一個不錯的大學,獲得一張不錯的證書。那個時候,有錢還是幸運的。但是,自從2002年,獨立院校開始由獨立院校畢業證自行頒發,2008年開始獨立學校的學位證也自行頒發,這兩者之間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就有所區別了。

比如同濟大學和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這兩所學校的證書,同濟大學的畢業證的蓋章是同濟大學,校長落款就是同濟大學的校長, 而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蓋章則不是同濟大學,而是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校長落款當然也就變成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校長了。也就是說,現在你讀了一所名牌大學的獨立學校,也不能拿到主辦大學的畢業證。所以現在有錢,不如以前有錢人幸運了,想要一張不錯的畢業證, 還是要多考學生自己努力,這樣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其實也是給了非富人更多的機會,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公平作用。關於獨立學校,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ecVRGwB8g2yegND6O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