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今的國際農機展已經結束,但它帶給人們的話題卻一直在繼續中,特別是對於從事農業的工作者們,更是十分的關注,畢竟在這裡可以了解更多的農業知識,可以和全國各地的三農人進行交流,可以看看最先進的農機長什麼樣的。
在此次的農機展中,接納了22萬人次的觀看,其中的企業也在兩千家以上,而在會展中心,因觀看的人太多,主辦方只能選擇限流才行,但就算這樣人數依舊源源不斷。而那些參展的企業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不僅用上橫幅吸引別人的關注,也用上了VR媒介讓人感受農機的樂趣。也有企業則是直接現場操作,讓人對其有了更多的認識。
筆者也進入了會展中,這些先進的農機可是直接讓人看花了眼。比如說秸稈打捆機,它帶來的配置也十分新穎,比如說可以將不同的秸稈分別打捆,同時還添加了離田的設備。而在這裡,不管是那些大企業還是微小企業,其都可以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在配置上也非常強。其中一款農機60萬元,其功能是紅薯、土豆的收穫,這樣就可以解決體力勞動的限制,只要用上了機器,不僅可以將其收穫,還可以自動將土豆等上面的泥土清理掉,這樣也可節省了不少清洗時間。
在這個農機展中似乎可以看到農業全過程的農機生產設備,便宜點的只要幾百元,比如說玉米脫粒機,它的賣價就不是太多,一畝地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快速的脫粒,價格只需要280元,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當然3000元的玉米收割機,可以自行在農田裡採收,而秸稈也會被同時粉碎,還會對玉米進行脫皮,它的價格也不貴,賣到了3000元。
在會展上也有那些無人駕駛的機器,這樣的農機推出來後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擁有GPS導航能力,也裝載了自動識別的能力,不過看起來應該是概念機,並沒有價格,看來想要完全推出市場中,還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到時候農民只需要指揮就可以。
當然無人機的賣價則是在3-5萬元,它可以用來噴洒農藥,解放了身體。不過要說價格昂貴的,棉花採摘機絕對算一個,它的賣價高達320萬元,可以實現自動化的採摘棉花,其實目前為止棉花多半都是人工採摘的,如今有了自動採摘機,只是其價格的昂貴讓人不能承受得起。
其實我國的農業依舊是以個體戶居多,並沒有實現幾千畝的統一承包,這樣的話那些迷你型農機似乎更受人們的歡迎,價格也不是太貴,希望今後會有更多的微機被研發出來,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