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萬男性將成為「剩男」,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敢結婚了

2021-02-23     山東中公自考

原標題:超3000萬男性將成為「剩男」,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敢結婚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敢結婚了?剛剛過去的牛年春節,又有多少人被催婚了呢?今年春晚小品《每逢佳節被催婚》,再度引發了對婚姻現狀的討論。

近年來,我國結婚人數持續減少、結婚平均年齡日漸增長、單身群體日益擴大、出生人口持續減少等問題備受關注。

1.經濟壓力

如今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一年在家待的時間非常少。本認為一年辛勤工作能賺到很多錢,但實際上每個月的月薪都還不夠花,再加上結婚後的房貸車貸更是勸退不少年輕人。

有時他們一年辛苦賺的錢連回家的車費都不夠,正是因為收入的壓力,讓年輕人害怕結婚,並擔心養不起家庭。

2.家庭矛盾

現在的不婚族其實是越來越多的,而現在需要結婚的其實大多數都是九零後,但是他們都是見過父母吵架的人,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結婚會帶來很多的家庭矛盾,會出現吵架的情況,感情也有可能會出現不和,而且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其實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想遇到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的人都不願意結婚了,而且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的家庭矛盾導致離婚的也是很多的,所以這是大多數人不願意去結婚的原因。

3.教育水平提高

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決定結婚對象,但不是絕對的。

按理說,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ta結婚對象的學歷也相應提高,女性一般是向上擇偶,即本科學歷的女性通常會選擇本科學歷以上的男性;而男性偏向於向下擇偶,但也不會差得太離譜,即本科學歷的男性可能會選擇至少高中以上學歷的女性。這些只是普遍現象,不排除其他學歷跨度大的情況。

但是,受教育程度不會單獨產生效應,它還需要與其所具備的其他財富/條件相結合,例如出身、相貌等。只有當其教育資本與另一種財富相結合,教育資本才能真正地為擇偶增加籌碼。

不僅僅三觀衝突會導致婚姻的裂痕,同樣對其他事情的觀點差異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對待孩子如何教育的問題,政治理念,宗教理念等等等等。而這一切理念的前提都和這個人看過多少書,接受過多少各方面教育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以上說的並不代表教育程度不同是導致婚姻不幸福的充要條件,但是確實是有很多很多長期的隱患。

房價快速攀升,年輕人面臨「買婚房」、「還房貸」雙重壓力1998-2018年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從1854元/平上漲至8544元。2004-2018年中國個人購房貸款餘額從1.6萬億元增至25.8萬億元,增長16.1倍,占居民貸款餘額的比例大致在50%以上。

同時,教育成本明顯攀升,「教師減負、家長增負」,接送、育兒壓力增大,導致家長承受時間、精力、財力三重負擔。根據新浪教育《白皮書》抽樣統計,學前教育階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占21%,大學階段占29%。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單身人口已經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了呢?其實與這些原因有著密切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OcmzncB9wjdwRpvWW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