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 | 在巴西體驗「葡」通話

2019-08-27   中國副刊

文 | 曹穎新

巴西是使用葡語的最大國家,據說與澳門和安哥拉莫三比克等地的葡語相比,從語音到語法都相差很大,如果說葡萄牙葡語是「葡葡」的話,東南亞和西非葡語可以叫做「亞非葡」,而巴西的「巴葡」自成體系。住在巴西利亞的表姐一家人葡語說的都很好,我的小外甥女介紹說,巴西人的葡語猶如唱歌,我也確實體會到了巴葡的悠揚。有一次我和姐姐在超市買東西,聽到廣播里一直在播放一種節目,男聲抑揚頓挫,懶散憂鬱,極像90年代中國國內一檔流行的電台節目——零點樂話。我問我姐,這超市裡服務還挺好,還配備了電台廣播,這是什麼節目。她說,這是在播報各種打折品目……

為了不露怯,我決定在手機上增加一個葡語鍵盤研究一下,怎麼也得學幾句發音正宗的巴葡啊。但是發現巴葡的特點是節奏和樂感,比較難學。比如聖保羅是「São Paulo」,其中的ão是重音,所以São拖長了聲音,使得paulo中的元音都沒有太多餘地再著重發音了。再比如謝謝是「obligada(o)」,他們會非常著重拉長ga這個音,尤其表示非常感謝時,有時還要配以輕柔的聚攏五指前後搖晃的手勢。我一聽到他們說話拖長音,就想起了看過的義大利、西班牙語電影,以及很多場西甲意甲聯賽和巴甲集錦,我一直驚訝於他們的肺活量,更驚嘆的是他們語言的低效率,那麼長一串大詞,居然只是一個漢字可以表達的意思。在巴西的書店,我觀察到很多書都相當厚重,同時排版也很密實,比如一本《邱吉爾傳》,我記得漢語版只有300多頁那麼厚,而葡語版居然有700頁之多,難道真的是因為葡語效率較低嗎,不知道,這完全是我自己的主觀猜度。

據我姐說,葡語是很難學的一門語言,儘管她已經說得比英語溜多了,但是學習的過程很艱辛。它包含了變格、變性等一切麻煩的語言規矩。雖然很複雜,比英語複雜得多,但是畢竟和英語一樣都是表音語言,有的單詞還是比較像的,不知道為什麼巴西人的英語普及率不是很高。我在這裡有一個體會,問路時最好詢問膚色偏白的女性,白人一般都是受過較好的英語教育的,而女性則較為安全,尤其是老太太一般都熱心,否則對方可能會反問你是否會西班牙語,或者反問別的。我還有一個經驗,就是買飲料時千萬不要問「how much」,因為很可能服務員會遞給你一瓶名為「mate」的飲料,發音與「much」非常相近。後來我學會了應該問「guanto」,但是我的發音不準,對方還是不懂,我乾脆在買飲料時就直接選「guarana」,這是一種巴西國民飲料,不用問價錢,聽裝的都是2黑奧。

我第一次注意到「好」這個詞,是和一個美女健身教練吃飯時,她和我姐聊起了這個烤雞翅不錯,我聽她一直在發「bang」的音,問她什麼意思,我姐說就是好,我當時很驚訝,這個字跟「棒」很像,原來語言有時是相通的。後來才注意到應該是「bon」的音,接近於「嘣」。「bom dia」就是早上好、上午好,「Tudo de bom」,土豆好就是一切都好。我剛到里約時,住在我姐的一個朋友家,她家的小女孩跟所有巴西人一樣熱情,每次出門見到樓下門衛,她不但自己要打招呼,還囑咐我要向門衛說「bom dia」「boa tarde」「boa noite」,後來我總算學會了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三句話,到了巴西利亞派上了用場。我去外面跑步,第一天傻乎乎的正跑著,迎面來了個金髮美女,突然對我喊了一句「bom dia」,我還沒反應過來,人家就跑過去了。沒過一會又來了個深膚色猛男,雖然速度飛快,也不忘對我說一句「bom dia」,我剛回了一個「嘣」人家就過去了。又跑了一段路後,終於有一位牽著巨型猛犬的老大媽,慢慢向我迎來。我放慢速度,醞釀好語音和表情,對她說了一句「bom dia」,她向我優雅一笑過去了,這時我意識到我又錯了,此時已是中午,應該說「boa tarde」。

