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都主打清宮戲的時代,宋朝這個朝代確實沒有什麼存在感。
而宋朝的皇帝中,宋仁宗也是很沒存在感的,給人的印象就是「他是誰?做了什麼?」
宋仁宗
前有太祖太宗,後有神宗,夾在中間的仁宗確實很尷尬。對於很多人來說,他一生庸庸碌碌,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政績,甚至在他的很多大臣都比他有名。比如下面這些人,都出自宋仁宗時期。
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朝,這六位還都在仁宗朝。由於他們光環太大,反倒是讓身為權力最高層的宋仁宗趙禎的變得有點無足輕重了。
遇到諫官就慫
在很多朝代,怕諫官的皇帝很多,但怕成宋仁宗這樣的,實在不多。
有一次,有人送給趙禎一些美女,趙禎很是喜歡。但喜歡沒多久,諫官來了,勸趙禎不要沉迷於美色無法自拔。
趙禎委屈巴巴地說:「最近確實有人給我送來了美女,我很喜歡,你就讓我留下她們吧」。
諫官說:「我這次來就是專門來勸您不要沉迷美色的」。
趙禎沒得辦法,只能眼淚汪汪地說:「那給她們些錢,送她們出宮去吧」。
諫官很高興,但是看到皇帝流下了眼淚,也求生欲爆棚,便說:「倒也沒這麼著急,留幾天再送出去也不遲」。
趙禎說:「我雖然是個皇帝,但我也是普通人。若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一個皇帝,做到這個份上,真的是有些「窩囊」了!
趙禎手下有個大家都知道的人叫包拯,很巧的是,包拯就曾是一個多次彈劾權貴的監察御史。有一次,趙禎非常寵愛的張氏跟仁宗說,「人家的伯父很想做三司使,你就幫幫他吧」。趙禎拍拍胸脯說,「沒事,包在我身上」。
說完就自信神氣地上了朝,以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沒想到,包拯作為諫官非常反對張氏的伯父空降。於是情緒激動思如泉湧,一開口就根本停不下來,連口水都噴到了趙禎臉上。趙禎只能拿袖子擦擦臉,繼續聽包拯說。
但趙禎好歹是個皇帝,他也是要面子的。於是他退了一步說,「那我退一步任命他為節度使好了吧,節度使只是個小官」。
沒想到,包拯等人更激動地說,「節度使,太祖、太宗都曾經做過,恐怕不是粗官」。
仁宗被懟得無言以對,只能作罷。回去之後對張氏發牢騷:「你只知道宣徽使,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身為皇帝,被諫臣噴口水噴了半天,還不能生氣,回家只能拿老婆撒氣。確實委屈的不要不要的。
不過包拯和仁宗很大程度上也屬於互相成全,一個敢說一個敢忍。
雖然被懟會生氣,但趙禎心裡其實很清楚,忠言逆耳這回事。
就說有一次,趙禎腦殼癢,連忙叫一個貼身的梳頭太監來給他梳頭。
太監就問他:「皇帝,您看的什麼奏摺?」
仁宗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他們的話當然是要聽取的」。
這個太監自持被趙禎喜歡,非常傲嬌地說:「可是您是皇帝呀,那些大臣哪一個不是歌姬舞女配置齊全了,您要是減少宮女和侍從,那就拿我第一個開刀吧!」
趙禎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就把主管太監叫過來,按名冊檢查,將宮人二十九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
後來皇后問趙禎為何要把自己寵信的梳頭太監弄出宮去,趙禎說:「這人讓我不要聽諫官的話,不能留」。
足以可見,趙禎作為一個皇帝的求生欲。
聖性仁恕如此
作為一個皇帝,趙禎絕對算得上貼心小暖男。
有一次他吃飯吃到石頭,牙齒咬得酸疼,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
還有一次,他去後宮看望眾多老婆中的一個。一進門就招呼人拿出水,一連喝了好幾口。明顯是口渴很久了。
那個老婆問他,怎麼不招呼身邊的人給你倒水喝呢?
趙禎說:「我剛剛看了一圈都沒有找到鐐子。怕開口問了,鐐子會受到懲罰,於是忍了一路。」《宋稗類鈔》對這件事也有記載:又嘗春日步苑中,屢回顧,皆莫測聖意,及還官中,顧嬪御曰:「渴甚,可速進熱水」。嬪御進水,且曰:「大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渴耶?」仁宗曰:「吾屢顧不見鐐子,苟問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歸」,聖性仁恕如此。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宋史·仁宗本紀》就記載過:「宮中夜飢,思膳燒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賊物命,以備不時之須。」
說的就是有一天晚上,趙禎肚子餓了突然想吃烤羊,但他不肯下旨索要,因為怕底下人從此為備不時之需,每日宰殺,天長日久,傷害生命無數。
要說,趙禎執政時期,由於長期的和平,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作為一個皇帝,完全可以要什麼吃什麼,趙禎這樣確實難能可貴。
但作為一個皇帝來說,趙禎確實算不上出彩。他被大遼敲詐,他優柔寡斷連裁軍也要考慮再三,他默默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曹皇后,他背下娘宋的恥辱。這些都被後人認為是他的污點。
但他卻知道「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的道理。
從古至今哪一場戰爭不是用百姓的膏血堆積起來的?只要打仗了,遭殃的就是百姓。所以像宋仁宗這種「無為而治」的治世準則,在歷史的長河裡也算是熠熠生輝了。
在他去世後,所有百姓,甚至連乞丐都對著皇宮的方向為他祭奠。消息傳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知道了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不管怎麼樣,做統治者做到被百姓和對手這麼喜歡的份上,宋仁宗確實對得起這個「仁」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q_JfnABjYh_GJGVS8h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