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在對蝦中的稱謂為肝胰腺,肝胰腺是南美白對蝦最重要也是功能最多的一個器官。促進消化吸收是肝胰腺最重要的一個功能。肝胰腺健康了,對蝦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強,飼料的能量、蛋白、糖原以及鈣、鎂、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就能得到良好的吸收。
在白斑、桃拉、紅體、急性肝胰腺壞死等疾病肆虐中國對蝦養殖業時,很少養殖戶會關注對蝦的肝胰臟問題。近幾年工廠化養蝦逐漸興起,工廠化養蝦具有「產量高、效率高、效益高」的特點,而高密度養殖環境導致的脅迫和高脂肪、高營養的飼料往往加重對蝦肝胰臟負擔,造成肝胰臟腫大、變色、模糊、糜爛、萎縮等病變,進而引發各種疾病(如肝胰臟壞死、空腸空胃、腸炎、偷死)對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而,保肝護肝已經成為對蝦養殖中不可忽視的一個至關問題。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工廠化養蝦一線服務經驗從對蝦肝臟的病變過程、日常管理以及肝臟的保健養護措施幾個方面進行分享。
對蝦肝臟的病變過程
正常南美白對蝦肝臟一般呈茶褐色,很多時候也受食物的顏色影響,健康的肝臟下端有白色的包膜,通過白膜與胃相連。非正常對蝦肝臟發紅、發黑、發白、發黃、腫大或者萎縮糜爛,組織柔軟,缺乏彈性,手撕開肝臟之後化水。顯微鏡下觀察,病變肝臟細胞排列不均勻,部分或大部分脂肪化、油滴樣變性。
發病的對蝦,肝胰腺顏色逐漸發紅色、發黃、發暗或白化,白區縮小或消失,說明肝臟腺剛剛開始出現輕微的病變,此時是保護肝胰腺的最佳時期,只要治療得當,對蝦恢復正常的幾率非常高。對蝦肝臟亞健康的第3等級:肝臟進一步病變,發紅、發黃、發暗、白化加深,肝臟輪廓開始模糊,進而出現腫大或者開始萎縮,說明已經嚴重病變。此時採取合理的治療,仍然可以康復。對蝦肝臟的第4等級:肝臟進一步病變,肝臟萎縮嚴重,或者開始糜爛,說明肝組織出現嚴重壞死,治療措施效果較差。
工廠化養蝦如何早發現肝臟病變
工廠化養蝦關鍵在於日常管理,要細心觀察,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
工廠化養蝦除了觀察水,就要每餐喂料前後觀察蝦的狀態:肝胰臟是否清晰、腸道是否飽滿、甲殼是否明亮、活力是否良好等,只要出現一丁點的狀況,就應及時處理。而工廠化養蝦如何觀察做到早發現肝臟病變呢,筆者根據自己實踐經驗,認為有如下幾點:
1、 肝臟的上半部不再圓潤,開始變得稜角突出的時候;
2、 把對蝦正對陽光觀察,對蝦胃與肝臟連接處,也就是肝臟的上半部分開始發紅的時候;
3、 肝臟顏色有變化不是正常肝臟顏色的時候;
4、 肝臟腫大的時候;
5、 對蝦腸道有炎症的時候。
上述幾種情況,都要及時控料,配合保肝類藥物處理,這時候及時處理效果還比較明顯,都是可以處理的。真正到剝開肝臟,開始化水的時候、肝臟糜爛、萎縮的時候都已非常嚴重,此時再處理難度極大。
工廠化養蝦肝臟保健養護措施
在工廠化養蝦當中不少人為了追求生長速度,過量投喂,造成對蝦肝臟負擔加重,同時,糞便殘餌積累,水體亞硝酸鹽、氨氮等超標,細菌大量繁殖,進一步加大肝臟負擔,從而使肝臟發生病變。
預防措施:
1、嚴格控料,減少水質有機污染,防止水質亞鹽、弧菌超標;
2、定期使用復合芽孢桿菌或糞腸球菌凈化水體,分解有機物;
3、苗期加強營養,要注重營養均衡及餌料充足,此時是肝臟發育及白膜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也要加強轉肝期養護,促進對蝦順利轉肝。
投苗第二天開始連續投喂蝦片或豐年蟲或酵母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開口餌料,可保障蝦的營養需求,有利於肝臟健康發育,為正常渡過轉肝期打下良好營養物質基礎。有了充足全面的營養,對蝦機體才可以合成肝臟發育所需要的物質。很多時候,營養的吸收是有相互促進作用的,比如補充維生素有利於礦物質元素的吸收,所以營養必須全面。
轉肝期養護,工廠化養蝦對蝦轉肝現多都提前開始轉肝,多在18天左右就開始轉肝,如同豬仔斷奶提前一樣,此時恰逢對蝦食性轉變,對蝦肝臟快速發育的階段,建議此時稍微控料,同時內服膽汁酸最佳,膽汁酸是動物內源性消化液,對對蝦肝臟無刺激、且容易被對蝦吸收,對蝦轉肝效果明顯,容易形成明顯的白色包膜,趨於完善對蝦的肝臟功能,以順利完成轉肝。
4、中後期定期保肝,中後期對蝦攝食量增加,水質容易敗壞,肝臟負擔更容易加重,而對蝦肝臟又承擔解毒、消化、免疫等諸多功能,容易出現肝臟發紅、發黑、腫大甚至糜爛、萎縮等情況,健康肝臟需長期養護,所以建議定期使用多種維生素,提高免疫,增強體質,以及膽汁酸,有效降低肝臟負擔,促進肝臟排毒解毒、自我修復能力,維護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對蝦發病,功虧一簣。
如果發現病蝦肝臟有問題,食欲不振,攝食飼料慢,及時處理。應該適當減料,及時使用膽汁酸2g拌一公斤料,連用7天。
腸肝軸養護,肝臟和腸道不分家。對蝦腸道有問題,還要看肝臟顏色有沒有問題,如果肝臟沒事,就只需調理腸道,如果肝胰臟顏色有問題,應該先調理肝胰臟,肝胰臟調理好了腸道的負擔自然就小了,調理起來就相對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