姐姐的另一位里約朋友Rodrigo教會了我幾句巴葡,他去機場接我時,舉著一張紙,上書我大名的漢語拼音,我很驚訝於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說這很簡單,哥們兒我學過漢語。可是之後馬上又問我,你的第二名字「Cao」和「Gao」到底有啥區別,從寫法到讀音都太像了,好吧,畢竟這對於非漢語母語的人真的有點難。他又問我,你管「feifei」(我姐的名字)叫什麼,我說叫姐姐啊,他說,不叫feifei嗎,我說中國人為了表示尊重,一般稱呼長輩和哥哥姐姐時都不叫名字,他反問我,那萬一你有十個姐姐,你一叫她們都來了怎麼辦,我心想,這傢伙難道聽過中國十個爸爸的故事嗎?

第一次他帶我去海灘玩,我不知道這裡不像三亞等地,沙灘上有換泳衣服務,這裡一般都是在家裡穿上泳衣直接去海邊,或者在酒店換泳衣。我跟他說想去海里游泳,他說你沒換泳衣啊!我說我包里有,他在經過一片酒店時讓我進去換,我說那我穿的衣服再套上,太熱了,他說那你就不用套外衣了,我想穿著泳衣坐在副駕駛上也太不合適了。我問他,Is it suitable?他回答的第一句我聽著像right?我想怎麼還問我,我在問你啊。第二次才聽清他說的是try。後來我注意到「t」的發音經常被他們吞掉,是因為里約人說這個音時,舌頭會貼近門牙形成阻滯。原來巴西也有各地的英語方言,就像中國人說英語也會有京味和海派一樣。

我這些小小失誤根本都不算什麼,小姑娘瀾馨因為漢語葡語的語言轉換才算遭遇了一個不小的事件。小女孩剛見到我就向我訴說了她的苦悶和反抗。我見到她時問她:你叫什麼?她媽媽替她說叫瀾馨,她立刻表示糾正:「我叫Sophia!我因為叫「瀾馨」,總是被同學嘲笑,被他們叫成「點心」,所以我在學校都叫Sophia!」原來瀾馨兩個字的漢語發音很像葡語裡的「下午茶」。

姐姐家住在巴西利亞,她家養了一隻拉布拉多,名喚「Domingo」,是外甥女從類似於官園批發市場的巴西利亞花鳥魚蟲市場中買來的,本來要買一隻小型的狗,已經起好了名字「Sábado」(星期六),可惜無緣,最終買了一隻大狗,於是決定叫「Domingo」(星期日),比星期六多一天。《魯濱遜漂流記》裡面有一個黑奴叫星期五,我看這隻拉布拉多的智商絕對不低於人類。他的母語是汪語,第一外語是葡語,可能是家裡中國人多的緣故,漢語牢固占據了他第二外語的位置。我在網球場上跑步,和他隔著一個鐵絲網,鐵絲網的高度已經隨著他的生長越來越攔不住他了,每次我跑到他身邊,他都試圖衝過欄杆跟我玩耍,但是那猛衝的勢頭格外嚇人。有一次他突然衝過來沖我狂叫,嚇得我對他喊「go away」,神奇的是,他居然聽懂了第三外語英語,前爪往後一縮,無辜地往後退了退,小眼神看著我,似乎在說:「幹嘛那麼凶啊?」可惜我不懂汪語,只能任由他每次撲過來躲遠點。後來Domingo成了我在這個國家最惦記的朋友,它現在已經長大,變得非常成熟,但是它奔跑的英姿依舊。

主編:甘周 |編輯:袁浩

END

熱門閱讀文章

本號姓「副」 歡迎來「刊」

王蒙:不忘金庸

大地有多大

王鋼:忍別二月河

家住百萬莊

1979年的那個春節

靜靜的九如巷

有一種鄉愁叫小名

大師筆下的中國母親

觀舊照,憶文西

收藏在茶中的記憶和友情

難忘老師的笑容——深切緬懷徐中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