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採集的老兵信息幹啥用了?獨家視頻披露

2019-11-22   一號哨位

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後

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

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

經常有人會問

採集的信息用到哪了

到底有什麼用?

這次,答案終於揭曉

上海閔行區莘莊鎮的退役軍人服務站

哨位君感受到了

大數據管理系統的洪荒之力

視頻加載中...

只需幾秒鐘

就能在全鎮30.5萬人中找到

80歲以上的獨居退役軍人

並通過標籤

了解其需要哪些社區服務

整個系統分三級,共三百多個標籤

形成退役軍人「個人畫像」

根據標籤情況,社區街道再對接

「大數據+實體服務」

比如衛生服務中心

與2171名退役軍人簽約家庭醫生

比如殘聯

為198名退役軍人提供相關服務

比如社區事務受理中心

為9名退役軍人提供低保救助

這些精準服務

在沒有成立退役軍人事務機構

沒有形成大數據平台前

是很難落地的

莘莊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為老兵進行健康授課

11月19日

哨位君在上海參加了

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宣傳思想工作座談會

為傳播退役軍人工作好聲音

傳遞退役軍人正能量

建言獻策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錢鋒在座談會上提到

「龐大的退役軍人群體

是一個充足豐盈的故事庫

有意義有意思,有深度,有溫度」

作為退役軍人系統工作人員和媒體

應當講好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故事

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錢鋒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

座談會期間

我們到多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參觀調研

深深地感到

在大數據服務的背後

是整座城市

是整個退役軍人服務體系的努力

比如在上海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

到處可見軍人被尊崇的印記

南京路的大幅宣傳畫

地鐵出口處的宣傳語

每個月20號的上午

你都可以在這偶遇一條街的兵哥哥

「雙擁街」活動已經在此持續多年

成為軍迷打卡的必選地

南京路上好八連為市民提供服務

還有消防員為老人理髮

「雙擁街」上的參戰老兵

她指著胸前懸掛的國慶70周年紀念勳章說

「這是最珍貴的一枚」

「雙擁街」活動像一場雙擁嘉年華

在徐匯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

我們看到了溫馨的老兵之家

還有一位叫郭乃興的核潛艇老兵

用自己多年收藏的軍人榮譽文獻文物

在服務中心設置了展廳

這座城市的很多細節

都在傳遞一個答案

「尊崇軍人的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

應該怎樣為軍人和退役軍人服務

當然,中國很大

由於地方經濟情況等因素

不是每一處都能立刻對標大城市

但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

退役軍人事務機構和全社會的努力

目前

退役軍人大數據管理系統正在多地研試

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