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娶了老婆還想著別人,身邊的女人三年換一茬,卻是最痴情的人

2019-12-04     有兩夏子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了。

白居易不是普通人家的娃,他祖父是做官的、老爸也是做官的。

在白居易出生後不久,因為藩鎮割據嚴重,家鄉發生了戰亂。

當時白居易的父親正在徐州當官,為了讓小白居易躲避戰亂,就把他送到了宿州符離生活。

在那裡,白居易度過了非常快樂的童年。他和一個叫湘靈的女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長大。可謂是真正的青梅竹馬

白居易雖然住在符離這種鄉野之間,但他的身份變不了。他是官宦之家的兒子,將來是要出人頭地,步入仕途的。娶的當然也應該是門當戶對的姑娘。至少,白居易的老媽是這樣想的


白居易在《鄰女》里寫道:娉婷十五勝天仙,百日煥姮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說的就是在白居易的眼裡,湘靈就是他眼裡的天仙。

然而白居易在《長相思》中又寫道: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說的就是他和湘靈,從十五歲相戀,卻在二十三歲分別。

十幾年的相處,兩人的感情已經很深厚。如果白居易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他們是會結婚的。但白居易不同,他被家族寄予厚望,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談戀愛!


為了前程,白居易離開符離去參加科舉考試。離家途中,白居易還在思念自己的初戀,他在《寄湘靈》中寫道: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杆獨自愁。


貞元十六年(800),二十八歲的白居易考中進士。他立即向母親提出要娶湘靈,但白居易的老媽覺得湘靈只是一個村姑,就算你們再情投意合,也不門當戶不對。

公元804年,白居易成了校書郎。為了在京城紮根,白居易全家都要搬到京城居住。白居易再次向母親懇求,要娶湘靈。可白母仍覺得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同意,甚至以死相逼

白居易知道,他們兩人的婚姻無望了。

白居易去和湘靈告別。兩人都明白,這一別,怕是這輩子都不可能再見了。

白居易的《潛別離》,講的就是當時兩人的心情: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河水雖濁有清日, 烏頭雖黑有白時。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白母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只要兩人分開就好了,到了京城,看了繁花似錦,白居易自然會忘了那個村姑。

但白居易和湘靈相識17年,其中有8年都在談戀愛,兩人早就認定彼此。所以白居易雖然不會為了娶湘靈而讓自己的老媽去死,但卻會以不娶,來表示自己的抗議。

白居易一直到37歲都是單身,立志以當光棍來懲罰母親對他的干涉。

白母氣得不行,再次以死相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白居易拗不過,就娶了楊汝士的妹妹為妻。


婚後的白居易,對自己的初戀仍然念念不忘。

《夜雨》里,他寫道: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這首詩用白話翻譯一下就是:我所愛之人在遙遠的異鄉,我每天都想見她見她見她。可是山高路遠,我並沒有見她的身份。雖然我已經結婚了,但我又不是出了家的和尚,我做不到忘記以前愛過的人

這真是充滿了「臣妾做不到」的無奈啊!


811年,白居易的老媽去世,卻沒想到死後還坑了兒子一把。

白居易的老媽是看花墜井去世的,而白居易正好寫「賞花」及「新井」詩。這些詩被他的政敵告到朝廷,說他不孝,白居易因此被貶。

沒想在帶著妻子去外地赴任的路上,白居易遇到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

這年,白居易四十四歲,湘靈四十歲,但仍沒有嫁人


白居易和湘靈抱頭痛哭,並寫下了名為《逢舊》的詩: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相愛的時候都是少年,再次相見大家卻都老了。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多年後,五十三歲的白居易回到了少年時代居住的地方,鄰居卻已經換成了別人。湘靈一家,早就不見了


此後的白居易,就在浪里小白龍的路上越走越遠。他不爭朝夕,只顧眼前的風花雪月。雖然白居易只娶了一個,但養的姬妾卻很多很多。

五十八歲時,白居易定居洛陽。此時,他家中早已姬妾成群,其中有四個叫「菱、谷、紫、紅」。白居易在《小庭亦有月》中寫: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而他養的最著名的兩個姬妾,一個叫樊素,一個叫小蠻

《舊唐書·白居易》中記載:樊素、蠻子者,能歌善舞。

當年樊素和小蠻都是年十八九的小姑娘,而白居易已經是六七十的老翁了。

而且正是白居易那句「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一直到現在,我們形容美女的腰身,都會用「小蠻腰」這個詞。

另外,他還曾帶著十幾個家妓和元稹一起遊覽西湖,左擁右抱好不快活。


白居易身邊的女人,不但多,還換得快。

他在《追歡偶作》中寫道: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

意思就是,我養的這些美女,雖然都很年輕,但每過三年,我就厭倦她們了

三年就換一茬美女,誰看了都說白居易浪到飛起。

但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到底是說的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EhG1G4BMH2_cNUgDh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