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和騙子「比速度、拼口才」丨一個多月來,反電信詐騙中心發出預警1000餘次

2020-03-20     株洲晚報融媒體

「劉女士您好,我們監測到一個高度疑似電信詐騙的號碼頻繁與你聯繫,請不要點擊任何不明連結……」比速度、拼口才,這是3月18日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辦公室內的一個尋常工作場景。一個月來,他們通過電話,向潛在受騙者發出預警1000餘次。

騙子的花招總是層出不窮,該中心監測到,近期針對企業與個人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出現資金流緊張現象,以辦理信用卡、貸款為幌子的詐騙案呈現上升趨勢。

案例

本想貸款2萬元應急,結果被騙4萬元

最近,在株洲市經營一家甜品店的劉先生覺得壓力山大,全面復工後,要進原材料、要招員工,開銷 很大,於是他打算通過網絡貸款平台借2萬元錢過渡一下。

前天,小劉通過QQ添加一名自稱是貸款平台 公司客服的男子,在對方的指導下,小劉掃描二維 碼下載一個APP,註冊、填寫資料、申報,對方又說 要「驗資」。一頓操作之後,小劉不但沒有貸到款, 反而將銀行卡里的4萬元「送」給了騙子。

「過程中,客服讓我不要接聽任何電話,只跟他 單線聯繫。」小劉說,因此錯過了民警的預警電話。

數據

此類案件占詐騙類案件總量三成以上

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透露,經統計,近一 個月來,以辦理信用卡、貸款為幌子的詐騙類案件 多發,占詐騙類案件總數量的三成以上。

「隨著國內疫情情況得到控制,人員復工、企業 復產,或多或少都需要現金周轉。」民警分析,騙子 是利用中小微企業與普通市民,需要現金周轉,但 貸款、融資渠道較少的情況,以「無抵押、低利息、 放款快」為賣點,吸引大家登錄網站或者下載APP, 先套取個人信息,再以手續費、保證金、會員費、驗 資等名義,詐騙被害人。

提醒

要提前交納費用的貸款,你要當心

騙子的花招層出不窮,反電信詐騙中心會根據 系統監測到的高度疑似詐騙號碼對潛在被害人做 出預警,「有時候真是急得肝疼。」民警介紹,他們 在進行預警時,會想方設法聯繫潛在受害人的家 屬,讓他們一起勸說、阻止,可狡猾騙子也有對策, 他們會刻意製造緊張氛圍,將潛在受害者置於封 閉的環境里,讓他們不要與任何人聯繫。

那麼,有貸款需要的市民、企業如何鑑別此類騙局呢?民警提示,一定要弄清楚貸款平台的資質,同時牢記「凡需要提前交納費用的貸款,基本都是詐騙!」

同時,大家不要點擊陌生連結,不要下載不明APP,不要隨意填寫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收到驗證碼時要特別留意。

(株洲晚報記者 李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FPA93ABrZ4kL1ViWK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