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容易導致肥胖的生活細節,你中招了沒?

2020-02-24   健客新健康

我明明堅持運動,為什麼還是「胖如磐石,巋然不動」?


我明明不吃早餐,不吃碳水化合物,每天只吃水煮菜,為什麼還是「唯我獨胖」?


很多人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是減肥的根本方法,但是卻往往忽略了生活中導致肥胖的這些細節。


1.不吃早餐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這足以說明早餐有多重要。早餐是新陳代謝的「助燃器」,除了要吃飽,還要兼顧營養。豐盛的早餐可以喚醒身體的睡眠狀態,促使身體燃燒熱量,快速恢復基礎代謝。


科學研究發現,食物的吸收、消化、運輸和營養儲存過程會消耗能量,這一過程被稱為飲食誘導產熱(DIT),早餐後的DIT比晚餐後高2.5倍,且與晚餐相比,早餐後引起的血糖和胰島素濃度的增加也大大減少。


不管是肥胖人士還是普通人群,健康的一天還是要從豐盛的早餐開始。


(圖源:攝圖網)


2.飢腸轆轆才吃飯


一日三餐不規律,吃點水煮菜,經常餓到兩眼冒金星才去大吃一頓,長此以往,身體經常處於一種飢餓狀態就會形成儲存熱量與脂肪的慣性。


這也是節食減肥反彈率高的關鍵所在,因為食物攝入量過少,身體為了達到平衡,自動降低維持身體呼吸、心跳等基礎代謝;然而減少熱量消耗也及其容易導致脂肪積累。


3.強憋三急的壞習慣


工作起來連上廁所都沒時間?專家指出經常憋三急,會導致身體中的毒素積累,並且影響腸胃運動、腎臟代謝和肝臟代謝等。


長期憋三急的人都有腰腹肥胖、大腿粗的現象,這是因為一直坐著或站著憋三急,大量毒素和脂肪堆積所致。


因此,不管工作多忙,適當的休息還是必不可少的。


4.身邊有一個胖子朋友


肥胖也會「傳染」,這不是危言聳聽,發表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許多非傳染性疾病(NCDs),如炎症性腸病、糖尿病、肥胖等可能通過我們體內的微生物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圖源:攝圖網)


將遺傳易感或飲食誘導的肥胖動物的糞便微生物轉移到無菌、瘦動物體內,結果發現都會導致後者體重顯著增加,這表明腸道微生物是病因的一部分。


當然,這不是讓你和朋友絕交,是提醒你別胖到沒朋友,順便帶上你的胖朋友一起開始健康的減肥行動吧。


還有很多生活細節是隱藏的肥胖助手,如睡眠不足、長期使用空調、飲水不夠、睡前加餐、久坐不動等,日常生活多多注意才能避免中招。


對於減肥困難的人來說也可以選擇奧利司他,一款強效和長效的特異性胃腸道脂肪酶抑制劑,通過直接阻斷人體對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實現減肥的目的。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2-people-big-breakfast-calories.html

2.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49880.html