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江西省中小學下學年孩子們的中餐如何解決?陪餐的老師是否有一定的經濟補償?下午放學後學校能否開展託管服務?等一些問題引發廣大網友關注。
近期,江西省教育廳發布了最新消息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滿足新時代中小學生和家長對課後服務的迫切需求,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困難,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增強教育公共服務能力,近日,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關於做好全省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要堅持自願選擇、堅持公益惠民、堅持科學合理原則。
堅持自願選擇。課後服務應充分遵從學生和家長的意願,必須以家長自願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
堅持公益惠民。不得以盈利為目的,根據課後服務性質,結合當地實際,採取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
堅持科學合理。應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科學、合理地確定服務內容,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服務對象
服務對象為在讀中小學生,優先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亟需服務群體,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學習輔導幫助。
服務內容
(一)彈性上學服務。中小學校應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確保開齊開足課程的前提下,實行彈性上學,適當推遲上課時間,儘量早開校門,讓家長能夠從容送孩子上學。實行彈性上學後,學校要統籌安排好早到學生的管理工作,根據學校實際,組織早到的學生開展晨練、晨讀等活動,使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監管」。
(二)在校午餐服務。有條件的中小學校應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服務。午餐可由學校食堂統一供應或選擇有合法資質的集體配餐企業進行配送。學校沒有餐廳供學生集體用餐的,要利用教室等場所為學生提供衛生、安全的就餐環境,並指導學生做好午餐的自我管理。
(三)在校午休服務。中小學校應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休服務。學生午休時間為午餐後至下午上課前,一般安排在本班教室,或經過改造具備午休條件的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等場所。學生午休場所應具備安全使用條件,條件較好的午休場所應優先提供給低年級學生。
(四)課後託管服務。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為有需求的學生家長提供課後託管服務。課後託管服務時間為下午放學後至18時前。課後託管服務內容是:合理安排學生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指導學生做作業,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以及拓展訓練,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等。嚴禁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五)課後興趣活動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在雙休日、寒暑假等假日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各類興趣活動。課後興趣活動服務主要是發揮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組織學生開展體育、藝術、科普活動、拓展訓練等,堅決防止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為保障課後服務工作的順利實施,意見強調,要建立健全課後服務自願公開機制、日常管理機制、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健全教職員工合理報酬機制。
其中,學生彈性上學、在校午休等常規服務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不得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對於課後託管服務和課後興趣活動服務,各地要根據課後服務性質,結合當地實際,採取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確保課後服務正常開展。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予以適當減免。
課後託管服務和課後興趣活動服務作為服務性收費的,其收費標準由縣(市、區)發改部門、教育行政部門聯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執行。課後服務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由財政返還學校,專項用於課後服務成本開支。
同時,鼓勵和支持教職工在正常履行職責和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任務前提下,參與課後服務工作。對參與課後服務的教職工,按照參與課後服務的內容、時間等因素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辦法由各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