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是真的嗎?為什麼我們都會忘記前世的事情?

2020-05-07     中華網佛教頻道


人若不修身養性,違反經戒,隨流入俗,邪命養身,切斷處死,於法味真理,不信不樂,更不願奉行,就象愚笨的人背明向暗,世世障蔽,劫劫染污,究竟無法看清存亡的本相。佛陀告諸弟子:人這一生稟受身形,肉眼所見如今之事,爸爸媽媽親屬等,明理解白,但是不能看見知道宿世從哪裡來,當此生老死往生後世時,再受新的身形,也不能知道了知當代之事,為何呢?一生一死,心識轉遷,十二緣由,無明愚痴是其主,模糊暗鈍,一轉生即不知道了。

  比如煮煉白絲,染成各色,青、黃、赤、黑,改變了本有的白色,難以還原正本的皎白,生和死的改換,也如白絲相同地改變了色彩,人的心念好像規律,一念即成,試想在這一生中,心念萬端,賞善罰惡,各隨業使,故身已滅,新身未久,存亡的規律當然是痴妄與暗蔽來構成的。

  假如你想了知全部業因苦果的由來,就必須修學崇高的品德,清凈的梵行,以回歸到菩提正路的真如妙性。你自然會頓悟全部正本,如沉睡的人醒了相同。佛陀告諸弟子:人的心識是隨了人的善惡二業而具有選擇性,心識的本身受選擇性的駕御、死轉往受,隨善而善,隨惡而惡,才幻變出萬端形狀來。好像火因柴的焚燒才出生火焰的相狀,若然將柴弄濕或搬掉,火焰的相狀也就幻滅了。未證得菩提道果,要在存亡的苦海里沉淪,是因知道沒有轉過來。

  比如布滿了塵埃的鏡子,極度昏蒙,拿起來照照自個,一無所見,知道也如這鏡子相同,一經藏污納垢,便不識自個的正本面目,形成存亡的流徒,引起的悽慘盈蔽,禍福牽連,即是這忘記的真空妙有,如照蒙塵納垢的鏡子相同。又比如深邃混濁的湖水,雖然蟲魚遊歷其間,而難以讓人察覺。存亡錯綜繁亂,憂愁與思慮阻塞了人的睿智,遂成為隔胎之迷,轉世即忘,亦如這濁水的蟲魚相同不辨去來。比如黑暗的夜晚,閉起雙眼往前走,什麼都看不見,生和死的暗昧,隨了災殃與禍福,或喜或惱,即受制約,不識宿世,和暗夜閉眼是同一道理。

  佛陀告諸弟子:今我為佛,慧眼清凈,全部存亡,來往三界,佛悉知見。比如水晶、琉璃,用五顏六色絲線貫穿,青黃赤白,記憶猶新,佛見存亡,亦如這貫穿的珍珠相同,理解理解。比如清水,清澄見底,其間的魚蟲、形狀畢具,佛見存亡,如見清水中的蟲魚一無遮蓋。比如大橋,全部行人來往不停,佛如旁觀者逐個明晰。佛意高遠,了知存亡,如俯視山下村落人群相同,歷歷可數。

  佛陀告諸弟子:你們當隨順我的教訓,即可具知千億大劫的存亡之事,怎麼做呢?當修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路,斷除知道的垢染,消除貪、嗔、痴三毒,疑問結使瓦解散失,得到與佛陀相同的才智,便知曩昔將來之事,好像揩凈了的鏡子,纖毫俱現。

  佛陀告諸弟子:世人所作善惡,死之後世,也都相互酬答報應,僅僅人沒有得到清凈的法眼,所以不見不知,不識其本。

  因為前面所說的六種隔礙,只憑肉眼,看不見酬答報應之本,妄說沒有三世因果。未得道者,常作濁穢之行,為愚痴所沒,存亡轉化,新受身形,肉眼不識,脫離舊的身體捆綁束縛於新的身體,為生老病死四痛所打亂,究竟無法得知己識隨善惡之行所受之業報。

  現世之人或受福,或受殃,或相憐,或相憎,這些即是宿世所作善惡之行酬答報應的驗證。因為沒有得到清凈法眼,所以不見不知。假如沒有修道之意清凈之行,而想了知宿世之事,知道報應的業果,就如沒有手想要寫字,沒有雙眼想要看東西相同,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出生,闡揚經道,以開解人意,想要了知親見心識於存亡之間的來往不斷,應當隨順佛所教訓的三十七道品,收攝身心,證入禪定三昧,方可具知,心識的來往不斷。

  佛陀告諸弟子:心識只要姓名沒有形體,隨善惡之行,依地、水、火、風四大為體,剛出生時身體尚小,六根的功用不齊備,識見也小,所知也不多,跟著年紀的增加,六根的功用逐步齊備,心識也跟著身體,薰習各種貪愛願望,日漸熾盛,到了年邁的時候,四大所成的身體逐步朽壞,心識也是不明晰,六根的功用逐步闌珊。

  人在一生傍邊,經歷各種無常變易,不能憶起曩昔的工作,年邁時也記不起年輕時的工作,何況是記起宿世的工作呢?因為隔陰之迷和胎獄的捆綁束縛障蔽,若未得道意,被愚痴疑問染污,想要見到心識的來往不斷,當面回來陳述,是不可能的。人若沒有道行,而想知道宿命之事,就猶如暗夜裡穿針,水中求火,究竟是見不到的。

  所以,你們應當勤行為戒,沉思存亡從何而來,終歸何處,何因來往,所緣是什麼。細心地思想空無之法,得到凈眼斷除結使,則所疑自解。佛陀說此經已,見正比丘等五百人及諸居士,皆得初果,諸菩薩得不傾回三昧,各起繞佛三匝,頭面著地,作禮究竟,悉隨佛陀俱還精舍。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4g07XEBfwtFQPkduH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