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也玩"戰忽"?美國陸軍要改師團制,中國80個合成旅不改

2020-11-15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美國人也玩"戰忽"?美國陸軍要改師團制,中國80個合成旅不改

一直以來,美國陸軍一直是備受關注,美國陸軍的裝備在世界上是走在前列的,而且時刻傳遞著新的改變或者創新。自從二戰之後,在軍隊的編制上面,美軍有了多次的改革,也發生了巨變。最近美媒報道一則消息:"美軍認為現行的旅團制編制並不如軍改以前的師團制,在未來或將重歸師團制。"這則消息或許表明美軍將放棄自2005年以來的軍改成果,從而回歸冷戰時期或冷戰後的大編制:師團制。上文提到的旅團制,是美軍在2005年進行軍改,並提倡"小而精悍"的得來的。美軍把原規模在17000人左右的師級單位,拆分成4000-5000人左右的旅團單位。

其實,不難發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美軍單位的快速反應、作戰效率。將部隊從師級拆分後,旅級單位不再下轄於師,同時也不用通過師—旅兩個指揮層傳達作戰命令,而是旅指揮部將直接指揮旅進行作戰,這樣傳達作戰命令則方便快捷了許多。同時,將師拆分後形成的各個作戰旅,其作戰實力有增無減。美軍在組建作戰旅的同時,給作戰旅劃分了多個角色,有輕型、主張快速機動的"史崔克旅",也有主張重火力和重裝甲的重裝甲旅,同時為各個作戰旅加派了運輸車輛、裝甲車輛,同時劃分了大量的運輸機供旅級單位機動使用。

主推"輕量化"的代表便是"史崔克"旅,"史崔克"旅可以大量攜帶"史崔克"戰車,兼具火力與輕量化,在戰時可以將車輛和人員一起通過運輸機打包帶走,最快一個旅可在72小時內部署至全球任何一個戰區。而重裝甲旅則擁有大量的火炮、M1系列坦克、布雷德利步戰車等,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裝甲作戰。總的來說,美軍組建的作戰旅各有各的特色,兼具不同的作戰角色。中國在美軍軍改的同時,也對美軍的旅團制進行了一些考察,並決定也像美軍一樣組建旅級作戰單位(俄羅斯、英國等國家也對其進行過參考),目前中國大約有80餘個"合成旅"。

而現在,美軍決定原來的旅級單位不行,未來有可能全部改回去,向全世界玩了一把"戰忽",那我們中國的這些"合成旅"怎麼辦?也跟著改回去?其實大可不必。美軍計劃將其作戰旅全部改回師,是因為美軍組建的作戰旅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從上文介紹的美軍各種各樣的作戰旅可以看出,美軍組建的作戰旅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綜合實力並不強。

例如:"史崔克"作戰旅,其"史崔克"戰車,欺負欺負三流國家還行,但一旦和主戰坦克對戰,將會很快敗下陣來。而重裝甲旅,雖然有了重型裝甲單位,但是反應速度卻不如"史崔克"旅。因此美軍認為現有的作戰旅,綜合作戰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大規模的常規戰場,只能欺負欺負小國家,於是才決定改回師團制。但中國的"合成旅"卻沒有上述的缺點,因此不必也跟著改回去。

近些年來,我國的陸軍裝備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且誕生了多種裝備,種類多,性能先進。但中國的"合成旅"並未像美軍一樣,專精某一方面,而是在綜合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加強某一方面,例如快速反應或者是火力支援。這些陸軍裝備的配備完全合理,適應了現代作戰的需要,沒必要再跟風了。目前我軍的合成旅裝備經過了科學的配置,以及經過了無數次實戰化演練配置而成的。

舉個例子,中國的數字化重型合成旅,側重的是現代化信息作戰能力,同時既有99A、96A、96B等主戰坦克,也有04A等型號的步戰車,同時還有05式自行火炮、09式自行防空炮等裝備,還有火箭炮予以火力支援,人數規模上也比美軍的大一些,綜合作戰實力完全不輸於常規部隊,能夠應付大型戰爭,某種意義上更像是師的小型化,而非美軍作戰旅的專精化。因此,中國的"合成旅"完全不必像美軍一樣改回師團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FsXy3UBdHeNs4oxm5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