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是自大者的墳墓,也是自謙者的天堂。
交易的味道是苦的,苦在所有有道理的規則一定是反人性的,當人都習慣固守在自己心理舒適區的時候,就看誰能甘願頂風冒雨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誰走出來了,誰就有資格去競逐名額不多的交易盈利者,自然也會獲得市場的獎賞,變成位數不多的強者。
既然人性是與生俱來的,那麼站在這個角度上來看,投機交易盈利的邏輯,一定是假設絕大多數的交易者一定會犯跟以前一樣的錯誤,這樣自己才有可能賺取這大部分交易者的錢,才有可能獲得幾倍於本金的投資收益,這裡需要找明白的一個前提就是,哪些錯誤是絕大多數的交易者一定會犯的?
真要列舉的話,我們可以輕鬆的列舉出很多,但是,實際上任何交易過程基本上都是仰仗交易者自己主觀上的判斷,作為一個普通人,實際上我們的想法基本是往往代表了市場 大部分人的想法,即我們其實就在絕大多數交易者這個群體裡面,只要我們有想法,這個想法基本上就是絕大數交易者的想法,同時這個想法基本上也是錯的,那麼怎麼樣才能跳出絕大部分交易者這個群體?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不要有什麼想法,即無我。
想的越多,做的越多,錯的越多,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聽說哪個交易者僅僅是因為做的足夠多,在股市裡面是靠自己的勤勞致富的。
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不要有什麼想法,即無我。
在投機市場,你也許不會因為自謙而賺錢,但是一定會因為自大而虧錢,之所以股市是很多社會精英的墳墓,原因就在這裡,自大的人,一定有自大的心態,也許在美術領域,你是一個德高望重的教授,但是在投機領域你還是得從小韭菜開始做起,你還是得站在絕大多數的交易者群體裡面。
誰都想做趨勢,但是市場幾乎殺死了所有的趨勢交易者,所有爆倉的悲劇都發生在了把順勢做成了逆勢?
原因在哪?大概原因還是不了解什麼是趨勢吧,即使了解了什麼是趨勢,死在執行上的交易者就更加慘烈。
關於什麼是趨勢,道氏理論已經說得足夠經典,足夠清晰了,畫兩條直線就可以告訴你什麼是方向,這難不住人,難得是趨勢在上和下之間還有個震盪,震盪區間往往也是趨勢交易者虧錢最密集的地方。
或者是方向,或者是震盪,都有其形成的必然原因,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當絕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想到一塊去的時候,哪裡再去找抬轎子的人?
既然當我們主動去尋找市場方向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錯的,那麼索性不如等待忍不住寂寞的絕大多數交易者做出交易選擇,等待市場自己給出方向之後,自己做一個簡單的跟隨者。
從這來說,弱者,往往都有一個自以為是的強大的內心,而強者的內心,往往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還是一對很有意思的矛盾結合體。
善戰者,必善等待,反映在交易上來說,無我和忍耐才是交易者最高的能力,而這又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主觀層面的問題。
人們通常認為良好的分析是成功交易的前提,古人亦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但是經過多次被市場蹂躪之後,有時候不得不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嘆。
痛定思痛,筆者認為分析結果經常與交易結果相去甚遠的原因,既不在於分析,也不在於交易,而是在於市場的無規律性,或者稱為隨機漫步性。
分析是一個主觀行為,面對同樣的走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同一個分析師面對同一種走勢都可能會產生多種推演,所以不同分析師的觀點大相逕庭應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人們普遍認為股市交易是「零和遊戲」,我們現在試想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當所有的分析師突然間觀點都趨於一致的時候,當我們下單卻尋不到買家的時候,盈利從何而來。
因此,正是這種對未來走勢判斷的差異性才是外匯市場波濤洶湧的動力,分析師的職責就是儘可能多的把潛在可能性羅列出來。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波浪理論總是「千人千浪」,「一形多解」的原因。
總之,分析是一種主觀行為,分析就是預測趨勢。 交易卻是一種客觀行為,交易要求我們跟隨趨勢。交易的客觀性主要體現在走勢的唯一性上。可以這麼說,分析師提出的都是種種假說,事實沒有發生之前,誰都無法推翻其合理性。
可惜事實只有一個,交易員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從種種假說當中找到那個最接近事實的分析,然後將其執行。
投機行業有句名言叫做「市場總是對的」,所以交易員應該是客觀引導主觀,而不是主觀指引客觀,這就是所謂的跟隨趨勢,而不預測趨勢。
人們常說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才是成功的交易員,這也是亞當理論所倡導的。
如果我們把市場的走勢看作一條河流,試問一根樹枝和一片樹葉哪個漂得更遠?我想答案可能是樹葉,因為樹葉就像無根的浮萍,總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而樹枝稜角過於分明,所以更容易被大勢所淘汰。
我們頭腦中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就像是河流中的樹枝,你的分析越周密,自信心越強,但如果方向有誤,其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縱然你的馬跑得再快,又能怎樣?
如果市場是隨機漫步的,那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一個司機出門之前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他今天所要面臨的路況,那他是不是就不出門了呢?當然不是,雖然司機出門之前無法預知路況,但是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駕駛技術和經驗做到處亂不驚,有驚無險。
同理,投資者雖然不能夠完全預期到市場未來的變化,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儘量化解風險。日積月累,一旦這些經驗和技術定型之後,就意味著投資者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交易體系。
好比筆者的交易體系,永遠不預測行情,只是靜靜等待趨勢明確時,給到我們進場位置時,果斷地跟隨趨勢,僅此而已。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六步創建自己的交易系統
第一步: 時間周期
創建系統的第一步, 是明確自己屬於哪種交易者, 是日內交易, 還是震盪交易? 喜歡每天看著圖表, 還是每周看, 每月看, 甚至於每年看? 倉位一般會持有多久?
