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自以為是,都是人性最大的錯誤

2019-10-26     國學書舍

這個世界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所有的自以為是,都是世上最大的錯誤。

  • 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的煩惱和擔憂,對於一些事情,我們總擔心著出現壞的影響。
  • 因為當某一些事情沒有合乎自己心意的時候,也特別的擔憂和痛苦,讓這一些本該簡單的人生卻變得複雜而又顧慮繁多。

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執念所導致的,心裡有多少錯誤的執念,人生就會活得有多麼痛苦。

想要改善這一錯誤心態的根源,就是要明白一件事情:你以為的未必是正確的。

《道德經》中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這個世界福禍是相互轉變和變化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存在著不同的影響。

誰知道其中的變化有沒有窮盡,其中的變化有沒有對錯呢?

有的時候你所看到的未必是事實真正存在的,所以只拿自己片面的認知去評價事情以及所有的對錯,並因此擔心而焦慮,這就是一種錯誤的心態。

《塞翁失馬》這一個寓言故事,就是對於這一道理最好的印證。

塞翁丟失一匹馬,別人替他惋惜的時候,他覺得不一定是壞事,後來引來一群馬。

別人恭喜他的時候,他說不一定是好事,後來他的兒子學騎馬摔斷了腿。

別人又來替他惋惜,他又說不一定是壞事,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兒子免遭戰亂。

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你所面臨的世界,看到世界另外一個好的層面影響。

如果你看不透這一層影響,那就不要以自己的主觀為主導,一切順應自然,不管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順應外在自然變化和規律,尊重客觀事實。

在古代,有一個人叫李邦彥,他是丞相。

李邦彥的父親曾是一個製作銀器的工匠,有人就拿他的父親職業去笑話他,李邦彥這個時候覺得特別難過很羞愧。

他就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母親,他母親就說:「宰相家裡出了一個製作銀器的工匠,這才是羞愧的事情,但是我們家是製作銀器的工匠,卻出了一個宰相,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好事,有什麼可羞愧的呢?」

對於李邦彥來說,他所煩惱的事情其實對於人生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自己卻沉溺於煩惱之中。而他的母親卻能從另一個層面來開導他,讓他看到好的影響。

這樣的智慧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你也會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的愚昧,正是因為自己只是在自己所處的位置去看問題,看到的一定是表面。拋開當下的愚昧,用另外不一樣的眼光以及角度看待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色彩和人生。

著名的一代大文豪蘇軾,一生因為仕途不順,幾經被貶,但是他氣度豪放,以佛法與道家智慧來自我度化。

儘管生活困苦,在黃州種了5年的地,生活貧困,屢遭挫折,但是人生仍然自能尋找一份安樂,始終保持一顆溫柔細膩的詩人心性。

這樣一種隨緣淡然,看透人間虛妄的精神,也是我們強調的用不一樣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的智慧。

古人云: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相對於宇宙空間來說,山河大地不過是一粒塵埃,何況人類只是微塵中的微塵。而相對於宇宙時間來說,血肉之軀到頭不過一場泡影,而何況身外的名利權勢,所以一個人沒有至高智慧,不可能擁有徹悟的心,也不可能明白這些道理。

看透這一層虛妄,讓一切順應自然,這是人生的境界與智慧。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4iEm4BMH2_cNUgV_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