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性與愛,來得太懵懂,又太大傷害

2020-05-28   醫路向前巍子

原標題:未成年人的性與愛,來得太懵懂,又太大傷害

很多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往往傾其所有,盡心盡力,但在性教育上很多時候卻閉口不談、諱莫如深。

家長們面對性教育,認為「孩子太小講了也不懂」,或是「孩子長大了,該懂的時候自然懂」,這是中國普遍家庭性教育的缺失。

青少年性行為並不罕見

2020年5月初,浙江台州大街上,一位年輕女孩走著路嬰兒突然從裙底掉落,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孩子出生了」。據上觀新聞報道,新生兒是7斤多重的男嬰,與18歲的母親目前都已平安出院。

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在討論「生的也太快了」「太幸福了,都不用經歷生產痛」… …

但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是, 這位年輕的女孩只有18歲!

「未成年人懷孕」、「未成年人成為爸爸媽媽」的事件並不是少數。

2015年羊城晚報報道,廣州一位年僅 16歲的女生為熱戀的男友第五次懷孕,此前已經經歷了4次墮胎,而這次意外懷孕距離上次只有兩個月時間。

2019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某中學一名 16歲高二女生在醫院產下一名女嬰,隨後只能在家帶孩子。該女生的父親黃先生在接受現代快報採訪時表示,由於是單親家庭,他需要經常外出打工,很少和女兒見面。而從女兒懷孕到臨產,無人發現。直到女兒開始肚子疼後,才將這件事告訴了父親。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顯示,在調查的15歲~17歲青少年中,性行為發生率為4.1%, 發生初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為15.9歲,曾有性行為經歷的青少年中,本人或女朋友曾懷孕的比例為25%。

而2010年5月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國人口基金、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合作開展的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 60%的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為,22.4%曾有過性行為。

這些數據大概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也反映出未成年人對於性行為的好奇和態度。

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時

可能不明白「性」的意味

青少年過早性行為的現狀越來越凸顯,但是真正發生性行為時,他們可能並沒有完全理解「性」是什麼。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在其撰寫的《藏在書包里的玫瑰》一書中,採訪了20位未成年人的性經歷。

其中一個主人公「紫琰」,在17歲那年由於壓力大,跟父母吵架後離家,原本打算去網吧熬一宿的她,卻在與網友聊天時萌生了去網友家借宿的想法,對方也同意了。其實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很熟,但對方承諾兩人可以分開睡,讓她住在臥室,自己去客廳睡沙發。

見面之後,兩人去唱了歌,凌晨2點回到家之後,網友並沒有像之前說的那樣去客廳,她也沒有拒絕,就這樣糊裡糊塗地與他發生了關係。

事後, 很長時間她的心情都很遭,先是擔心會懷孕,然後又陷入對自己感到失望的死循環中。她反覆地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傷害自己,也傷父母的心。莫名其妙的第一次,影響了紫琰之後對待兩性關係的態度,甚至讓她在一段時間裡,對自己的身體放任自流,不再重視和信任感情。直到長大成人,她也不曾與父母說起過這件事,也沒有談論過自己任何一段戀情。

她說,她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本身就和父母交流少,加上父母都很保守,也不會有什麼所謂的性教育。 如果能跟父母早有交流,或許就能避免那次衝動的行為,至少不會發生得那麼早。

無論是新聞中出現的未成年人們還是出現在這本書里的20個孩子,多數和紫琰一樣,還不明白「性」是怎麼回事,就有了第一次性經歷。

青少年性行為危害非常大

2013年,原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藥物流產和在未註冊私人診所做的人工流產數字。其中,25歲以下的女性約占一半以上。

更讓人擔憂的是,青少年過早接觸性行為,帶來的傷害!

1

影響以後的生育能力

國家衛健委在2018年8月印發的《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規範(2018版)規範》中提到:多次重複人工流產嚴重影響女性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

人工流產後,女性在身體上可能面臨輸卵管阻塞、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併發症,且可能導致女性繼發不孕。若進行多次重複人工流產,帶來併發症及繼發不孕的風險將顯著提升。

若在人工流產後1年內,特別是6個月內再次妊娠,則對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風險更大。在此時間段內再次選擇人工流,也會對女性身體和生育能力造成更大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此外,對有多次人工流產史的婦女而言,即使得以懷孕,其自然流產、早產、胎盤異常及低體重兒等不良妊娠發生的風險也高於常人,潛在危害母嬰安全。

2

增加感染愛滋病風險

由於青少年性知識缺乏,自我保護措施缺乏,導致青少年性行為會大大增加傳染愛滋病的機率。

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劉中夫在2019年7月31日的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2018年我國新發愛滋病14.5萬例。 我國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儘管青年學生的新發病例占比僅為2%左右,但中國青少年愛滋病感染率近年來不降反升,尤其是感染者低齡化趨勢明顯。

而無論是對生育能力的影響還是愛滋病風險的增加,對於青少年成年後的身心健康以及性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3

導致多種婦科疾病

北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石玉榮在2006年10月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人工流產還可以造成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一旦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輸卵管的堵塞和積水,會給以後的懷孕造成很大的問題。

4

產生心理創傷

對於懷孕後卻將孩子打掉的未成年人來說,可能會由於拋棄一個小生命而造成心理創傷。很多人在人流手術後甚至會出現幻覺,覺得小孩還在自己的肚子裡,沒有離開;或者會在心裡悔恨,如果不去手術,小孩有多大了,會幻想如果他還活著,該是什麼樣,然後陷入深刻地自責里。

此外,在家庭和社會關係層面,也會有很大的壓力,對自己的親密關係也有巨大的影響。

青少年性教育,不可缺少

中國傳統的父母,大多數偏向保守,在看電視遇到接吻或者更激烈的畫面,不是捂住孩子的眼睛,就是突如其來的換台。從不曾打算告訴孩子,面前發生的事情,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而在學校中也缺少相關的性教育,甚至在初中生物課上涉及到兩性構造的問題時,有的老師都是捎帶著講過。有的學校更是將男女分開,這一部分內容由男女老師分別授課。

然而這樣的方式,導致孩子的好奇心不減反增,他們只會更想知道,這個被如此避諱的話題,究竟是什麼?

性教育的缺失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無知中遭遇傷害,這不單單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問題,也是成長責任的缺失。父母對性教育淡漠的態度,只會讓孩子缺乏底線意識和自愛意識。

2019年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王克榮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時介紹,接觸了很多青少年的愛滋病病例發現, 「性無知」是造成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的重要原因。很多孩子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直到得了愛滋病才突然感到一切都完了。愛滋病感染的低齡化趨勢令人心憂,很多青少年仍缺乏防艾知識和意識。

所以,在做好孩子性教育的路上,請你別含糊,別迴避,別拒絕!為了孩子將來少受傷害,請一定在合適的時間、場合給予孩子性教育!(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