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眼中,阿里巴巴這個曾經的明星企業,如今可謂麻煩不斷了:股票跌了、人被談了、企業老闆馬總好像也要「涼」了,外加上廣大群眾的口誅筆伐,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阿里巴巴怎麼了?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作為一名老兵,我這裡和大家分析一下,僅供交流探討。
缺乏監管,打擊了創業者的創新精神
阿里巴巴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劣幣驅逐良幣,嚴重打擊了社會上創業者的創新精神,讓人們覺得創新沒有意義,只要賣得便宜,就可以換取流量,賺到錢。人們津津樂道於自己在網上買的商品如何便宜,卻不去考慮質量是如何粗製濫造的。比如國家工商總局曾公布某寶上的化肥農資正品率是20%,意味著農民在網上每買5袋化肥,就有4袋是假的。
根據本人平時搜索,有的化肥幾乎很難找出一個是真品的,翻了好幾頁都是假貨,印證了工商總局的調查數據真不是誇大的。對於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這樣的一個平台的存在和擴張,是不是問題?
貪婪如底線,總是想著與民爭利,榨盡底層民眾最後一滴血。
疫情之下,美歐圍剿,民生艱難,政府想盡辦法保就業穩經濟,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而以阿里為首的一干巨頭們不嚮往星辰大海,不是幫著國家打贏科技戰,而總是想著與民爭利,榨盡底層民眾最後一滴血。這也是這幾年為什麼產生了一大批網際網路新貴而普通人日子越來越難過的主要原因,因為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並大量向境外轉移。這樣的企業,有沒有問題?
忘了初心,充當國外資本的國內買辦。
阿里最大的問題是就算馬雲創業之初有過一絲報國的雄心,但他事實上只成為了西方財團在中國的利益代理人就是買辦。阿里註冊地在蓋曼群島,最大股東軟銀孫正義,第二大股東雅虎楊致遠,在美上市,說它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外國公司也不為過。不把這些由外資控制的網際網路巨頭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任由它們野蠻生長,它們會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進而謀求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則成為必然。金融是一國經濟發展之命脈,阿里和螞蟻很顯然想控制,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大忌。說到所謂信用貸很多都是次貸,危害有多大08年已見分曉,無須贅言。
壟斷寡頭,已經讓實體經濟遍體鱗傷。
阿里巴巴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壟斷。現在網上買東西給補貼,紅包等等其實都是壟斷的套路,短時間看不出來,時間久了那些實體店都倒閉了,成千上萬的小企業完蛋了。中國私營企業不能肆無忌憚,不能一家獨大,必須全民富有才是唯一。所以阿里巴巴已經二次約談了,這就是作死的前奏。
當然,作為一名創業者,看著阿里巴巴一路走過來,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真心希望阿里走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不要與民眾的願望和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背道而馳。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您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1juv3YBur8RWXSAEt6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