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四敗」不可為

2020-02-24     紅雲社會文學百家談

原創 ┃ 萬紅雲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紅雲導語:人生為什麼會失敗,這是一個值得探討且不容迴避的問題。當然失敗的原因一定是多種多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物資,人力,精力,技術……這些因素可以說是非常複雜,有時且未所料到。正所謂,人有千算,不如天只一算。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面對事業或者是啟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然要經過大腦的深思熟慮,然後才能行動。否則,誰也不甘心輕易地面對失敗。

然而,除此之外,人的天性,也是失敗與成功的重要締造者。這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天生的敗家,與命中的成事。

那麼這些天生的敗家與命中的成事,其實就是指人們的性情。豪爽、謹慎、忠實、奸詐、厚道、虛偽、貪婪、大方……

如果把這些性情再歸納得細緻一些,就可以從中發現,下面這些性情,卻是導致生活之敗的最根本原因。如果我們能夠早些知道這些,並且認真改掉,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就會順利得多。會因為改變,而從失敗轉變為成功。

主觀偏狹。

性格過於主觀,必會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從而導致自己的觀點越來越狹窄。這樣的一種性情,就會造成看待事物與問題,非常主見,不聽別人的意見。

在生活中,這樣的人,不但處理事情容易劍走偏鋒,且與人相處起來,也會感到很累。他們會覺著別人都不願聽取自己的意見,是別人的過錯。卻毫不責怪自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而造成了非常尷尬冷漠的場面。

由於自己主觀偏狹,常常造成錯誤的判斷,因此造就了失敗的局面!無法扭轉。

自作聰明。

人多智廣。古人常告訴我們,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事實上,如果讓三個臭皮匠去管理一個企業的話,也許十有八九不如諸葛亮的才智。但是,古人本意卻不是真讓我們那樣去比較,而是讓我們從中懂得「人多智廣」的道理。

而自作聰明的人,常常很自負。他們認為自己的主意與策略,永遠是對的。於是他們在自負中失敗,迷失,淪落。當有人提醒他們的時候,他們卻認為對方故意在為難自己。這就是人性的中毒至深。所以,一個人如果性格中有自作聰明的成分,那麼千萬要改過來,這是失敗的根源所在。

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出自《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意思是說,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形容把個人得失看得過於重。

其實,這樣的性情原因,來自於情緒的不穩定。而情緒的好壞,是定奪一個人思想是否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個人不夠成熟,那麼才會出現患得患失的性情。這樣不能控制情緒的人,事業與人生都很難取得成功,失敗居多。

斤斤計較。

凡事斤斤計較者,心胸必定狹窄。那麼這樣的人,又是怎麼成為失敗的重要因素呢?比如說,我們拿一個瓶子過來,當你把一些小的石子裝進了瓶子裡,那麼,再拿一些大的石子放進去,卻發現根本就無法容納那些大的石子。而我們如果先放進去那些大的石子,然後再放進去那些小的石子,就會發現,大石子,本就可以放得進去。而小石子也放得進去。

同樣。我們的心胸如果把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裝得滿滿地了,那麼那些大的格局,大的境界,大的思想,自然就無處擱置了。這樣的人生,還有不失敗的嗎?

紅雲結語:人這一輩子沒有容易的事情,而我們的性情,如果恰巧有上面這「四敗」,儘早地改過來。一輩子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不斷地學習之中,不能有絲毫懈怠。改掉天性「四敗」,人生大道更寬廣。(配圖來自頭條號免費正版圖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wwenABjYh_GJGVGq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