回答這些問題, 會幫助你選擇適合的交易時間周期。 當然, 在實際交易中, 肯定要參考多個時間周期, 但這裡說的是你自己用來選擇交易信號的主時間周期。
第二步: 找到可以識別新趨勢的信號
鑒於我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儘可能早的識別新信號, 所以我們需要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任務的指標信號。 移動平均線是最常用的指標之一, 用法也相對簡單, 只要等快速均線穿越慢速均線即可, 這就是最基本的 」均線交叉」 交易系統。
移動平均線是眾多指標信號中, 最易用的一種。
第三步: 找到可以確認趨勢的信號
我們構建交易系統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過濾假信號的干擾, 這一點可以藉助其他指標信號來實現。
有很多指標信號可以幫助我們確認趨勢, 這裡我們推薦MACD, 振蕩器和RSI。 隨著你對越來越多指標信號的熟悉, 找到適合自己的一些信號, 並融合到自己的交易系統中。
第四步: 定義風險
構建交易系統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是確認在每筆交易中願意付出的風險值。 很多人不愛討論虧損, 但實際上, 一個好的交易者, 一定會在賺錢之前先想清楚可能的虧損。
你必須給你的交易提供一個可浮動的空間, 但是又不能太大。
第五步: 定義入場和離場點
確定了風險, 下一步就是確定具體的入場和離場點位以獲得最大利潤了!
有些人在指標給出交易信號之後立刻交易, 不管當前周期的蠟燭是否已關閉; 另外一些人會等到蠟燭關閉再交易。
根據老股民的經驗, 最好還是等蠟燭關閉之後再決定是否建倉。
對於離場點, 你有幾種方式可以選擇:
移動止損:如果市場向建倉的方向移動了X點, 那麼就將止損向該方向移動X點。
固定目標:設定一個固定的價格目標, 等待市場達到該目標後平倉。 計算目標價位的方法也有很多種, 有的人使用支撐和阻力位作為目標; 也有的人使用固定收益, 比如每筆交易50點作為目標。 無論你最終選擇如何計算目標價位, 只要堅持住就好!
條件止贏:設定一系列判斷條件, 當都達到時, 就平倉。 例如當你的指標回調到一定級別時就平倉。
第六步: 把你的系統寫下來並嚴格遵守!
這是構建交易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 你必須把你的系統規則寫下來並嚴格執行。 自律是一個交易者必不可少的性格, 必須嚴格遵守你的交易系統規則。 再好的系統, 如果執行不力, 也很難創造利潤。
交易之道,始於認知,終於順勢!
始於認知。對市場的認知,需要不斷地理解進化,為什麼?根源在於我們對市場本體認知的局限使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學習、不斷地加強對市場的認識,正確理解市場的運行邏輯,而後,鑽研適合自己風格的方法,不斷地打磨,加減,盈利方法才能成型。如若長期沒有盈利方法,而又執念於自己的觀點,無異於作繭自縛。窮盡此路而不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此時必須拿出不斷否定自己的勇氣,清空自己——轉變思維——重新認識市場——建立新的認知——尋找本質邏輯——鑽研新的方法!謙虛學習,不斷進化,如履薄冰!
投資者,被股票市場的高回報所吸引,前仆後繼地來掘金,都自認不比別人差,自認戰勝市場,期待自己能像大成者一樣創造財富神話。不知者無畏,大戰幾個回合,便傷痕累累。殊不知大成者都自認並不比別人聰明,敬畏市場,戰戰兢兢。來到股票市場,就必須向市場交學費,投入學習認知市場的成本(金錢、思想、時間、人和),而後再從市場獲取屬於自己的那一瓢,捨去得到,取捨有道。人生亦須交學費,有句話說:說來混遲早要還的!不要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願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有回報。願每個努力學習認知的現在,會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未來!
終於順勢。勢,乃股票價格的運行軌跡以及演變趨向、慣性。
博大精深的易經,便是闡述總結事物運行規律,並預期未來事態演變發展趨向的經典,未來事態的演變發展就是趨勢的運行軌跡。個人看來,易經其實就是勢的學問,並包含兩個特徵:啟動和趨向。勢一旦啟動,便可被人類用來預知未來趨向,反映在股票上,便是順勢而為。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的一切運行都有其自身的運行軌跡,人類必須遵守事物本體的運行規律,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故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與其胡亂作為,不如順勢而為。
以上從交易哲學的角度剖析了順勢的交易理念。關於股票的勢,當天有當天的勢,波段有波段的勢,長期有長期的勢。關鍵在於自己的風格匹配。做日內方向突破,就要順日線級別的勢,做日線級別,就要順波段的勢,甚至更大的勢。如果各級別趨勢趨於一致,則會形成共振,容易引爆大行情。所以,交易當有大格局,著眼於大勢,把握好當下。
交易方法,一定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進場信號、離場信號、止損、止盈、資金管理、品種機會選擇、交易執行等,每一步都要做到有邏輯可依,不可憑空臆想隨意決定。
交易的成功,無條件的要求投資者在等待機會出現前有無比的耐心,當機會出現時又要有超常的細心,來辨別機會的真假和機會的大小,一旦確認機會,還要拿出異常果斷的決心,義無反顧的進場參與,以及在出現預期不符時,敢於改變自己認知、揮刀斬向自己的狠心!
交易學習沒有止境,源於我們對市場本體的認知,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斷突破自己,不斷前行!
有兩件事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便是頭頂的星空與內心的秩序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