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九空?蘇州古代中醫是如何應對傳染病的?

2020-02-28   姑蘇好時光



蘇州雖然有天堂的美譽,但畢竟還只是人間的,歲月悠悠總免不了艱難苦恨,放眼全國則更是如此。

水災、旱災、疾病……縱覽古代史我們就不難發現和朝代一樣輪迴更替不斷重演的,還有各種災難。



就拿傳染病來說,明清兩朝加起來500多年歷史,全國範圍內光是統計到的傳染病大流行的次數就遠遠超過了100次,幾乎每隔五年就有一場「瘟疫」,在古代做皇帝、當官想想頭都大啊。

蘇州地區的情況要好一些,有人計算過從漢朝一直到清末,近兩千年的時間裡記錄在案的大型疫情超過50次


瘟疫是伴隨人類歷史進程的陰影


在這一堆冰冷的數字背後其實是無數難以想像的悲劇。

人類渺小而脆弱,卻又時常能爆發出驚人而偉大的行為——每到悲劇上演,總會有人挺身而出,那就是醫者。

在現代醫學進入國內之前,古人所依賴的自然是海納百川的中醫了,而蘇州也貢獻了一份獨特的力量,那就是吳門醫派



吳門醫派的鼎盛時期是在明清時代,當時的蘇州是天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而吳門醫派也發展出了多個流派。

吳門雜病流派、傷寒學派、外科學派還有最重要的吳門溫病學派,代表人物就是吳有性與葉天士

吳有性是太湖東山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晚年的大明朝天災人禍不斷,崇禎十四年(1641)全國各地爆發了一場瘟疫浩劫,死傷成千上萬,十室九空毫不誇張。


吳有性《瘟疫論•原序》:「崇禎辛已(1641年),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


而蘇州在連續兩年受災後又遭遇瘟疫襲擊,城市受摧殘的程度甚至比南宋金兵南下燒殺搶掠時還要嚴重。(「宋建炎金兵慘掠後,未有此奇荒」)

吳有性治病看人戰鬥在第一線,很快就把自己在臨床治療瘟疫的心得總結一番,出了一本中醫史上名頭響亮的著作《瘟疫論》。

當時蘇州城內疫情也非常嚴重,幾乎一條巷子裡家家戶戶都一起得了病

這陣仗大夫們哪裡見過?有的把病情看做普通感冒,甚至有庸醫胡亂下猛藥,總之對這病情大家都是束手無策。


電影《大明劫》中馮遠征飾演的吳有性


吳有性就發現這情況和《黃帝內經》這樣的教科書上說的不一樣,這絕對不是普通的傷寒。

經過仔細研究,他認為這天地間存在某種「戾氣」,看不見摸不著,通過口鼻可以侵入人體,任何人只要接觸到了就難以倖免。



各位朋友重點來了!這不就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麼,吳有性說的導致瘟疫的「戾氣」不就是病毒和細菌嘛!

吳有性的《瘟疫論》打破了傳統中醫的固有思維,創立了我國傳染病學的基礎,也開創了吳門醫派的溫病學派。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葉天士


到了清代,以葉天士為代表的蘇州名醫們前仆後繼,讓吳門醫派站在了中醫界山頂,有人統計吳中歷代醫家有1200餘人,名醫多、古籍多,還開創了延續至今的藥店老字號。

比如雍正年間吳門名醫雷大升(字允上)在蘇州閶門內專諸巷開設了誦芬堂老藥鋪,就是如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雷允上。


閶門內雷允上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追溯一下吳門醫派的歷史,並不比蘇州城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醫家以道家思想為主,帶著濃重的玄學色彩,一般靠煉丹製藥給百姓消災治病。

隋唐以後,蘇州就出現了能夠運用中醫理論來指導治療疾病的醫家,開元年間有一位蘇州名醫周廣,史書記載他光是看看病人就能大概了解病情(觀人顏色談笑,便知疾深淺),這麼厲害的大夫後來就被唐玄宗知道了,招進了宮裡成為蘇州歷史上第一位御醫


以後要是有導演想拍唐代宮斗戲的不妨可以考慮加入這個角色,魏瓔珞可以得到吳門醫派葉天士的幫助,那麼楊貴妃也完全可以有一位蘇州大夫做隊友嘛。

到了南宋,北方大亂,大量的人口南遷,因此也有不少名醫來到江南,也讓蘇州的醫學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蘇州在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醫院


《平江圖》局部


在當時的蘇州地圖《平江圖》東南角上,大約是今天十梓街與公園路交叉的地方,可以看見鐫刻的「醫院」兩個大字。有意思的是今天蘇州市衛生局就在這一帶,也許是冥冥中的某些傳承吧。

據考證,這所醫院創建於宋嘉定年間,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實物可考,並且定名為'醫院'的最早一所醫院」


學士街,by庸人蛋擾


宋代蘇州不只有醫院,還有藥局,現在美食雲集的學士街在宋代就叫藥市街,有一個藥材交易場所

當時蘇州官員還創辦了一所官辦的濟民藥局,專門組織醫護人員上門送醫、配藥到戶,既是吳醫的創舉,也是古代罕見的惠民良心工程。

而吳中大地上醫生大夫真正形成流派是元末明初的事了,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義烏朱震亨(字彥修,又稱丹溪先生)的門人戴思恭來吳行醫,由於他老師的名氣大,不僅吸引了大量的病人,也讓許多蘇州本地的大夫登門拜訪、想要學習深造。

在他的指點下一批蘇州醫生傳承、發展,最終吳門醫派就這樣問世了。



馬可·波羅遊歷蘇州時,除了沉醉於蘇州水墨江南、小橋流水的風貌外,對吳門醫派也印象深刻,說蘇州「有許多醫術高明的醫生,善於探出病根,對症下藥」

新中國成立之後,吳門醫派得到了新的發展,成立了蘇州市中醫醫院,聚集、組織分散的各路名醫,繼續為百姓治病救災。

你別說,儘管中藥難喝,但只要一聞到藥材的香味總覺得心安不少。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吧,要去雷允上買口罩了,好不容易才搖到的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